校车有了新标准老标准还执行吗 行话专用校车不是不够用
学生们的上下学出行安全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近期多家新闻媒体曝光了广西、内蒙古、贵州等地城郊和农村学校的“黑校车”现象,一辆7座车里居然塞了25个孩子,实在令人震惊且揪心。
专用校车是筑起孩童上学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建议,在经济发展、实力提升的前提下,从国家层面全面推广校车的使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保障孩子上下学。
放眼全国,适龄中小学生超过1.8亿人,专用校车实际需求量保守估计也要超过100万辆,然而现实是,全国专用校车保有量不足20万辆。一些地方使用退役中巴、面包车“冒充”校车屡见不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巨大的需求缺口是生产端校车产品不够好还是产能不够?都不是。国内第一辆专用校车早在2008年就已面世,经过十余年发展和换代升级,产品硬件、软件配置并不逊色于国外校车产品,产能在我国这样的汽车制造业大国更加不是问题。然而,专用校车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普及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成为业内周知的“老大难”问题。说到底,不是中国的专用校车不够用,而是用得不够。
专用校车推广缺乏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引导。当前规范校车行业发展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两项重要政策法规发布已近9年,面对市场环境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已无法面面俱到,特别是缺乏对专用校车购置与运营的细化补贴政策及标准。
专用校车用户端面临运营难、用不起。专用校车购置成本不低且运营成本高昂,其专用属性又使得车辆使用率低。如没有政府扶持和补贴很难维持,部分运营者甚至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专用校车愈加冷清。近3年,国内专用校车市场的年采购量平均不到1.2万辆,特别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专用校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仅为8000余辆。
从2012年至2015年平均2.5万辆的年销量高峰,到2020年销量跌下万辆,这对刚性需求缺口巨大的校车市场是一个重大预警信号,相关主管部门更应该有所警惕。
一是各地政府落实应疏堵结合、因地制宜。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明确退出期限,彻底淘汰在用的非专用校车。需要指出的是,各地政府部门不能指望单纯发个文件、贴一封告知信就能彻底改变现状,应由政府牵头推进,多部门齐心协力合作解决。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基层实际需求,提出疏堵结合、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推动当地探索成熟的校车运营模式,让广大学校多用、用好专用校车。
二是给予专用校车一定优惠政策,如免征车辆购置税、发放运营补贴等。校车具备公益属性,在这一市场,完全不必谈“补”色变。只有切实为运营者减轻负担,调动专业校车购置和运营者的积极性,增强专业校车运营者的“自我造血”能力,才能让“黑校车”彻底丧失市场基础。给予一定补贴及优惠政策,未尝不可。
要重申的是,孩子们安全上下学是刚性、必需的需求,必须予以充分满足。只有从政府、社会层面提升对专用校车的重视程度,让专用校车“开得通、留得住、运营好”,才能让更多学童享受其带来的安全和便利。
王慧欣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责编|李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