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和纯电动到底哪个好 苦心经营百余年的市场格局
世界汽车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这是新能源洗车发展带来的突破,也是部分传统主机厂不愿看到的一幕。它们苦心经营百年打造出来的市场格局,竟然因为一块小小的电池被打破了,多少都会有些不甘心。
从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辆由汽油驱动的三轮汽车开始,预示着世界汽车工业的开始。在后续的130多年时间里,诞生了大众、福特、丰田、本田等世界知名车企,它们在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也都申请了很多专利,形成了技术“壁垒”。
中国汽车工业上世纪50年代才起步,比这些世界知名车企晚了五六十年,在技术上想要突破成了一件难事。因为大部分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已经被这些世界大厂申请了专利,有了专利保护的东西是很难去模仿的,否则就会被质疑抄袭。自主品牌想要设计发动机,要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由合资品牌形成的这些壁垒。
但这些“巨头”在传统内燃机领域基本已经形成了封锁,想要绕开它们基本不太可能,如果自主品牌想要设计生产发动机或者变速箱,就只能先从这些巨头的手中购买专利。可大家要知道,专利技术的价格都很昂贵,而且买来技术后还要再进行自主创新,无疑要在该领域投入更大的资金和精力。
很多人经常吐槽自主品牌“不思进取”,认为它们就只想吃现成的,不想自己研发。其实它们又何尝不想摆脱合资品牌的限制,拥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呢?只是这些主机厂形成的技术壁垒实在太坚不可摧,而造车流程又非常繁琐,只能暂时安于现状。
不仅仅是发动机,汽车上的很多零件乃至轮胎的主要话语权也都掌握在合资品牌的手中。国内也有几个轮胎汽车品牌,可是它们都被合资品牌压得抬不起头来。不信大家可以看一看,除了几个低端的汽车品牌之外,有哪些汽车品牌指定使用国产轮胎了?答案少之又少。
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领域,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谁能先跑赢就看谁能在电池储能技术上取得突破,不需要像燃油车那样,需要先打破由合资品牌构建起的技术壁垒。
大家可能不知道,目前全球80%的电池产能都集中在我国。近两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销量大幅增长,出口率也比之前增加了近一倍。据统计,2020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是100多万辆,2021年时就增长到了201多万辆,增长率达到了100%。
如果觉得这个数据不直观,那么我们就直接拿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销量数据来对比,大家就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出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了。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的销量达到了64.1万辆,特斯拉在华销量56.4万辆。
特斯拉可是新能源汽车的“王牌”企业,可以说是它带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曾经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无人撼动,比亚迪只用了几年的时间便超越了特斯拉,从这里大家也能感受出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地位。
而在大家最关心的电池领域,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凭借早期电池研发的先天优势,稳固了在市场上的地位。宁德时代、比亚迪生产的刀片电池,不仅能够实现自己自足,甚至还成为了全球电池供应商,开始构建起自主品牌在纯电动市场的技术壁垒。
可能有些人会说,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又不是只有动力的区别,车身结构、底盘以及电器系统还是一样的,想要使汽车达到舒适性、安全性、静谧性以及耐用性的要求,必然还是要用到以前的技术,难道这些都能绕得过去吗?
作为终端用户,存在这样的思想是无可厚非的。但电动化时代和燃油汽车引领的时代不同,有些东西其实是可以改变的,电动车的静谧性本就获得了先天优势。而且纯电动汽车主要的技术在于电控、电机和电池三大板块,这些技术的主导权并没有掌握在合资品牌的手中。所以,新能源汽车赛道是自主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推进“碳中和”,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为了让自主品牌在汽车制造领域应有更多的话语权。现在无论是传统造车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在纯电动汽车领域都已经交出了很多漂亮的答卷,让国人见识到了国产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所以开始我才会说汽车格局转变,部分燃油车企快“哭”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