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织里童装市场现状(小童装织就一座城)

2018-11-23 09:37 | 吴兴时讯

从昔日一条小小的扁担街,到如今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镇;从当年只闻水乡土话的农村,到时下汇聚全国各地45万人口的移民之都。改革开放40年来,织里镇因童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织里童装市场现状(小童装织就一座城)(1)

“户户皆绣机,遍闻机杼声”,历史上,织里就以织造业兴盛而得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70年代末,勤劳能干的织里人从家庭小绣品起步,到了8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踩缝纫机,利用纺织、刺绣、缝纫等手艺,从事产销枕套等小生意。在摸爬滚打中,敏锐的织里人逐渐从生产床罩、枕套进入盈利更多的童装产业,全镇已然形成了“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的业态。

步入90年代,织里获得了更多的改革红利。1992年8月,湖州市政府批准成立织里经济开放区,给予织里镇很大的发展自主权;1995年6月,织里镇被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一系列开放政策的出台,让织里童装产业迎来了集聚爆发期,1997年,紧靠318国道建立的“中国织里童装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织里童装”区域品牌开始在全国童装市场叫响。

产业发展之初,凭着“一根扁担两个包,走南闯北到处跑”的扁担精神,很多敢于“吃螃蟹”的人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时至今日,随着小童装越织越大,全镇已拥有上万家童装企业,涌现了一大批抓住改革机遇创业致富的企业家。

杨建平,就是其中一位。1989年,出身教师家庭、捧上邮电局“铁饭碗”的杨建平借钱创业,成为织里镇第一批童装企业家。“当时没有资金,我借了1万元开始创业。很幸运,后来的生意一直不错。”杨建平说。

企业老总、村党支部书记、织里童装商会会长、吴兴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如今的杨建平,拥有多重身份,而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带出了近百个老板。“改革开放成就了织里和织里人,我们都是大时代中最幸运的人。”杨建平说。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织里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童装产业集群。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织里童装产量为13亿件(套),销售额450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可以说,织里镇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依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业精神,在童装领域形成了产业集聚,并不断实现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内生型的经济发展之路。”织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织里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光伏、超微电磁线等新产业也成为许多织里人践行改革开放的新选择。与此同时,童装也开始向品牌化和高端化发展。

2012年,织里镇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阿里巴巴—织里产业带,成为中国首家入驻阿里巴巴产业集群平台的产业带,“网络童装市场”逐步形成。去年,织里童装实现线上销售额70亿元。

2013年,织里投资2000万元打造全国首家童装设计中心,全面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发力,助推企业做优做强品牌品质。目前中心入驻优秀设计团队20家,平台常驻设计师240人左右。去年,中心设计开发童装款式达1.5万件(套),发布流行资讯9.3万条,成为织里童装流行趋势、流行品牌的发源地。如今,织里童装已拥有省市著名商标47个,正朝着“2020年底实现千亿元产值”目标阔步迈进。

(原标题《小童装织就一座城》,原作者钱民。编辑周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