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1)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书】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工作中,同事犯了错误,你好心提醒,对方非但不领情,嫌你多管闲事;

生活中,朋友缺点明显,你善意批评,对方半点不接受,友情多了隔阂;

感情中,恋人的缺点让你难以忍受,你出于为她好的立场,表明你的观点,对方强烈回击,引发激烈冲突。

批评这事儿,难!

批评对方,不引发对方反感,还让TA欣然接受,更难!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做到有效批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事儿。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2)

之前有过这样一个新闻。

重庆一个8岁小学生玩了一个暑假,开学前没做完暑假作业,被父亲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小男孩一气之下,果断地扛起两大包“行李”,抱起枕头,闯荡世界去了。

当民警在离家20多公里处发现男孩时,他已经独自暴走了好几个小时。

关于批评孩子,很多父母都很苦恼:说轻了不当回事,说重了怕伤害到孩子。

家长始终找不到批评孩子的合适方式。

其实不光是亲子关系中,夫妻关系中关于批评很多人也有同样的困扰:

“脱下的脏衣服为什么一定要乱扔?你这个人一点都不长记性吗?”

“不就是几件衣服吗?你有完没完?”

闺蜜小晴和王强又一次因为脏衣服乱扔的事,大吵了起来。

两个人一个轻微洁癖,一个大大咧咧,生活习惯上有很多差异。

因为王强的不拘小节,小晴快要磨破嘴皮子,但是每次她批评指责的时候,总会招致王强的顶嘴回击。

两个人的感情也在一次次的争吵中,慢慢冷却。

婚姻生活中,难免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如何恰当地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

家庭生活中的批评尚且让人难以接受,职场生活中那些直截了当的刺耳批评,就更是让人深恶痛绝:

“你最近状态很差,是不想干了是吗?要干就好好干,不干早点走人!”

“既然是来工作的,就正儿八经干活,别一天天的愁眉苦脸,跟别人欠你钱似的!”

“这样的数据都能算错,你脑子被驴踢了吧?!”

每每听到领导这样说,虽然TA明面上不敢反驳,但是内心里肯定问候了对方祖宗180多遍。

而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TA只会带着更大的怒气去应付,进入恶性循环。

如何进行有效的批评,同样考验着每个人的处事能力。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3)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4)

卡尔文· 柯立芝是美国历史中一位少言寡语的总统,被人们称作“沉默的卡尔”。

虽然表达不多,但是他却深谙说话的艺术。

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虽然长得美貌,但工作中却常粗心出错。

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

“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

被总统先生这样夸奖,秘书心花怒放。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一样漂亮的。”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上很少出错了。

别人请教总统:“这个方法很妙,您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说:

“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痛。”

为什么人们对于直截了当的批评会如此反感?

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的批评,都会唤起我们不好的自我感觉,差别在于前者程度较轻,后者程度较重。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又被称为“自体感”。

一个人小时候如果得到较为稳定的来自抚养着的喜爱的回应,他的自体感就是稳定的,这类人对于来自外界的批评有着较强的免疫力。而有的人在小时经常性的受到拒绝的回应,他们的自体感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因为外界的负面评价而感受到深深的挫败。所以他们对于批评是难以接纳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我们向往的理想境界,但是真正要做到,还是很难的。

另外,一些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如直截了当的粗暴批评,又会加重我们的负面感受。

从心理学上讲,在人际关系中,积极的比例和消极的比例要大于5:1,这段关系才会和谐、长久。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你说了一句伤人的话,要用五句温暖的话,才能弥补,关系才不至于受损伤。

所以我们批评之前,首先要考虑到,这样表达会不会伤害关系。

或许你会说,做人要那么累吗?对方明明做得不对,我还不能批评了吗?

当然可以批评,但是你要明确批评的目的是什么。

你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对方改变,而当你用直截了当批评与否定的方式,能达到改变对方的目的吗?

并不能,不能对方表面如何,在他的内心,只要不认可你的批评,他就会默默反抗和斗争。

初中时学习政治课,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因才是根本。

要想让对方改变,最根本的是让对方发自内心感受到自己需要改变,除此之外的批评只是过过嘴瘾罢了。

《奇葩说》里有句话: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无人点醒,至死不知。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5)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6)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既保护对方自尊心,又达到让对方改正的效果呢?或许我们可以借鉴《西游记》中,佛祖的做法。

在西游记里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和唐僧闹了矛盾,孙悟空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如果你是孙悟空的领导,你怎么跟孙悟空这个刺头沟通呢?

佛祖简单三句搞定了他:

第一句:你这泼猴,一路以来不辞辛苦保护师傅西天取经。

这是肯定了孙悟空保护唐僧有功。

第二句:这次何故弃师独回花果山,不信不义?

这是批评了他这次的不信不义。

第三句:去吧!我相信你定能发扬光大,保护师傅取得真经。

这是提出期望和目标,激起孙悟空的斗志。

其实佛祖的做法,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三明治效应。

何为三明治效应?

它是指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

我们提出意见,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

三明治法的“二加一”方式很好地给被批评者留有面子,因为自己身上某一部分的价值被看见了。

所以对方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意见,我们会觉得是善意的,也就更能接受。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7)

如何把批评变得更高级呢?

“三分钟心理学”充电时间

01、首先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

每个人都渴望认同和肯定,当我们对对方表达认同时,对方会卸下防备心理,并且会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可以让对方平静下来进行交往对话,负面意见也更能听得进去。

比如:

“妈妈发现你最近学习非常用功,看你在英语上取得很大进步,妈妈为你感到高兴。”

“老婆,你最近的工作很辛苦,我很心疼,看你晚上睡不好,我着急又担心。”

“小王,最近你工作挺卖力,销售业绩也很不错,当初我没看走眼。”

02、提出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

在肯定完对方之后,双方的距离更进一步,对方也会有一种被理解、被肯定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需要提出改进的建议,才能促成改变的发生。

比如:

“但是,妈妈发现你最近在数学上屡屡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是你不喜欢数学呢?还是做题的时候走神了?”

“但是老婆,我看你最近总是动不动就跟孩子发脾气,虽然我理解你,但是这样长久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

“小王虽然你工作业绩很不错,但是最近有同事反映你和大家的相处好像不怎么愉快,需要合作的工作,你不太配合,这是因为什么呢?”

03、最后,给出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

有前面两步的铺垫,对方对批评意见,大概率是能够接受和反思的,这时候再给出鼓励、信任和支持,那对方在感到愧疚的同时,更增添了改变的动力。

还是以上面三个例子为例:

“不太喜欢数学不要紧,后面我多搜集一些包含数学元素的游戏,咱们一起玩,慢慢的你会发现数学很有意思的!当然你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更加专注和认真,尽量避免粗心大意。”

“可能是我最近工作太忙,没照顾到你的情绪,以致于你情绪失控时容易向孩子发泄,后面我会调整,你也要努力学着控制情绪,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作为招你进来的领导,我个人是很信任你的,我相信你不是有意疏远大家,后面你在跟大家相处时注意一点,不要让别人误会。”

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对方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学何为三明治效应)(8)

列宁曾说过:

“友谊建立在同志这种,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

批评不可怕,诚恳的批评,带着暖暖的善意。

但是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在于改善行为。

所以,我们要有效地批评、智慧地批评,希望这篇文章带给你启发,让说话变成一门艺术。

【原创文章,盗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闻学硕士,多年媒体记者经验,心理咨询师。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并关注@Tina心理,持续输出心理学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视角帮你解读生活、看透本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