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

【廖思曙专栏】亦谈什么是“学 生”?——关于学生成长的思考原创作者|廖思曙(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校长)

近期,出现了几个学生之间、办公室的同事之间、家长之间的矛盾,也发生了学生自己面对困难和不良情绪时出现的过度反应和自我伤害的行为。经过了解和研究,这些矛盾是理念和文化的问题,也是学生的一种“能力”问题,特别是如何“共生”的问题与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的“自我成长”的问题。

从春秋的“桃李”,到两汉的“弟子”,再到唐代的“生员”,明清的“庠生”,“学生”的称谓和内涵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该赋予“学生”以什么新的内涵?我所认为的“学生”,不再是一种地位象征,一种身份标识。它是需要拆开来看的,“学”意味着学习,“生”意味着生存、生活、生命以及共生。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2)

一、学会生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四个学会: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什么是生存?指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发挥自己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草原上,飞奔的羊群躲避着恶狼不舍的追赶,是为了生存;在天空中,扑腾的小鸟摆脱开老鹰锐利的爪牙,是为了生存;在海洋里,磷虾逃脱出须鲸凶残的捕猎,还是为了生存。

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背景下,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尚且如此。作为初中生的同学们又该如何在校园,在社会中学会生存?

(一) 生存在校园(适应新环境,新环境才会适合你)

在同学们摆脱稚嫩,进入育英校园的那一刻,大家不仅仅迈进了全新的初中阶段,也迈出了独立的第一步。育英初中是一所月假和半月假制的寄宿学校,在学校如何生存?要学会了解育英的文化和规章制度,学会适应育英,然后就会发现,育英也非常适合你。

(二) 生存在社会(规范 规矩 规则 规划 )

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要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言行举止符合社会公德,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勤学、诚信、友善,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外做个好公民。

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传承规矩文化、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是在社会是生存,并且规划自己的美好人生的前提。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3)

二、学会生活

初中生正处在12岁-15岁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和关系较成人而言更为简单单纯,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宿舍生活构成了学生生活的主体。

(一) 家庭生活

18岁之前,孩子和家庭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各方面的塑造和未来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家中具有多重的身份,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既是父母的儿子女儿,也是弟弟妹妹的姐姐哥哥,还可以是舅舅舅妈的侄子侄女,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在家庭中如何与成员们沟通相处是一门艺术。萨提亚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提出了问题家庭中常见的四种沟通方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或心不在焉,以及和谐家庭中的沟通方式:一致的或者流动性反应方式。“一致”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当关系平易、自由而真诚,人们几乎不会感觉到对自尊的威胁”,可以“缓解彼此间的敌对状态,打破僵局,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二) 学习生活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需要和课本知识打交道,还需要和老师、同学打交道。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应用。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后,能自主安排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锻炼思维。在和老师、同学相处时,不因意见不合而动辄发生争执,能保持良好的态度、充足的耐心,积极沟通。

(三) 宿舍生活(睡得好学得更好)

宿舍的生活不同于学习的生活,涉及到较多的个人领域,同学之间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作息时间的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容易产生分歧。“分歧”不等于“矛盾”,“矛盾”需要去解决,“分歧”却不意味着一定需要改变,而可能意味着需要包容。相处的过程即是磨合的过程,在磨合之中,学生们之间逐步培养稳定和谐的关系和积极友爱的情谊。确实要“睡好觉”,落实“睡得好学得更好”的理念。

(四)幸福的生活(进步就是一种优秀)

“幸福是指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的心理情绪”。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当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宿舍生活都能保持一种积极和谐的状态时,“生活”便达成了总体意义上的平衡状态:和家长、老师、同学能友好相处、顺畅沟通,能保质保量完成学习的任务,能保持较高的自尊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能获得满足和幸福的感受。有追求、有目标,但是不要一味地与他人比较,而是要“有进步”就满足了,“进步就是一种优秀”!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4)

三、尊重生命

(一)尊重生命(关注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生命不像游戏,在“Game Over”之后还可以“Play It Again”。生命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蜉蝣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人类的生命至多一百余岁。正是由于生命的不可重来和短暂易逝,我们更加需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在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上,“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表示:“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没有生命,金钱、地位、权力都是空谈;只有生命存在了,一切才有可能,才有意义。

马丁·海德格尔曾提出“向死而生”的哲学概念。他所认为的“死”,是一个过程,我们所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走向死亡的每一天。“亡”是一个结果,意味着真正的消亡。“向死而生”,即在用“死”来激发人对“生”的欲望和活力,探寻和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生活下去。

尊重生命,关注自己的生命,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一切生命。

(二) 保护健康

1.身体健康(每天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儒家经典《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孟子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悠久传统。

2019年7月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相关内容,明确指出学生每天需要有2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即校内锻炼1小时,回家锻炼1小时。通过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当前,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涉及较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前苏联的教育专家杰普莉茨卡娅认为: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这意味着健康的身体对更高效率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关注学习成绩,忽视身体锻炼的行为是本末倒置。为了更好的学习,为了更好的生活,锻炼身体,促进健康是具有发展的、长远的价值意义的。我校坚持开展每天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

2.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咨询中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早期,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情感层面,内容较为丰富,但流于肤浅,情感波动较大。情绪控制方面表现较差。

在学习方面,由于学业压力大,学生容易产生低自尊感、焦虑、厌学等心理。在人际交往方面,学生可能会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感到不被理解而封闭自己的内心。面对种种的心理问题,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可能会钻进情绪的死胡同,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通过多项举措来关心、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5)

四、学会共生

在生物学上,共生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的关系。就如海葵和小丑鱼,枪虾和虾虎鱼,鳄鱼和牙签鸟相互依赖,彼此帮助,各自获利。当我们把“共生”的概念引入到人类社会中来时,它的内涵便得到了延伸和拓展。约翰·多恩曾在诗中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一直处在和他人,和社会,和世界的接触和碰撞之中。彼此之间如何形成紧密互利的关系,需要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探索。

(一)人和人的共生

1.人和他人的共生(有的人,没的选择)

我们每一天都和人打交道。早上,从食堂阿姨那领了早餐;到了办公室,和老师问一声好;进入教室,与学生们展开了了交谈;空余时间,同家人、朋友通了电话;还有一路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人是不能独自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世界的运转也需要着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如果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那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着困难和愁闷。我们面对的“他人”并不是风格、性格完全一致的群体,其中有各色各样的人。

当我们面对比我们优秀的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欣赏他的长处,并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从而丰富自身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境界。

当我们面对敌人的时候,我们要重视、敬畏他的能量,不然很可能因为轻敌而失败。同样,尽管因为一些因素导致的立场对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方没有可取之处,只要我们能怀着谦虚之心、包容之度,从敌人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能比他更强,就能战胜敌人。

作为初中生,教室和寝室是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两个场所中,主要面对的都是同学。只不过,教室里是全班同学,寝室里是固定的几位同学。同时,教室里的同学主要分享了你的学习生活,而室友则在此基础上,还分享了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更多方面。在这两个不同的场所中,我们如何与同学共处,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我们首先得清楚地知道每一个人今天都与他的过去的经历,生活的地域,接触的人群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每个人所呈现的面貌和所具备的观点也各不相同。明白了“异”之后,我们需要“存异”。我们不可避免地和其他的同学在某一事情上持有不同的意见,但“不一样”,不意味着“不正常”,也不意味着“不和谐”。我们需要互相包容,由此,一件事情才在双方的思考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存异”的同时,我们需要找到我们和对方在某些方面的共通之处,建立起沟通的平衡,即“求同”。所以,和谐的关系意味着平等积极的沟通,开放包容的心态,文明友好的行为。由此,我们知道了如何沟通,如何面对相同与不同,如何与他人共生。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6)

2.人和自己共生(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

在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许多人曾路过、曾来往、曾停留,最后一个个走远离开。和你分享每一次呼吸和心跳,和你品尝每一味欢愉和忧伤,和你见证每一处皱纹和白发的人,唯有自己而已。对每个人而言,自己是最为重要的人,学会和自己相处,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

(1)学会享受孤独

人是自然群居动物,这决定了人类对群居生活的天然向往。然而一个人不是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群体之中,或多或少会有一段或几段独自的时间。尽管我们不能像独居动物一样,天然地亲近孤独的感受,但我们可以学会适应、享受孤独的时光。

叔本华曾说:“一个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成为自己。他若无法享受孤独,就不会喜爱自由,因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当我们和他人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注意力,或多或少都会被分掉一部分。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时间和注意力都可以完全是自己的,情绪和表现都可以是最真实的。把其他的事情和想法都丢到一边,我们可以好好地看看自己,成为自己内心最忠实的倾听者:最近胖了还是瘦了,开心着还是失落着,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想要做什么不想要做什么。积极的孤独有助于自我的认知,自我的反思,不至于在繁杂的生活中迷失自我。

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学生们的“孤独时光”主要集中在课间、午休、放学。在这样只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学生们如何去安排和自己的相处内容和方式呢?可以放空自己,让精神得以放松;可以回顾知识,将老师一天所讲的内容在脑海中一个个巩固一遍;可以总结表现,对过去的自己做一个反思,对现在的自己做一个认识,对未来的自己做一个规划……

罗梭认为:“我认为长时间可以独自一人是有益身心的。与他人共处,即便是与良友,也终会疲惫和渐渐地变得无趣。我享受孤独感,我实在找不到比孤独更好的朋友。”希望每一个同学从曾经抗拒孤独、逃避孤独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和孤独握手言和,和孤独成为知心的朋友。

(2) 处理不良情绪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遇到不良情绪妥善处理,合理管控好情绪是一项的重要能力,。学生处在青春期,时常感觉到没人理解陷入孤独之中,“孤独”不完全同于“独自”,一个人即使处在群体之中,他也可能是孤独的。因为纵使在客观状态上,他不是一个人,但是在主观体验上,由于和所处环境以及身边人群的疏离,他可能会感到自己是一个人。这样的孤独给学生带来的体验往往是消极的。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感到孤独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层面:成绩不理想;

2) 沟通方面:和老师、家长沟通存在问题,感到不被理解;

3) 交往方面:和同学、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或被同学孤立或缺少朋友。

面对这些情况时,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于孤独感之中,很可能会引发抑郁、冷漠、焦虑、狂躁等不良情绪。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到孤独,感到被人冷落。”当情绪世界里亮起红灯的时候,作为最亲密的人的学生自己,需要行动起来——“分孤独的心”,学会自我帮助、自我疏导、自我处理,以下是几点调整情绪的建议:

1)将自己的不愉快和痛苦宣泄出来,不要压抑在心里,可以通过哭泣和运动等方式来实现;

2) 试着让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之中,温热的牛奶和舒缓的音乐可以起到有效的帮助;

3)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发现彼此的优点,以善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

4)寻找并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如阅读。在享受趣味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和充实;

5)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明白进步就是一种优秀,在摸索中不断鼓励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树立起自信心。

(二) 人和自然的共生

在今年的上半年,全国人民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重大疫情。空荡萧索的城市街道,刺鼻难闻的消毒水味,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供不应求的口罩,绝望至极的哭喊声,恐慌不安的人民,舍生奋战的医务工作者,痛苦挣扎的新冠患者,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都是我关于这场苦难疫情的记忆碎片。直到今天,病毒还没有彻底退出我们的生活,时不时来一次突袭,刺激所有人的神经。

在抗疫的同时,汛期到来,全国二十多个省份遭遇洪灾肆虐,受灾严重,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被极大地破坏。

病毒和洪灾是大自然一次又一次为我们人类敲响的警钟。今天我们忽略了它,未来的丧钟将为每一个人而鸣。环境保护是个大话题,它与每个国家紧密相关;同时它也是一个小话题,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作为初中生的同学们可以行动起来,为和谐自然献出自己的一份不大但重要的力量:

1.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2.不随意踩踏花草树木;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使用纸、水、电;

4.向身边的人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的队伍。

(三)文化的共生(文化的文化的融合是育英初中学校和谐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育英有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老师、外教老师以及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学生。文化的文化的融合是学校和谐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每一种文化的诞生和表现,都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群体的历史和记忆。不同的群体沿着不同的历史轨迹前行,拥有属于自己的发生、发展历程,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意义,于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文化,也没有可以进行好坏优劣比较的两种文化。

在我们面对其他文化的时候,需要尽可能摆脱自身文化的标准和束缚,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来面对每一种文化,并尝试以该文化群体一员的视角来理解文化。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学习到不同国家的语言;在旅游出行的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不同国家的游客;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使用到不同国家的产品;在娱乐消遣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世界紧密相连的时代里,我们以一种非常高的频率和其他的文化产生联系和往来。

除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之外,小到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学习的不同学科的内容,都携带着不同的文化。若我们以一种保守抗拒的姿态来面对其他文化,那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冲突和矛盾;若我们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各式文化,那我们的生活将变得丰富和谐。

(四)思维的共生

孙子曰:“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这句话是说,会下棋的人总是会通盘考虑全局,而不会下棋的人只会盯着一子得失。

思维共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沟通方式,当某一方法无法达到目标的时候,及时的改变思维,换位思考,站到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互利互赢,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从容的面对生活的问题。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2020年9月17日,我一家人送女儿去杭州学校报到,杭州动车站搭乘出租车外出,在将行李都装入车内后,后座车门却打不开了。司机同我的家人就车门的故障问题争执不下,司机认为是我们过多的行李损坏了他的车,我的家人则认为是车子本身的原因。就这样,谁也走不了。这时候,我站出来同司机师傅承诺,对从现在开始,包括在修车厂维修的时间,直到到达目的地,所花费的所有时间,我们都会支付费用。于是,司机接受了我的提议并停止争吵,我们的行程也能顺利地进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生之间相处要思维共生,控制好情绪,能占到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不对立,不冲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谐共处,以和为贵,求同存异。

《庄子》中有一则故事,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一个人划着船逆流而上。突然之间,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声大叫:“小心!小心!”但船还是直接撞了上来,他的船几乎就要沉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开始向对方怒吼,口无遮拦地谩骂。但是当他仔细一瞧,发现是条空船,于是气也就消了。如果你被楼上的人洒了一身水,你很可能会对他大声叫喊,甚至大骂。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湿,即便你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也不会大发雷霆。为什么整个感觉会突然转变呢?是想法变了,心变了世界就变了。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人,伤害人的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思维而已。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公式。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还是不行?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取得成功?许多情况下,处理事情的正确思维,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用思维共生的方式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着换个角度看世界,便会发现世界原来可以更美好。

思维共生教会学生学会站到他人立场思考问题,减少对抗,化解矛盾。思维共生,彼此共情,换位思考,既利人又利己,助人就是助己。学会从外部信息里提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生活就会无限美好。

(五)与困难共生

困难是与生俱来的,它将伴随着我们一生。

1、自己要面对困难。

几乎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将面对可知的和未知的困难和问题。已经知道的、可以预计的困难,是常态化的问题,也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未知的困难,大到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也要有积极的思想准备和克服预案。

2、 要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生”的长度是有止境的,而“学”的境界却是无止境的。在如流岁月、不居时光里,若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生命,学会共生,有限的生命便拥有了无限的价值。

看!近来连续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群师生……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7)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8)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9)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0)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1)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2)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3)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4)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5)

小学生复学后将如何努力学习(廖思曙亦谈什么是)(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