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一班级全员保研学霸保研(快来看中南学霸寝室是如何炼成的)
三寸笔锋怀天下,一骑白马赴山河。
抬头,他们的青春在中南相遇;
转身,他们的未来向远方奔去。
自强不息浸透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奋斗的青春底色,坚韧的青年精神,
这就是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1805班512学霸寝室 。
寝室成员姚文进
保研至北京大学
曾获国家奖学⾦两次、中南⼤学优秀学⽣两次、学年特等奖学金和华为优秀学⽣奖。
获得中国⼤学⽣服务外包创新创业⼤赛国家⼀等奖、Robocup机器⼈世界杯中国赛2D仿真组国家⼆等奖,并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结题⼯作两次。
陈彦廷
保研至清华大学
曾获学年一等奖两次、中南大学优秀学生两次、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奖学金以及锐伟奖学金。
同时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二等奖、华为杯全国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以及2020华为杯全国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中及西南赛区赛区特等奖。
张智洋
保研至南京大学
曾获中南大学学年二等奖学金两次、中南大学优秀团员和中南大学优秀团干。
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型仿真组全国亚军和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2D仿真组全国二等奖。
陈冉飞
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技术研究所
曾获学年一等奖两次,铜冠奖学金、锐伟奖学金和优秀学生。
获中国机器人大赛救援仿真组国家级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和省级金奖、同时参加了三次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工作,并在其中两项作为项目负责人。
一书一笔平生意,一张一弛共学习。一群快意书生,他们各自怀揣梦想,携手于中南求学,道阻且长,但有知己为伴,匆忙的学习生活不由增加了几分畅快与轻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恰逢风华正茂,他们以奋斗为船,以学识为帆,驰骋于碧波之上。
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心,也凭借着不谋而合的默契,四人在求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课堂上,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汲取着知识,笔尖在纸上滑动,书写下求真的印记;回到寝室,他们相互讨论,相互为师,系统化地整理知识,弥补自己的缺失。
面对难题,他们先是各自思考寻找突破,接着提出看法集思广益,在一场场头脑风暴的较量中最终达成一致。他们总能将想法落实。面对团队协作的任务,四人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总能以高效率完成任务。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合力却是无限的。面对新的知识,他们总结出了他们的“小黄鸭”学习法。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他们会让一人当做“小黄鸭”——对学习内容一窍不通的人,然后让另外的人对其进行讲解,一遍遍地梳理逻辑,一遍遍地加深印象,四人正是在这样教学相长的环境中共同进步。
对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他们说:“这离不开学院和老师的帮助。”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和丰富资源,老师传授的基础知识和终身的学习方法,无一不在他们今天的成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四年,他们在一步步成长,对于知识处理也是得心应手。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概念要义是必须掌握的;我们可以用结构化的方式将知识串联,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知识习得不应仅限于掌握书本知识,更要将知识用于实践,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也是学习之路的助力,他们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他们会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提前了解该课程的整体规划,并查找相关的书籍,做到有备无患。
面对紧张的复习考试周,他们也并非毫无压力。一周十几门的考试,紧张的复习安排,他们也会烦躁,也会不安。但是战胜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无论前路多难,四人都会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支撑他们的不只是求知的渴望亦是好友的相伴。偶尔的相约游玩,互诉烦恼,让四人的友谊随着青春珍藏到心灵深处。
有胆有心启航程,团结一心助成功。“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四个字:胆大心细。”
所谓胆大,即对于竞赛不要感到畏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寻找指导老师,勇敢地去参与竞赛课题,勇敢地去寻找厉害的队友,并且敢于提出自己有创意的idea。”陈彦廷如是说。没有第一步,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所谓心细,即审慎仔细地对待和完成比赛。落实指导老师提出的每个小意见,想法的产生、提出、制作和展现的一系列过程都要时时把关,正所谓得其大者需得兼其小。细节处的落实,为他们的成功保驾护航。
竞赛纷繁复杂,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常常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可能反而一无所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竞赛?参加竞赛要结合兴趣和自身专业优势来选择性地参加,不能一味从众。
“孤舟难当千层浪,滴水无为让海深”,成就的取得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积年累月矢志奋斗的结果。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努力不仅是针对个人,更是针对一个团队。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为基础,互相了解、彼此信任,合理分配任务,共铺成功之路。
相较于竞赛名次和荣誉,他们更在乎自己在这次赛事里,得到的个人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阔、沟通交流能力的进步、心态的成长以及人脉资源的积累。
失,不自怨自艾,不怀疑自己;得,不骄不躁,总结提升。抛开身后的喝彩与鼓掌声,他们一直在追寻自己的一方净土。
一条一目规未来,一举一措促效率。精力有限,而知无涯。同样是有限的精力,不同的人们完成的事情在量和质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效率的区别。512的他们在平常始终将课业放在首位,合理调配竞赛和科研的时间。在不同的年级他们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大二主要关心竞赛,大三主要集中于科研。划定重点和次重点,有衡量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他们会给日常学习留足时间,保证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同时在每天晚上进行复盘巩固。陈冉飞谈到:“除日常休息外,我还会将空余的时间进行模块化。比如说,把这个模块用于科研,那个模块用于竞赛。我们对自己的计划了如指掌,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不用再花费时间思考下一步做什么,减少迟疑和权衡的时间浪费。”
“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提高效率。”不三心二意,专心致志,将时间最大程度地利用。姚文进说道,“课堂上需要更高效地学习,这个不是单纯听完一堂课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记住,就是边听边记,这样的话就可以为课下的复习节省出很多时间。”
除了这些学习技巧,他们还强调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长时间的集中精力会使人疲惫,这时候一杯咖啡、一次散步、一场谈心,都是可取的放松活动。
互帮互助多包容,齐头并进定乾坤。“我们寝室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张智洋向我们提到:“我们四个人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和优秀的人呆在一起,我感觉自己也在不断地变得优秀。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我们一直做伴。”
他们并非完人,却能够彼此包容;他们并非生来优秀,却能够在相处中相互学习,力争上游。遇到事情,无论是好是坏,他们会一起面对,挑灯夜谈,无话不说。一起出去聚餐,一起参加竞赛......不管碰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选择与室友沟通谈心;碰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他们也会第一时间与室友分享。
端正积极的态度,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宿舍学习氛围浓厚,他们甚至不用去图书馆,在寝室里就可以高效学习。“宿舍就是最好的自习室。”互相提问、互相分享学习方法是他们的宿舍日常。在这样的氛围下,任何一个人想要停下或掉队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余的人会“推着你”向前走。
他们向彼此学习,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小到背书方法,大到性格培养,他们在室友的身上不仅学到了如何学习,更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世。曾经互不相识的少年们,在岁月的迷雾散去后,都成为了自己心中那个优秀的人。
笔锋落下,白马远去,
远方晨曦微光,
只见一轮红日正厚积薄发。
像极了少年大踏步向前的模样。
中南少年,未来可期!
达人寄语姚文进:
心态放正,能打胜仗。
陈彦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张智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冉飞:
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
来源:中南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古丽扎提
责编:古丽扎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