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油怎么理解这个词(揩油反语)
《揩油》我一直以为,这里的揩油是指对女子的调戏,细看之后 ,才发现是自己肤浅了。原来在作者眼里,揩油还有这层意思。
有注解说“30年代,在旧中国这块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地上,滋生着一批包括“高等华人”在内的奴才。他们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充当豪家、富翁、阔人、洋商的鹰犬,唯主子之命是从;另一方面,他们有时候确也憎恶主子,那是因为主子不愿多分奴才一杯羹。他们经常为此愤愤然,并在有限的范围内弄些小花招去占主子的便宜,亦即上海人通常所说的 “揩油”。”
看来,这是一句上海话,指贪小便宜之人。难怪作者在文章里说他们“眼光都练得像老鼠和老鹰的混合物一样。”不单是眼光,连整个身心,性格都算。两种相互矛盾的动物,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岂非人格分裂症。
“这不是“取回扣”或“取佣钱”,因为这是一种秘密;但也不是偷窃,因为在原则上,所取的实在是微乎其微。因此也不能说是“分肥”;至多,或者可以谓之“舞弊”罢。然而这又是光明正大的“舞弊”,因为所取的是豪家、富翁、阔人、洋商的东西,而且所取又不过一点点,恰如从油水汪洋的处所,揩了一下,于人无损,于揩者却有益的,并且也不失为损富济贫的正道。”
起初看到这段文字,就像看到了一个小丑在表演。任你多严肃的表情,或表演,都掩盖不了那张搞笑的丑脸。
“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曾谈及自己的创作:“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痛击。”反语,在这篇杂感中使用得巧妙而突出。诸如称揩油“不失为损富济贫的正道”;卖票人收钱而不给票,却很少有人索取,乃是“因为他所揩的是洋商的油,同是中国人,当然有帮忙的义务”;奴才们“多是爱国者”; 以及其他评论文字等皆是。反语的真正意思是在话的反面,表面肯定、赞美而实则否定、讽刺。由于运用反语,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从而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如今想来,作者的许多篇文章采用的都是反语的写法,讽刺之余又幽默搞笑。让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
所谓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说话水准。如今被作者以文字的形式写成文章,考验的不就是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把自己说过的话,以文字写出来。或把文字内容,以口语的方式说出来。二者之间能够切换自如,可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