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瓷的分类(香瓷之路上的莲花笔洗)

分享荷兰朋友阿友发来的汝窑莲花笔洗的短视频,那一刻———庚子年二月二龙抬头的吉日良辰,由于新冠肺炎病毒蔓延,长期宅屋而导致的焦虑郁闷心情忽然平静下来,爽朗大开。明媚的春光锦缎般温柔地铺满小院,小鸟在冬青树上的叫声是如此的悦耳动听。恬静明朗的心境中,闭目安神———享受来自大洋彼岸视频中优美音乐的沁润,而视频中那只来自家乡的汝窑莲花笔洗,时而飞碟一样飞跃太空,从蔚蓝美丽的荷兰王国飞来,青莲瓣瓣,荧光闪闪,翩然入怀,莹润如玉,顿感心旷神怡;时而像一只青色的精灵从大宋繁华的汴京飞升,穿越千年的时光,青龙蜿蜒,起舞翩跹,回归她出生的故土,抚摸千疮百孔的窑炉———那曾是她生命的摇篮。精灵在舞蹈中突然钻心入肺,绽放一朵美丽的睡莲,馨香出窍,袅袅飘飞,香醉大洋彼岸……

荷花瓷的分类(香瓷之路上的莲花笔洗)(1)

汝窑莲花笔洗

身居荷兰,魂系故土。移居荷兰近30年的阿友长期用镜头语言,拍摄“走进历史,认识中国”系列纪录片,那些隐藏在荷兰的中华瑰宝,在他的镜头下熠熠生辉、活灵活现。在举国战“疫”的日子里,阿友发来他的杰作,介绍盖世无双的汝窑天青釉莲花笔洗。当时,一眼,我只看一眼,分明感到那是一块美玉雕琢的莲花笔洗,岂是泥土浴火重生的器物?然而她的确又是一件东方瓷土锻造冶炼的汝官窑器皿!

荷花瓷的分类(香瓷之路上的莲花笔洗)(2)

中国文化学者阿友和荷兰诗人

这是一件荷兰私人珍藏的尤物,状似盛开的莲花,浅弧壁,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如凝脂,翠色欲滴,全身布满冰裂丝纹,韵味十足,底见三个芝麻花细小支钉。此洗造型典雅圆润,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形制小巧朴雅,隽永含蓄,陈于案别具清雅之趣,示于架极具君子之风。此洗以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不仅诠释佛之坦然宁静,还昭示其莲花出泥不染的习性,寓意东方道德君子廉洁自律的人生品格。

汝官窑一器难求,但在荷兰王国的私人府邸里还珍藏着这样一件通灵的汝官窑瓷器。可遇而不可求,遇着就是福分。我在反复欣赏视频中莲花笔洗雅韵的同时,情难自已,思接千载———这件美轮美奂的莲花笔洗是如何走出大宋深宫,流转到荷兰王国的呢?

丝绸之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亘古绵延,架起了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自汉唐到宋元,由中古到近古,“一带一路”上的贸易活动,渐次发生着变化。海上丝路活动因航海技术的提升,而日益活跃;出口商品除丝绸外,瓷器的比重不断增加;进口商品中,香料的比重终于超过了珠宝。出口瓷器,进口香料,而且是在海上进行,因此,宋元时代的南海丝路又叫“香瓷之路”。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在其《宋元时代南海香瓷之路》中指出:由于唐宋时期士大夫熏香蔚然成风,加之香料用于医药,带来了香料贸易的兴起。苏东坡《与章质夫帖》说:“会公宴,香药别桌为盛礼,私家亦用之。”南宋诗人陆游说贵妇乘车驰过,香烟外逸,数里不绝,连尘土也带香气。《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香料入药的记载,《海药本草》中就记载了外来香药50多种,其绝大部分用来治病。宋代香药不仅治病,还上了餐桌,是盛会中很上档次的配置品。宋徽宗宴请枢密院长官,侍姬捧炉,焚白笃褥香,这种香每两价值高达20万钱。宋代香药进口,约占全部海外进口品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在与宋朝有朝贡关系的32个国家中,香药朝贡达213次。宋代设有“内香药库”,作为朝廷专设的香药储藏机构,宋真宗有诗曰“每岁沉檀来远裔,累朝珠玉实皇居。”

在这些朝贡的国家中,尤以佛教古国三佛齐与宋廷的关系最为密切。三佛齐,存在于苏门答腊岛上的一个古代王国,宋代后改称三佛齐王国。三佛齐国主要辖境在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带。宋太祖在位期间三佛齐派使团来朝进贡8次之多,此后的历朝皇帝中,三佛齐频频派使团到宋廷朝觐进贡。在宋真宗1018年的朝贡中,其进贡的香药中就有龙涎香(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36斤、乳香8.168斤、苏合油278斤、木香117斤、丁香30斤、肉豆蔻2674斤、檀香1.9935斤、笺香(沉香的一种)364斤等。

宋代靠丝绸、最重要的是瓷器换取异域这些名贵的香药。陶瓷是中国的重要发明,是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个全球化的商品。随着瓷器的外销,中国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代,达到一个高潮。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瓷器外销愈加繁荣,因为瓷器适合于水运航行,不适合于驼峰马背运输。朝廷在沿海重要口岸,如广州、宁波(明州)、杭州等地设立专门贸易机构“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外销瓷从这些港口启运,经南海水陆,运到西亚北非。三佛齐———今日之马六甲海峡通道两侧,利用自己的中转贸易显赫位置,使得香药和瓷器在这里汇集,成为东西贸易中的主要商品,促成了“香瓷之路”的佳话。北宋宫廷御用的汝官窑瓷器,珍贵而稀有,并不用于贸易交流,而仅作为国礼馈赠国王或使者。由此,汝窑莲花笔洗走出国门,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史》中有大量关于三佛齐等国朝贡大宋的记载,仅宋哲宗时期就有三佛齐使团4次朝贡的记录,分别是元祐五年(1090)、元祐六年(1091)、绍圣元年(1094)、绍圣二年(1095)。而其时恰好处于汝官窑的盛烧时期。在元祐五年(1090)三佛齐遣使皮袜又贡,宋哲宗封皮袜为怀远将军。

汝窑因产于河南汝州而故名,南宋叶寘《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汝官窑存世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年)的20年间,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民间禁烧,传世品极少,南宋时已“近尤难得”。

现在,我们权且把这件莲花笔洗看作是绍圣元年(1094)冬季朝贡时,哲宗皇帝赵熙送给三佛齐国王的国礼。此时的三佛齐旧都勃林邦已于1091年被东爪哇国侵占,国都被迫迁往占卑。山河破碎,难泯中国瓷器情结的三佛齐,一如既往地行走在香瓷之路上。此时的北宋哲宗皇帝才刚亲政不到一年。1086年9岁的赵熙继位,年幼无法亲政,按照神宗赵顼的遗诏,太皇太后、赵煦的祖母高氏垂帘听政,帮助小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北宋从仁宗刘太后开始就有皇帝年幼、母亲或祖母垂帘听政的传统,所以高太后临朝听政并不突兀。高太后执政伊始就任用保守派大臣司马光为相,使用“以母改子”的政治手段,将神宗赵顼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废止大部分,而且把变法的责任全推给王安石,说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对变法派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击,把许多旧法重新恢复,史称“元祐更化”。

虽说高太后反对变法,但她本人却有较高的治国才能,执政期间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虽未能改变北宋衰亡的大趋势,但却使百姓享受了北宋百年积淀下的富庶。她治下的九年,史称“元祐之治”,被认为是宋朝天下最太平、百姓最安乐的时代,堪比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高太后执政时期被称为大宋朝最后一缕绚丽的彩虹。高太后崇尚节俭,向往质朴,勤勉执政,她常教育皇帝:“一瓮酒,醉一宵;一斗米,活十口。”她拒绝皇廷给自己的家族修建豪华住宅,不同意赐予家族子弟官职,也不接受过多的赏赐,她认为这些钱应该归于国库,用在国家社稷上。她关爱百姓,受到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女中尧舜”。

1093年8月高太后病逝,早已厌恶垂帘听政生涯的赵熙开始亲政。1094年冬季的一天,哲宗正沉浸在皇权独大唯我独尊的威武尊贵和愉悦之中时,忽然传来了三佛齐使团朝贡的禀报,哲宗皇帝愉快地接待了使团代表。挣脱太后摄政的羁绊,一洗大臣、使臣给他侧身或背影的羞辱,终于独令天下的哲宗皇帝,高兴之中就把御用的瓷器汝窑莲花笔洗等器物送了出去……

岁月飞逝,海域争夺战争仍频。1602年,荷兰人截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双方激战后,货物只剩下一半瓷器。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拍卖这些瓷器,价值达到350万荷兰盾。据说当时拿这些钱在市中心繁华地段购买房子的话,可以买750幢房子。从此,荷兰人就开始大规模购买中国瓷器,欧洲的瓷器热也由此揭开了序幕。

荷花瓷的分类(香瓷之路上的莲花笔洗)(3)

1602年3月20日,荷兰人为了进口香料组建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启了“香料之路”。荷兰人占领印度尼西亚以后,当地的苏丹和一些土豪也纷纷拿出宋、元、明时期的瓷器送给荷兰人,寻求靠山和庇护。17世纪的中国瓷器贸易,主要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经营,这家公司在东起日本长崎,经东南亚、西亚直至欧洲的东西方航线上,经营着欧亚各自欢迎的物品。据国外有关档案统计,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到康熙三十四年(1602—1696)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约2000万件。如果说郑和下西洋把中国瓷器送出了国门,而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中国瓷器推向了世界。

荷兰人占领印尼以后,每次如有人从荷兰到印尼出差或公务都会带些瓷器回荷兰作为礼物送人,也有人要求去印尼的朋友回来时带些瓷器回来,为此荷兰人还专门做了一种木制的瓷器柜por s el ei nkas t,专门用来存放展示瓷器。一般摆放在室内客厅最重要的位置,如有客人到访,主人最值得骄傲的是向客人们展示他的中国瓷器收藏。那时候收藏有中国瓷器是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这件笔洗是一件实用品,相信无论是三佛齐国王还是荷兰人都没有使用过它,虽历经千年岁月,仍然完好如新,也许是因为长期以来被当成宝物放在柜子里供人观赏。而与之相反的是保存在两地故宫和大英博物馆的汝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破损,那是因为皇帝曾经使用过的痕迹。最令人痛心的是,还有帝王在汝瓷上面刻字,破坏瓷器的整体风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荷兰人保护文物并世代传承下来,可谓功不可没。

在庚子年龙抬头的春光里,品味汝窑莲花笔洗的艺术真谛,思绪的青鸟飞进遥远的历史,飞向大洋彼岸的欧洲———

莲花笔洗代表了汝窑经典瓷器的小巧、简约、朴雅和温婉隽永的艺术真髓,从形制、釉料、色泽、触感,无不闪耀着着简约主义的灵魂。虽然历经了千年的时光,不论是风格或技术,至今仍是艺人和工匠们的灵感泉源。我在想:汝窑经历了民窑、贡窑、御窑不同的历史时期,从贡窑开始汝瓷的素雅不艳,含蓄实华,呼应宋人抱朴尚青、顺应自然万物之序,而对雅瓷的追求,始于宋时文人墨客,未几传至内府,渐同此好。北宋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崇尚的布衣粗食、朴简归真,无疑对汝瓷艺术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中国文人画鼻祖苏东坡笔下的简约线条,描画自然乡野的朴拙而意趣横生的艺术,对汝瓷形制的简约和意蕴内涵的形成起到更大的影响。汝官瓷的“雨过天青色”,又与道君皇帝赵佶的尚道崇青有着密切的关系。汝窑烧造于仅止两米之长的馒头窑内,采用立烧法,且各器制于独立匣钵中,更使空间局促。窑匠小心翼翼于窑具上平衡泥坯,以三或五颗细小支钉支撑全器,困难重重,烧造成功者遂少。汝瓷多需二次入窑,先素烧,复釉烧。釉面开片纹乃出窑冷却时,釉与胎身之收缩速度不同所致,起因偶然,却成汝瓷特色。烧成如同天然宝石结晶般闪烁迷人之冰裂釉色,却仍需天时地利,非人为可控制。这种经过高温窑变烧制而得的柔美釉色,偶然自来的晶亮冰裂蝉翼,一切顺应自然,朴实而绮丽,深深应合了中国文人之德。

汝窑器的小巧玲珑、温润细腻和内敛的女性特征,与宋代哲宗皇帝时期的高太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哲宗赵煦登基称帝时还是个玩童,是高太后“母仪天下”的,作为汝官窑瓷器不可能不体现她的审美爱好和追求。此时处于汝窑贡窑的盛烧时期,选入宫廷的汝窑器又怎能不带着女权至尊者的影子?

就在我如此推断和遐想时,阿友又发来了他的真知灼见,并配照片以佐证。他说汝官瓷天青、淡青、粉青、卵青等淡雅素净的釉色,以及其造型的简约质朴,刚好暗合了高太后尚青向朴的思想意识,并在汝官瓷釉色和造型艺术上得到了完美诠释。从阿友发来的高太后和宋哲宗的照片中,不难看出高太后上衣的花饰与汝官瓷天青釉色异常接近,宋哲宗所坐椅子靠背的布罩上也伴有天青色的花饰,这恐怕不仅仅是偶然之举吧?

如果宋哲宗没有把这只天青釉汝官窑笔洗赐给来朝贡的三佛齐使团,那么,不难想象,此件天青釉莲花笔洗也会留给宋哲宗的继任者,也就是他的著名艺术家兄弟宋徽宗赵佶。那么现在他很有可能就像其他的汝官窑器物一样出现在台北或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展柜里。宋徽宗赵佶无意继位当上皇帝,也就天经地义地把汝窑瓷器继承了过来,顺理成章的接着烧制。因为宋徽宗赵佶艺术成就极高,世人普遍喜欢把登峰造极的汝窑艺术与他联系起来。如果说“艺术皇帝”宋徽宗把汝官窑烧造艺术推向了极致,那么高太后和宋哲宗则是汝官窑烧造艺术的设计师、奠基者和开拓者。南宋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可见,宫廷“弃定用汝”应是在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哲宗时期,后人多附庸到徽宗头上。

荷花瓷的分类(香瓷之路上的莲花笔洗)(4)

荷兰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历史上就一直是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荷兰更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地,同时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6年11月,成都—蒂尔堡—鹿特丹铁路班列正式启动,与45天的海运相比,这条专线仅需15天左右,且运费仅为空运的四分之一;2018年8月,长沙—荷兰蒂尔堡的中欧班列也正式开通;2019年3月2日,中欧班列(郑州)“菜鸟号”首条跨境电商专线正式开通……作为河南连接世界经济体的陆上通道,中欧班列(郑州)由郑州出发,穿越中亚,抵达欧洲,打通了亚欧这条经济大动脉。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一个庞大复杂的道路网络出现在欧亚大陆,它从繁华的东方都市长安出发,跨越中亚,最终进入欧洲。如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上,当年驼队行进的路线,已经基本被铁路交通线覆盖,而且还在向两端延伸。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8年荷兰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126.4亿美元,其中,荷兰对中国出口125.6亿美元,荷兰自中国进口1000.8亿美元。中荷贸易的兴隆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兴盛。汝瓷为媒,以阿友为代表的华人,不断往来于中国和荷兰之间,播撒着文化的甘霖。

荷花瓷的分类(香瓷之路上的莲花笔洗)(5)

荷兰私人珍藏的汝窑莲花笔洗

历史的巨轮风驰电掣,一条香瓷之路绝尘而去,而连接世界大动脉新的“一带一路”已然形成。中国进入新时代,汝窑莲花笔洗必将继续担当起东西方文化交流信使的大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中璀璨生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