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历史考证 日本天皇历史故事连载8
(四)马户组合,共搅天下1958年日本发行新版纸币,面额最大的一万元钞票上印着一个人的肖像,这就是圣德太子由此“圣德太子”四个字成为大面额钞票的俗称,和我国的“毛爷爷”、“大团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圣德太子就是咱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过的厩户皇子,也就是雕刻四天王像祈祷战争胜利的那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日本天皇历史考证 日本天皇历史故事连载8?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日本天皇历史考证 日本天皇历史故事连载8
(四)马户组合,共搅天下
1958年日本发行新版纸币,面额最大的一万元钞票上印着一个人的肖像,这就是圣德太子。由此“圣德太子”四个字成为大面额钞票的俗称,和我国的“毛爷爷”、“大团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圣德太子就是咱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过的厩户皇子,也就是雕刻四天王像祈祷战争胜利的那位。
公元574年,穴穗部间人皇后照常在皇宫中巡视,与平时不同的是,此时的皇后身怀六甲,已近临盆。皇后走到马厩旁时,突然感到腹痛,紧跟着羊水破了。事发突然,来不及将皇后转移到寝宫,只能就地接生。随行的宫人惊慌失措,奔走呼唤,手忙脚乱地准备接生……就这样,用明天皇的二皇子,历史上有名的圣德太子降生了。因为他是在马厩出生的,所以取名厩户皇子。
据传说厩户皇子生下来就能说话,不知道他出生的第一句话是不是:妈,我饿!又有传言说,长大后他同时听十个人说话,还能够条理清晰,辨明是非,所以又被称为“丰聪耳尊”。在日本,有关厩户皇子的传说有很多,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摄政改革,死后被封为“圣德太子”。史料中对他的称谓有很多,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给他起个名字吧,叫“二德子”咋样?嗯,挺好,就这么滴吧!
崇峻天皇被刺杀的592年,日本朝廷需要立一位新天皇。根据皇族的规矩,当时有三个人有资格继承皇位,分别是敏达天皇第一任皇后生的儿子,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炊屋姬太后亲生儿子,竹田皇子;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二德子!炊屋姬太后当然想传位给亲生儿子竹田皇子。虽然她现在掌握皇位继承决定权,但是由于当时朝廷有很多大臣支持第一位候选人。为了平衡朝廷的关系,就采取了折中策略,先由炊屋姬太后登基作过渡性的女天皇,这就是推古天皇。然后再见机行事传位给竹田皇子。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推古天皇登基没多久,竹田皇子就死了。于是,推古天皇的目光就投向了二德子。简单来说,二德子既是推古天皇的侄子又是外甥,而推古天皇的生母和二德子的生母是亲姐妹。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我实在理不过来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绝对惊掉你们的下巴!
总之,竹田皇子死后,圣德就成为推古天皇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了,于是在公元593年的四月,推古天皇立二德子为皇太子,摄政监国。
皇族中这姑侄二人的朝政组合,有点像前面介绍的卑弥呼女王的朝廷,女王/天皇是国家的首脑,最高统治者,但是不直接负责具体行政,而是负责祭祀等国家大事,而女王的弟弟/侄子做摄政王,全面负责国家的具体行政。
大臣中的苏我马子地位比较特殊,他是推古天皇和二德子的舅舅,同时他将女儿嫁给了二德子,也是二德子的老丈人,在推古朝廷形成了天皇、摄政、首席大臣共同执政的奇怪格局。
推古天皇元年,593年,小德子被任命为摄政的时候只有十九岁,没有多少从政经验。此时的苏我马子已经是四十二岁的中年人,而且做大臣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廷。双方实力对比可想而知!
我一直奇怪,苏我马子总揽朝政,一定不想别人染指自己的权柄,又怎么会允许二德子进行后来的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不是放任别人跟自己分权吗?琢磨良久,我只能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双方合流了。在讨伐物部氏的共同行动和之后一系列的兴佛活动中,苏我马子和二德子(厩户皇子)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意见,成功实现了马(马子)户(厩户)联合,共同掌权,而他们合流的契机就是佛法!
二德子信奉佛法!讨伐物部氏战局不利时,他雕刻佛教的四天王雕像,膜拜祷告。
苏我我马子更是佛法的忠实信徒。之前的章节咱们介绍过马子崇佛的经历,在588年他刚夺取政权的时候,还曾派僧尼留学到百济去学习佛法,更是在飞鸟兴建国家寺院,著名的飞鸟寺花了整整八年时间才落成。
二位佛法信徒联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广兴佛法。在天皇的允许下,马户组合兴建了一系列的佛寺。推古天皇元年,法兴寺奠基,为表示佛法的庄重,把佛舍利放置在大殿柱子的基石里。四年后,法兴寺竣工,委派大臣男善德臣负责寺庙的日常管理,并请慧慈、慧聪两位和尚入驻。
594年,就是推古天皇二年,迫不及待地下诏令发扬佛法,兴隆三宝(佛、法、僧)。满朝群臣开始竞相建造佛寺,信奉佛法。
595年,高句丽的慧思和尚来到日本,很快成为二德子的老师,他教导二德子说,(中国)大隋朝官制完备,国势强盛,就是因为笃信佛法,保护佛教。由此,二德子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兴建四天王寺、法隆寺、广隆寺等等寺庙。
在一系列的兴佛操作中,二德子借助佛法这种超越“氏姓”贵族祖先神的新神明,统一了权贵氏族的思想,潜移默化之间,又将天皇氏族和中央朝廷的权威在贵族、百姓中间不断地强化。巧妙的是,二德子虽然兴隆佛法,但是并不否定和打压贵族权贵们原有的神道教信仰,而是让两者并行不悖,甚至天皇朝廷还强调氏族们原有的信仰。同时,天皇推崇的佛法,并不干涉百姓的信仰和生活,朝廷的佛寺称为官寺,只有皇族和朝廷的贵族才能进去参拜听经,普通百姓是不允许进去的。
在近十年共同兴佛的过程中,马户组合进行的充分的磨合,相互之间的信任进一步加强,苏我马子逐渐放松了对二德子的掣肘。于是,公元601年,二德子开始在法隆寺东边的传云堂营建斑鸠宫,准备作为自己的官邸。
在强化了自身的联盟,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后,马户组合开始了对朝政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便是发布冠位十二阶法。将朝廷的官职划分为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等共计十二个等级,每个等级赐给不同颜色的冠帽,冠位的等级授予权在天皇朝廷。
之前的日本天皇朝廷,治理国家依靠的是世袭的氏族权贵们,这种人才的任用办法会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其一,社会阶层固化,氏族权贵之外的其他阶层的人们,即便有才能也不会被朝廷任用,造成人才的缺乏。其二,世袭的氏族权贵们会想尽办法巩固自身的权势,很容易造成各个权力集团的出现,势力大的权贵,甚至有实力和朝廷分庭抗礼。
冠位十二阶法就不问人才的出身,只看才能,从而能把全国各阶层的人才聚拢到朝廷周围,为我所用,同时冠位的授予权在天皇朝廷,这样也进一步强化了天皇朝廷对各级政府机构的管控。目的很明显,就是摆脱氏族权贵对朝廷的影响,弱化地方权势集团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给朝廷的各级官员们排好座,下面就该定规矩了,于是在第二年,颁布了十七条宪法。这十七条宪法阐述的中心思想就一个——中央集权。天皇是老大,其他的堂口都得听老大的,不听话就是犯上忤逆,道德沦丧,品行不端……下面为了各位方便了解宪法的内容,我们全文抄录如下,不喜欢咬文嚼字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划过,不影响对事件的理解。
一曰,以和为贵,无忤为宗。
人皆有党,亦少达者。是以或不顺君父,乍违于邻里。然上和下睦,谐于论事,则事理自通,何事不成?
二曰,笃敬三宝。
三宝者,佛,法,僧也。则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
何世何人,非贵是法。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
三曰,承诏必谨。
君则天之,臣则地之。天覆地转,四时顺行,万气得通。地欲覆天,则致坏耳。是以君言臣承,上行下靡,故承诏必慎,不谨自败。
四曰,群臣百寮,以礼为本。
其治民之本,要在乎礼。上不礼而下非齐,下无礼以必有罪。是以,群臣有礼,位次不乱;百姓有礼,国家自治。
五曰,绝餮弃欲,明辨诉讼。
其百姓之讼,一日千事。一日尚尔,况乎累岁?顷治讼者得利为常,见贿听谳,有财者之讼,如石投水;乏者之诉,似水投石。是以贫民则不知所由,臣道亦于焉阙。
六曰,惩恶劝善,古之良典。
是以无匿人善,见恶必匡。其谄诈者,则为覆国家之利器,为绝人民之锋剑。亦佞媚者,对上则好说下过,逢下则诽谤上失。其如此人皆无忠于君,无仁于民。是大乱之本也。
七曰,人各有任,掌宜不滥。
其贤哲任官,颂音则起;奸者有官,祸乱则繁。世少生知,克念作圣。事无大少,得人必治;时无急缓,遇贤自宽。因此国家永久,社稷勿危。故古圣王为官以求人,为人不求官。
八曰,群卿百寮,早朝晏退。
公事靡盬,终日难尽。是以迟朝不逮于急。早退必事不尽。
九曰,信是意本,每事有信。
其善恶成败,要在于信。群臣共信,何事不成?群臣无信,万事悉败。
十曰,绝忿弃瞋,不怒人违。
人皆有心,心各有执。彼是则我非,我是则彼非。我必非圣,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是非之理、讵能可定。相共贤愚、如环无端。是以、彼人虽瞋、还恐我失、我独虽得、从众同举。
十一曰,明察功过,赏罚必当。
日者赏不在功,罚不在罪。执事群卿,宜明赏罚。
十二曰,国司,国造,勿敛百姓。
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所任官司,皆是王臣。何敢与公,赋敛百姓?
十三曰,诸任官者,同知职掌。
或病或使,有阙于事。然得知之日,和如曾识。其以非与闻,勿防公务。
十四曰,群臣百寮,无有嫉妒。
我既嫉人,人亦嫉我,嫉妒之患,不知其极。所以,智胜于己则不悦,才优于己则嫉妒。是以,五百之乃今遇贤,千载以难待一圣。其不得贤圣,何以治国?
十五曰,背私向公,是臣之道矣。
凡夫,人有私必有恨,有憾必非同。非同则以私妨公,憾起则违制害法。故初章云,上下和谐,其亦是情欤。
十六曰,使民以时,古之良典。
故,冬月有间,可以使民。从春至秋,农桑之节,不可使民。其不农何食,不桑何服?
十七曰,夫事不可独断,必与众宜论。
少事是轻,不可必众。唯逮论大事,若疑有失。故,与众相辨,辞则得理。
这些法条中,第一条“和为贵”,是劝诫氏族权贵们不要争权夺势,要承认朝廷(其实就是马户组合)的权威,服从朝廷的领导。第三条的“承诏必谨”更不要说了,就是中国“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翻版。其他法条就不再逐条解释了,其实就四个字——“中央集权”!
除发布法条之外,在朝廷的礼仪上,也定了新规矩:凡是出宫门的,必须双手扑地,两腿跪着往外“走”,出了宫门的门槛才能站起来走。
在马户组合的一系列政策和手段操作下,日本的政权进一步集中到了二德子和马子的手上,他们自身的权势和地位进一步提高。
在对外政策上,马户组合的一贯做法就一个字——“支棱”!具体来说就是,比我弱的,打,比我强的,怼!
公元600年,也就是推古八年的时候,新罗对日本有点看不上眼,这还能行?于是日本悍然发兵,攻打朝鲜半岛,迫使新罗国向日本纳贡。
过了两年,再次向朝鲜半岛兴兵,不过这次出征意外流产了。当年日本朝廷决意讨伐新罗,于是任命二德子的同母弟弟来目皇子为将军,在筑紫集结了两万五千人的部队!来目皇子在筑紫又是造战船,又是运军粮,终于万事俱备,只欠渡海时,挂上了东南枝!朝廷草草办理了来目皇子的后事,再次任命来目皇子的哥哥当麻皇子为将军。谁知这位公子哥儿借口老婆去世,跑回了京城。声势浩大的出征行动就这样不了了之,讨伐新罗的计划流产了。
对弱小的三韩(朝鲜的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一言不合就开打,对强大的中国(当时是隋朝)就只能一言不合就开怼了!
在基本完成了佛法的兴隆,政府的改组和政策的改革后,日本人觉得自己“强大”起来了,外交上要“支棱”起来,于是在公元607年,派小野妹子(不是妹子,是纯爷们)出使大隋帝国,并带着那封写有“日出处天子对日落处天子”的著名国书。据说这国书让大隋的皇帝勃然大怒,经过多方斡旋协调,才平息下来,但是日本仍然是中国的属国。
没办法,实力不允许,日本现在“支棱”不起来,那就向强者学习吧!这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的一贯作风。
日本在那些年,向大隋及后来的大唐派遣了很多的留学生,虽然其中有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再度回到日本,但是大部分人都完成学业,把大陆中央王朝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语言,甚至是文字带回了日本,为日本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德子意图借用佛学道德观念和阴阳五行学的自然规律理论,阐明君主集权制度的合法性,改变日本固有的氏族联合政权制度为君主专制,从而提高天皇的法权、人事权、政治权、外交权,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然而他们的改革,只是在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对上层的行政、人事、礼仪等方面进行的小修小改,对原有的田仓制和田部制度的改革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也没有打破原有的经济模式。所以,他们的变革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改变日本的整体情况,更没有改变广大的日本百姓艰难的生存状况。二德子曾经亲眼在路边看到饿死的民众,但是他没能从更高的层面反思自己改革的缺失,只是慨叹百姓的不幸,悲伤于佛法“普度众生”理念难以落实。
二德子在后期逐渐对政治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曾对自己的妃子说:人世皆为虚妄,唯有佛陀才是真实!从此转而醉心于佛法,著书立说。
推古二十三年,二德子注解佛家经典《胜鬘经》、《妙法莲花经》、《维摩经》,编著了《三经义疏》。
推古二十八年,二德子和马子一同编纂了《天皇记》、《国记》、《臣连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纪》等典籍。这些著作比《日本书纪》和《古事纪》还要早很多年,可惜后来毁于一场大火。再后来,仅存的一部分也佚失了,着实可惜,否则我们多了几部了解日本历史的古籍。
公元622年,二德子病倒。2月21日,太子妃膳大郎女在为他祷告祈福的时候逝世,第二天,二德子也随妻子而去,这一年他49岁!
四年之后,“马户组合”的另一个成员苏我马子也挂上了东南枝。这个出于不同的目的结合在一起的政治联盟就此烟消云散。他们
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推行了三十余年的革新,并没有使日本走向强盛,也没有实现中央朝廷的集权,更没有提升国家的经济状况,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执政期间,他们倾尽国力驱使人民从事劳役,大兴佛寺,轻启战端,权贵们也争权夺势,造成社会动荡,生产荒废,人民的生活状况更加悲惨。在苏我马子死的那一年,发生了蔓延全国的大饥荒和瘟疫,国内饿殍遍野,老人含着草根死在路边,婴儿在母亲的怀里含着乳头和母亲一同死去……
持续了多年的乱世注定要被终结,而这乱世的终结却开始于一场政治刺杀,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历史的新人阿婆主,下次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