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光阴读岁月读懂了人生美文(悦读时光原创文章)

读光阴读岁月读懂了人生美文(悦读时光原创文章)(1)

行走处,花开弥香

作者:刘双双 摄影:刘勇

晓彦是一位花鸟画家,以淳朴的自然为本位,面向市廛之外的原野、湖泊、林莽,脱离传统花鸟的闲情意味,转向对自然的礼赞和对生命现象的思考。

——著名美术评论家何延喆

张晓彦说,从小,画画就是他最美好的心愿,那时每天做梦都是画画。在美术高中读高二时,他便以老师身份教授高一学生的课程。他是有名的“宅男”,灵感迸发,潜心作画时,他曾把自己关在屋里足足二十三天。他被人们誉为“绘画获奖专业户”,二十四岁的青春年纪,他便开始展露头角,以一幅《晨风》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天津美术作品展,自1999年起,他几乎每年都会获奖。他率意天真,质朴自然,多年来未改乡音,他说,要以寻常之心对待生命里的每一次遇见。

读光阴读岁月读懂了人生美文(悦读时光原创文章)(2)

1996年,张晓彦怀揣绘画的热情和对津门画坛名师的崇拜,开始了他在天津的艺术之旅,考入了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得益于霍春阳、贾广健等恩师的指点,他学业日益精进,渐成淡然天真之风貌,求之者甚众。一代画师黄宾虹也就绘画风格曾指出,“古代书画之所以宝贵者,固非其为古董而宝贵,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当然,之于现代书画作品亦然。谈起这段自我雕琢和被雕琢的一些时光趣事,张晓彦仍然忍俊不禁。那时班里一些同学常在教室谈恋爱,这可苦了爱好画画的张晓彦,刚开始他不好意思去教室画,后来觉得千里求学不易,就厚着脸皮当上了长期电灯泡,日复一日地浑然沉浸在了自己的绘画世界。

花开花香,皆缘痴狂

关于没骨画的起源,画界众说纷纭,不论起源于五代的徐熙说,还是将没骨画技法引入卷轴作品创作的黄筌说,千多年来,这一画种以其无可比拟的魅力丰富着中国的书画天地。德国伟大的芝术家保罗·克莱曾形象地比喻绘画是“用一根线条去散步”,而没骨画则强调要隐其“骨”,不得不说没骨画实乃一种隐藏的艺术。

张晓彦是没骨画的痴迷者,他初习没骨画便从鼎盛的宋元工笔花鸟入手,并通过大量临摹在用笔、用墨、用色、用线等方面来体悟古人之心。他说,没骨画特别容易画得弱,不太适合用大的篇幅去表现,我想在这方面寻求突破。于是张晓彦在创作大幅画作之前就先借鉴山水的构图,以造磅礴大势。他谨记霍春阳老师的教诲,大画首先得平,然后平里再求变化。于是张晓彦在不断的摸索中开始了寻求大幅没骨画的突破之路。

《清浅河畔》,是张晓彦在酝酿两年后,历时十五天挥毫绘就的作品,这幅巨作长2米,宽1.78米。画中郁郁葱葱的绿叶中掩映着一大朵一大朵的白色珍珠梅,营造出一派淡然宁静风光,所以画作甫一出世,便在2009年的天津美展上斩获银奖,并获全国第11届美展提名奖。该作品也是当年中国对外巡展89件作品中的三幅花鸟画之一,被选到日本四大美术馆巡回展览三年。张晓彦,他成功完成了对大幅没骨画的探索,同时他又将没骨画与石色相结合,取得了简单大方的画面效果。

读光阴读岁月读懂了人生美文(悦读时光原创文章)(3)

他执着于绘画技法的精进,又痴迷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丽。他笔下的《一品红》朱红共生,暗绿的大叶葱茏大气,朱红的花朵娇艳欲滴,几只麝香鸭闲适淡然,让人不由顿生安静之心。他出版的《百猴图集》,长臂猿、猴子在他的笔下灵气逼真,跃然纸上,让人倾心不已,他说,白猿身上有多少根毛他都能数得清,因为那是他用心一笔笔勾出来的。几十年的绘画时光里,张晓彦的佳作,如雨后春笋般喷薄而出,《柳荫深处蝉鸣声》《晨露》《雨后初晴》《晨》《花鸟四扇屏》……这些作品在展览上屡获大奖,广受追捧。

画品人品,皆自飘香

几十年的艺术人生,张晓彦都秉持着一份纯真,做好自己,待人以真。就像他初来天津读书时一样,家里条件虽然不差,但他却律己勤俭,从家带来的粮食换成粮票,一瓶咸菜一吃就是一个星期,他说,钱不是我挣的,我不能乱花。与他一个并不太熟的同学饿晕住院,他日夜守候在侧,悉心照顾,病好之后,张晓彦又从把自己生活费的大部分给了他,他说每个人活着都不易,互相帮扶才能走得更远。一心信佛向善的他坚信人都是善良的。

采访中,张晓彦一直强调,做人亦如同作画,都需要一个度,才能画出一幅赏心悦目的人生长卷。作画与做人都是在探索未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要静观忘我,才能走向纯美之境。

知世故而不世故,这便是张晓彦。他以本真作画,以本真待人,待这个世界。

读光阴读岁月读懂了人生美文(悦读时光原创文章)(4)

个人简历

张晓彦,生于1975年,师从霍春阳先生、阮克敏先生、贾广健先生。现为天津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天津市青联委员,天津市美协理事,2005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佳青年美术家,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文艺新星,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五个一批”重点培养人才。

《文学艺术周刊.春秋》杂志官方网站:

www.chunqiuzazhi.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