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提升班级管理(如何轻松高效管理好班级)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但一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并没有正确的理解,也没有专业的管理方法,只是凭经验、凭感觉管理班级。这样做不仅效果不好,还有可能出现方向的偏差。理念决定想法,想法决定行动。本文谈班级管理的创新,其实不是创新,而是回归管理的常识,用正确的管理理念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即“做对的事”,且“把事做好”。

1.管理不是把学生管住了,让学生听话,而是要激活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很多班主任在谈到班级管理时,往往只讲“管”,不讲“理”。比如有人会问:“你们班好不好管?”“你的学生好不好管?”“管”比“管理”只少一个字,意思却差别很大。单讲“管”,就是“管束”“控制”,让学生听老师的话。怎样让学生听话呢?那就要用到一些控制手段,甚至是强势的手段。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管理的初衷,不仅提高了管理成本,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好的管理,一定是把人激活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主动地投入工作或劳动,而不是逼着人做事。有些老师担忧,学生被激活了,班级不就乱了吗?其实,“活”与“乱”是两码事,活不代表乱。我们希望看到的状态是:学生热情高涨,班级生机勃勃却不混乱。这就需要好的方法。

如何高效提升班级管理(如何轻松高效管理好班级)(1)

2.学生不是管理的对象,而是班级管理者

这个观点看似新颖,其实也是回归常识。我们常说:学生是班级的主人。那就意味着学生自然应该是学习的主人、班级活动的主人,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班级管理,也应该体现“班主任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

我们讲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人,不是剥夺班主任在班级中的领导地位,班主任也不必担心学生成为主人后会不服从教育和指导。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人,意思是在班级工作中,学生要有主人翁精神和担当意识,能自我管理、自主管理。

3.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是为了帮班主任的忙,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而是锻炼、展示、提升自己

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都会请学生参与,成立班委会,设班长、科代表、组长等职务。班主任也经常把班干部称为自己的助手。那么,是不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繁多,做不过来,要请学生帮忙呢?我们不排除这个因素,但这绝不是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的主要目的。既然学生是班级的主人,那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班级工作,而不是为班主任工作。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才能得以发挥、态度被大家认可、能力获得提升。

4.班级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发展学生

长期以来,很多人把管理看成是学校的其他工作,如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级活动等的支持和保障。我们当然不否定管理确实有这些作用,但不能因此忽视管理工作中特有的育人价值。

与教学、德育活动不同,管理的育人作用是隐性的、无痕的。学生长期参与班级管理,可以缓慢但有效地提升责任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公益心和创新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其他教育工作难以达到的。

如何高效提升班级管理(如何轻松高效管理好班级)(2)

5.提升管理质量的关键在于激励

传统的管理只是把学生看作管理对象,充其量是班主任的助手,在工作中一味强调控制、服从。这样做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管理成本高,而且学生很难发展。

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关键不是控制,而是激励。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激励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包括工作时的愉悦感、成就感、目标、奖励等。

总的来说,班级管理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真正的主人,这才是管理的“正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