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瓷器收藏价值(陈氏家族收藏罕见)

华夏千百年的历史中,因为战乱,或因朝代更迭,有太多宫廷的宝贝流落民间,其数量已经无法统计。在广东省潮阳县的陈氏家族,就收藏着一件十分“罕见”的瓷器。这件瓷器不仅罕见,而且因为它的特殊身份,它可是当之无愧的重要宝贝。这件罕见的瓷器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它背后又有怎样的“罕见”故事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六七十年代瓷器收藏价值(陈氏家族收藏罕见)(1)

六七十年代瓷器收藏价值(陈氏家族收藏罕见)(2)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这件罕见的瓷器其实就是一个小杯子。杯子整体呈八方形,圆圈足,口径6.3厘米,高4.2厘米。杯子内外施釉,而且呈现出均匀细密的开片效果。这些无规则的网线状开片,再加上杯足无釉,呈铁黑色。完全符合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俗语“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因此 ,这件小杯子,正是出自传说中宋代哥窑。

首先:陈氏家庭收藏的这件哥窑八方杯,之所以被称为重宝,首先在于它的制作工艺。

六七十年代瓷器收藏价值(陈氏家族收藏罕见)(3)

今天看来,但凡出自哥窑的瓷器,都属精品。哥窑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宣德鼎彝谱》中,上面记载:明宣德三年,柴、汝、官、哥、钧、定六大名窑的瓷器,都被朝廷确定为制作铜器的参考样式。但哥窑的名称,在考古学界却一直存疑。有个传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个姓章的制瓷名人,他有两个儿子。老人死后,两个儿子分了家,一人一个瓷窑,分别叫哥窑,弟窑。哥哥的哥窑烧制瓷器很成功,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弟弟却正相反,于是,一天,心怀嫉妒的弟弟故意将一块粘土扔到哥哥的釉缸里。哥哥不知道,结果烧出来的瓷器,表面的釉全部开裂。没想到的是,哥哥却因祸得福,这种开片的瓷器更受人们欢迎。哥窑也就从此名满天下。

六七十年代瓷器收藏价值(陈氏家族收藏罕见)(4)

事实上,许多人不认可这个传说。反而有人提出,因为古代吴语中,“哥”“官”发音相近。所以哥窑其实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瓷窑,只是古代官窑的一种。可不管最初是哥窑,还是官窑,哥窑瓷器的品质,却是勿拥质疑的,民间早就有论宋代五大名窑的俗语:雨过天晴话汝窑,如冰似玉赏官窑,金丝铁线论哥窑,夕阳紫翠赏均窑,洁白无暇鉴定窑”。连乾隆皇帝都曾写诗赞扬哥窑: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

六七十年代瓷器收藏价值(陈氏家族收藏罕见)(5)

其次:陈氏家族的哥窑八方杯成为重宝,是因为瓷器存量极少。目前已知的哥窑的瓷器,基本上只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这些大型的博物馆有少量收藏。即使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哥窑瓷器,也不过十几件。而且,这么多年的考古发掘,却基本上没有在古代的墓葬中出土过哥窑的瓷器。重要的是,陈氏家族收藏的这件哥窑八方杯的品相极好,就是在存的这几十件哥窑瓷器中,也是位列前茅的。

六七十年代瓷器收藏价值(陈氏家族收藏罕见)(6)

最后:这件哥窑八方杯的娘家在哪里,至今成谜。在古代文献中,我们找不到确切的哥窑地址。从上世纪30年代起,考古人员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找寻哥窑遗址的工作。直到1956年,浙江省文物部门对龙泉的瓷窑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哥窑遗址的面目,似乎才露出一点点“本来”面目。

考古人员先后在龙泉发现了几处瓷窑遗址。发现了一些与哥窑八方杯相似的黑胎青瓷。还有一些古代的窑具。直到现在,学术界对在龙泉发现的瓷窑遗址,是不是就是哥窑,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不过,乐观的小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彻底掀开罩在哥窑头上的面纱。那时候,围绕陈氏家族收藏的这件哥窑八方杯身上的谜团,也就能一一破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