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

来源中国军网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1)

嘀嗒嘀嗒嘀嗒嘀,

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嘀嗒嘀嗒嘀嗒嘀,

小雨她拍打着水花。

初春申城,细雨蒙蒙……

(一)

“砰砰砰”,枪声响过,“怦怦怦”,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心跳声。

走过那条满是弹壳的石子路,我们来到射击训练场,队长问我:“以前有没有打过枪?”我说:“没有。”他说:“来到我们的靶场,不打一次怎么可以!”架不住旁边战士们的热情,我颤颤巍巍地接过了枪,你别说,这柄手枪看起来虽小,但是握在手里的分量却不轻。

真正实弹射击之前,队长一直耐心地教我:“一定要双手握住枪柄,虎口紧贴握把,双手端平,眼睛要注视前面的准星,保持准星、缺口与靶子在一条线上……”我心里默记着“准星、三点一线……”可是总也找不着感觉,心里就想着:“也不一定要真打吧,我就拿着没有装弹的枪比划两下得了。”

队长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他默默拿起枪,在旁边给我示范,并激将道:“来了一次练兵场,怎能不打一次实弹,敢不敢试一下?”那一刻我竟然鬼使神差地说了声“敢”。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虽然心里还是没底,可是也要硬着头皮上了。

据枪、瞄准,紧紧地握住枪柄,食指扣住扳机,“砰”!我赶紧闭上了眼睛。其实,扣扳机的时候,我就潜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子弹打出的瞬间,一股反方向的力使我退后了两步,就在我还惊魂未定的时候,旁边的战士惊呼道:“第一发就打在了眉心,厉害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心里的不安也一扫而光,我又打了第二枪,这次竟然跑偏了,旁边的战士屈帅凯说:“你的脚可以前后分开,食指要慢慢扣动扳机,手枪瞄准敌人的嘴巴区域。”我全神贯注地投入着,甚至还有点“上瘾”,果然,接下来的几枪,没有一次脱靶,同行的人员打趣道:“你可以留下来,成为女特战队员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感慨,刚打了六枪胳膊就酸了,只射击这一项就不合格,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特战队员又谈何容易?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2)

特战队员正在进行快速组枪射击训练 沙煜博 摄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3)

移动靶射击训练 沙煜博 摄

(二)

要进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一支队特战大队,那还真得有点“真本事”,不然“入门”都难。前不久有十名特战预备队员卸下装备,含泪向队标图腾“猎豹”告别,他们因为综合考评排名靠后,无缘与特战为伍。

筛选特战预备队员堪比选美,每年新兵一下连,特战中队便广发“英雄帖”,搭台“海选”,精挑细选的特战分队班长担当“伯乐”,招纳英才。班长赵书涛曾经连续三年任“考官”,说起他,很多战士闻之色变,他的标准极为苛刻:特战队员身高不超过190厘米,无论新兵大队推荐还是新兵自荐,军事考核成绩必须排在各新兵大队30名之前,心理筛查必须达到良好以上……

去年选拔队员的情景,很多人还历历在目,执勤五支队新兵大队推荐了综合素质前30名新兵参加选拔,第一轮过后,赵书涛直接淘汰24人,第二轮经过协调性、灵活性等测试,最终选中2人。刘飞和周鹏是同窗校友,两人平时的训练成绩不相上下,眼瞅着好友跨入特战门槛,而自己却落选,刘飞心里十分憋屈,连夜写了一封信让周鹏转交赵书涛,希望能再给一次考核的机会,新兵大队领导也多次推荐,希望能“网开一面”圆了刘飞特战梦想。岂料,赵书涛卡死“标尺”不买账,不打人情分,是为了战斗力得高分,特战分队的“伯乐”们只认这个理。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4)

特战队员正在进行“三能合一”训练 沙煜博 摄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5)

特战队员正在进行搏击训练 沙煜博 摄

在全总队“海选”预备队员过程中,3000名新兵中仅选中了100人,经过6个月强化,最后只保留60人,之后还要通过7大类29个课目考核,才能正式成为特战队员。

(三)

进了特战这扇大门是不是就等同进了保险箱?真相显然不是,无论是在特战中队还是预备队,两个月一轮淘汰是雷打不动的。“今日不练,明日再见!”这是队员之间的调侃话语,也是事实。

王梓是总队的“网红”人物,武警部队组织评选“最美新兵”时,被评为最美“血性士兵”。入伍后,为了追寻特战梦,他3个月从160斤减到130斤,军事素质样样过硬。进入特战预备队第一次五公里考核就排名第一。前不久,因为患重感冒,一周内只能进行适应性训练,痊愈后的测试排在了十名开外,王梓忧心忡忡地说:“不进步就是退步,一夜之间都会被超越啊。”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6)

特战队员正在进行三能合一训练 沙煜博 摄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7)

战术训练 沙煜博 摄

在特战中队,时刻面临淘汰的危机感人人都有。赵嘉鑫是个特战老兵,更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三个月前,炊事班人手不够,赵嘉鑫二话不说给炊事班长打起了下手。赵嘉鑫精通驾驶、狙击、排爆等专业,在高手如林的特战中队,他时刻不忘给自己“开小灶”。每次考核,赵嘉鑫总是保持良好军事水平,他笑着说:“在特战中队,每年因为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素质平庸而被淘汰的不下十人,我如果稍有懈怠,连‘备胎’的资格也会失去。”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8)

夜间反劫持演练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9)

水陆两栖作战 王亮摄

在我采访结束回来以后,连续几天,微信运动里,屈帅凯几个老兵都是4万多步,我想他们一定又在偷偷加练了,五公里、十公里或者二十公里……我又想起他笑眯眯地对我说:“朱记者,我最怕的就是武装奔袭了,跑上三四公里就跑不下去了,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仿佛又看到了他们跑完全程,脸上那“小骄傲”的表情。

女兵靶场实弹射击的(女记者实弹射击初体验:成为特战队员谈何容易)(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