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

“福到了”在民间这是一种传统习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就会在自家门上或者院子的墙上贴上大大小小的“倒福”。为什么要倒贴福呢?很多人是取了谐音梗,倒贴福就是福到了。那么,这个习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1)

说这个之前,我们先来说贴福是怎么来的?真正将贴福字这一行为纳入传统习俗中,来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簪云楼杂话》当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从朱元璋称帝开始,他极其喜欢热闹,不光要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还要贴上福字。倒贴福也和他多少有些关系。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2)

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刚刚称帝的时候,要把全城不服他管理的人都抓起来杀掉。为了区分这些人,他派手下秘密告诉顺从他的人,要在家门口贴福字做标记。这件事情不巧被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是平民出身,为了保全自己的百姓,派人秘密告诉全城的老百姓,天亮之前,在家门口贴上“福”字。结果有一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贴反了。第二天朱元璋派人上街查看的时候,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了“福”字,唯独这家贴反了。朱元璋知道后很生气,想着把那户人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知道后,灵机一动,和皇帝说:想必他们是知道您今日要来,故意把福字贴倒,这不就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挺有道理,就下令放人。从那之后,人们就把福字倒贴起来,除了表示吉利以外,也表示对好心的马皇后的感激之情。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3)

除了马皇后的说法之外,还有个说法是说来自清代的恭亲王府。有一年春节,王府里的大管家为了讨主人开心,写了好多的“福”字,派人贴在库房还有大门上。结果有个家仆不认字,把福字给贴倒了。恭亲王的福晋看到了,非常生气,觉得这是不吉祥的行为。大管家灵机一动和福晋解释,“我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这可是吉祥的征兆啊。”没想到,福晋听了之后,很开心,就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字的人。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4)

这两个故事,都是取了“福到了”的谐音,福气到来。但是有民俗专家提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这又是何种说法呢?

传统文化中的“倒贴福字”,是在垃圾桶、水桶等器具上。因为垃圾是要倒掉的,过去倒垃圾叫做扔灾,倒垃圾的时候,福字就正了。也就是说,你把灾和贫穷都倒掉了,福气就到了。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5)

关于这点,在百度百科上也有详细解释。倒贴福字主要在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垃圾桶上,上面也解释过原因了。第二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倒贴福字在这里,表示福气会一直在家里。第三个地方是在牲口棚,比方说牛棚、猪圈的门上,寓意福到了。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6)

其次,我们从字形结构上来说。

“福”字的偏旁是“礻”,有祈神的意思。旁边的“畐”可拆分为“一”“口”“田”,简单来说,就是一家人一张口就有饭吃,这就是福气。如果把福字倒贴的话,就失去了原本的意思了。不是福气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7)

那一会儿说可以倒贴福,一会儿说不可以倒贴福,正确的贴福应该是怎样的呢?

正确贴福字的时间是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没有落下之前。顺序是从外往里贴,先贴抬头福,寓意一抬头就见福;再贴门福,让福气牢牢站在家里;最后才能倒贴福,寓意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而且福字的大小也是从外到内依次变小。

过新年贴福字的传统说法(迎新年贴倒福但有民俗专家指出福字不能随便倒贴)(8)

以上就是关于倒贴福的由来和讲究了,在大家的家乡里又有哪些不一样的说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一起分享。

本文由国风小匠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