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礼遇(如此大礼)

“520”是“我爱你”的谐音,在这个许多人表达爱意的日子里,台湾民众心中却百感交集,悲从中来这也是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第七个“520”,但她送给台湾人民的“大礼”,却是防控无力致使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近115万、远高于同期的台湾死亡率、民众感到惊恐和愤怒,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此礼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此礼遇(如此大礼)

如此礼遇

“520”是“我爱你”的谐音,在这个许多人表达爱意的日子里,台湾民众心中却百感交集,悲从中来。这也是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第七个“520”,但她送给台湾人民的“大礼”,却是防控无力致使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近115万、远高于同期的台湾死亡率、民众感到惊恐和愤怒。

5月20日当天,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新增8576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85720例为本土病例。另确诊病例中新增49例死亡。并且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连续多日以八九万例的数字递增。

更令人揪心的是,岛内疫情在中老年群体中已经出现“超额死亡”。台湾大学“公卫流病与预医所”教授陈秀熙称,世卫组织提醒各地应注意疫情导致医疗系统紧张,除确诊者之外,其他疾病患者如无法及时治疗,将衍生“额外死亡”。研究团队以疫情发生之前连续5年的4月28日至5月15日这段时间为基准,统计台湾70岁以上老人平均死亡率为万分之二十四,将其称为“背景值”,但今年同一时间段70岁以上平均死亡率却达到万分之五十二,明显高于背景值,等于每1万人多死28人,这就是“超额死亡”。这显示现阶段全台医疗体系正承受重大考验。

本土病例猛增,疫情蔓延;医院不堪重负,频频告急;患者求助无门,悲鸣哀嚎;民众惊慌紧张,抢购快筛剂。然而,半个月前蔡英文还夸赞说“防疫团队成绩相当好”。“世界怎么跟得上台湾”“看好了,台湾只示范一次”……台湾防疫部门负责人陈时中过去的自吹自擂,如今已成为台湾民众和媒体使用频率最高、最流行的打脸和自嘲之语。有网友更讽刺,“台湾一示范就震惊全球”。连绿营大佬、“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都怒呛:“对台湾人来讲,这个转变非常荒谬,不可思议,完全不能接受。”“对整个台湾社会不啻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天大灾难。”

从今年3月底的每天几十例,猛增至现在的八九万例,本土病例1000多倍的暴增令人震惊之余,更让人不禁要问个为什么。岛内分析人士指出,从3月份台湾防疫政策转向,到4月份疫情迅速升温,再到如今的大暴发,这背后暗藏着民进党的选举盘算和阴谋。即民进党为了拼年底的“九合一”选举,不希望疫情延烧到投票期间。这就是为何绿营鼓吹“与病毒共存”,最晚在七八月份完成至少360万人确诊,快速实现“群体免疫”目标的玄机所在。

不得不说,民进党当局每一步防疫“松绑”都是精心算计的结果。岛内毒理医学专家招名威预估,台湾若要达到“与病毒共存”的状态至少要120天。与此同时,陈时中不断给民众“打预防针”,称五六月份可以达疫情高峰。蔡英文5月11日则提前宣告“台湾即将回归正常生活”。显然,蔡英文和民进党自认为疫情发展“一切尽在掌控”,正按绿营剧本以“极速”方式冲顶,然后两个月回落,静待七八月进入“打扫防疫战场”阶段,而不至于让“疫情海啸”冲击民进党年底选情。

但问题真的如此简单吗?一切都尽在民进党当局掌握吗?选择“躺平”,而没有任何超前部署,任由民众暴露在凶险的病毒前,民进党极端自私与冷血的真面目民众不会看破?置病患生命健康于不顾,死亡率高企,人们没有锥心之痛?病毒如果再次变异,疫情会不会再次暴发……

愤怒是因为看见了无耻。台卫生事务主管部门前负责人杨志良等人19日到台北地检署,指控蔡英文、苏贞昌及陈时中身为防疫负责人,却毫无提前部署,未能给民众准备充足有效的疫苗、药物及快筛剂等防疫物资,导致因染疫死亡的民众超过千人,涉犯“杀人罪”及“废弛职务酿成灾害罪”,且在疫苗采购过程中涉犯“贪污罪”。

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22日召开。无视民众生命安全的台当局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妄图“以疫谋独”挤进世界卫生大会。陈时中甚至以“台湾如何成功抑制疫情”为题投书美国媒体,鼓吹台湾防疫成就,乞求各界支持将台湾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绿营睁眼说瞎话,简直到了全然不顾事实、不要脸面的地步。

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民进党当局再次吃了世卫大会“闭门羹”。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迄今已有近90个国家以专门致函世卫组织等方式,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的立场。这再次证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也充分体现了绝大多数国家在世卫大会涉台问题上秉持正义的正确立场。“任何打‘台湾牌’、搞‘以台制华’图谋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坚决反对,也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