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入伏有什么说法吗(7天后入伏要热40天)
对于长时间在田间地头耕种的老农们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极端的天气变化。
尤其是像高温,对于本身就需要消耗劳动力的农民来说,真正体会什么叫“汗流浃背”?
所以入伏是农民特别关注的一个节气,因为入伏后天气会变得更热,太阳的灼晒强度更高。
这样极端的高温天气会迫使农民们改变原有的耕种习惯,比如趁早上和下午接近傍晚太阳不算大,还不算很热的时候去劳作。
大中午出去耕种真的会中暑,人也受不了。
那么2020年是什么时候入伏呢?
2020年入伏时间
入伏就是进入三伏天的意思,三伏天一般是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
农村觉得三伏天的“伏”是“伏邪”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简答说就是,入伏后进入三伏天,外界气温是相当高的,大家出行或休息都要格外注意。
那么2020年的入伏时间是哪一天呢?
一般来说,入伏日期大多集中在7月11号到7月20号之间。
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的天数是不固定的,一般夏至到立秋有4个庚日,中伏10天,如果有5个庚日的话,那么中伏就有20天。
今年的入伏时间大致能确定在7月16号(农历的5月26),距今的话还有正好7天,也就是一个星期。
初伏从7月16号到7月25号,也就是从农历5月26号到农历6月5号,一共10天。
而7月16号入伏后,要经历40天的伏天。
中伏的话,则是从立秋,也就是公历8月7号开始,而中伏会出现两个庚日。
而末伏开始的时间则是8月15日,要一直持续到8月24日才结束。
所以大家还是好好享受一下这几天相对凉爽的日子吧,毕竟入伏后要热一个多月,还是相当难熬的。
而农村对于入伏有习俗说是“入伏有6怕”,那么到底是哪6怕呢?一起来看吧!
一、怕不热
入伏不热,没有明显冷热温差,这对农作物来说影响很大。
入伏不热农作物很难结果实,只有在冷热温差之后积累一定的温度,庄稼才能结果,果实才有可能成熟。
三伏天是最热的时间,为五谷杂粮发育果实饱满提供了比较优质的气候条件。
如果这个时候接连出现阴雨天,气温又偏低,那庄稼可能就生长不好,籽粒很难饱满,导致秋收作物欠收。
所以农村也常说“三伏不热,五谷不收”。
我爸妈也常说,老天会做天,知道啥时候热,啥时候冷,以此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
故而,三伏热才是正常,不热才不正常。
二、怕干旱
三伏天虽说要热才正常,但不代表热就会带来干旱。
温度高,降雨多,三伏天可能太阳很大,气温很高,但雨水也比较充足。
可能早上还是大太阳,下午就雷雨不断。
但如果出现农俗常说的“夏至鸣雷旱三伏”,在三伏天遇到只打雷不下雨的天气,本身三伏天气温就高,如果还不下雨的话,就很可能闹干旱。
我老家种水稻的话,三伏天遇到稻花杨花,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因为水稻根部需要水,所以如果都干开裂了,那水稻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了。
三伏天是农作物生长的旺季,需要温度、光照和充足的水分。
害怕不热,但也怕久晴不雨。
如果外界气温很高又不下雨,地面水分蒸发很快的话,就会遇到伏旱。
所以这时候不仅担心不热,农作物不能结果,还会担心伏旱,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三、怕中暑
上面两点是针对农作物说的,而对于耕种的农民来说,外出劳作当然害怕中暑。
入伏后,农民们外出耕种一定要注意时间。
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最好还是待在家别出门。
不仅是高温容易中暑,这个时间点因为气温高,蛇也很喜欢出没,万一被咬伤就不好了。
而且农村大家也知道,哪怕是去割草,也要注意,早上割草遇到土蜂,因为露水让土蜂们的翅膀潮湿,不太能飞得起来,人还能逃走。
但要是大中午,那时候是土蜂攻击最强,本来就易中暑,还被土蜂蜇一下就难受了。
所以怕中暑是提醒农民朋友们调整好耕种时间哦~~
四、怕高湿
入伏后不仅有高温,天气也很容易闷热潮湿,冷饮、电风扇迎着脸吹,很容易让人发热发烧,现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大家更要多注意。
湿气还很容易进入体内,水湿固脾,消化障碍的话,脾胃也会不舒服。
还容易引发积水和食欲不振等反应,大家饮食上需要多注意。
五、怕赤膊
一到夏天很多男人喜欢赤裸着上身,对于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朋友们来说,这是随处可见的了。
但农俗说“入伏有6怕,最怕日头鲜”,就是说,入伏后最怕光膀子和喝冷的东西。
光膀子人们觉得散热快,但这样会加重身体的湿气,寒气更易进入体内,光膀子再对着空调和风扇,会肩膀关节疼痛,还容易患风湿。
贪凉舒服一时,但对身体并不好,有的还会把汗出透,但过量出汗也容易导致人身体紊乱,影响健康。
六、怕蛇进家门
三伏天蛇很喜欢出动,尤其是中午最热的时候,农村很多泥巴路上总能看到蛇平躺着在路上晒太阳。
但因为三伏天实在潮湿闷热,蛇也爱找凉爽的地方呆一下。
有的蛇就会顺势爬进农民的屋子里,甚至还有毒蛇,这就对人们的饮食起居造成了安全隐患。
所以入伏了,大家也要注意防蛇进家门哦~~
入伏后气温气候各方面都有很大改变,农民朋友们耕种或外出都要多加注意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