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杠杆定理例题(初中物理科学探究)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1、杠杆的认识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
(2)构成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杠杆五要素的五点剖析
(1)杠杆的支点位置:①一定在杠杆上
②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③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2)杠杆中的动力和阻力:
①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
②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③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④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动力,
⑤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
(3)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4)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5)力臂辨析: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②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力的方向改变,力臂 一般要改变。
③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分析】杠杆可以是直棒,也可以是弯曲的;从力的大小来分类,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可以在支点的同侧,也可以在异侧;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的力臂在杠杆上,有的不在杠杆上。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解题时要结合杠杆的五要素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的力臂在杠杆上,有的不在杠杆上,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可以在支点的同侧,也可以在异侧。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解题时要结合杠杆的五要素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力臂的画法
找点----画线----作垂线段
力臂的作图规则
(1)力的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
(2)作力臂是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而不是从力的作用线向支点连线;
(3)力臂可用实线,也可用虚线;
(4)动力臂和阻力臂可用大括号标出所指的线段,标明l1和l2不要标错。
【分析】(1)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
(2)掌握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在此题中盖对起子的力即为阻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关键是正确理解掌握力臂的概念,找到支点和力的作用线。
【分析】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支点O;然后延长动力的作用线(用虚线);再由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做垂线(用虚线);用双箭头标出L1.先确定阻力作用点(即B点),然后过阻力作用点表示阻力的方向(即竖直向小);
【点评】明确力臂的概念,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即可找出力臂的位置,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明确了这些基本概念便不难解决。
【分析】根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即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点评】考查学生对力臂的画法掌握情况。
【分析】杠杆的五要素是: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点评】此题是对杠杆五要素的灵活考查,我们要能够从生活中找出杠杆的原型,并能够分析其原理。
【分析】(1)先确定支点位置,然后过支点作力F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得出F的力臂L1;
(2)先确定阻力作用点,然后过阻力作用点表示阻力的方向,再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G的力臂L2。
【点评】会找出杠杆的五要素,会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画出相应的作用力和力臂。
3、杠杆平衡条件
(1)内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字母表示:F1×l1=F2×l2
杠杆平衡态: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在许多情况下,杠杆是倾斜静止,这是因为 杠杆受到平衡力作用.所以说杠杆不论处于怎样的静止,都可以理解成平衡状态,
【分析】(1)当动力在A点斜向下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动力臂是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动力大小;比较力臂判断是什么杠杆;
(2)阻力为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等于2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杠杆的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常见题目。
【分析】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求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若相等,仍平衡;若不相等,将向力和力臂的乘积大的那边倾斜,据此分析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只比较力或力臂大小不能得出正确结果。
【分析】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画出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力F的大小。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关键是得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大小关系。
【分析】均匀木棒,其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处,则重力力臂为支点到木棒中心的长度;又已知B端施加力F的大小和B端到支点的距离,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求出直尺的重力。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4、实验解析及注意事项:
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1)让杠杆的重心刚好在支点上,使重力的力臂为零,以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恰好与杠杆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就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
(3)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4)杠杆平衡的调节原则:将平衡螺母向杠杆的翘起端调节。
(5)杠杆的平衡包含静止和匀速转动两种状态,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在探究杠杆平衡时,选择了杠杆平衡状态中的静止状态。
(6)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不单纯是由动力F1和阻力F2的大小关系,也不单纯是由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关系,而是由力和力臂的乘积,即F1l1和F2l2的大小关系。
【分析】当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力臂为0,避免了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1)图乙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2)杠杆平衡条件是规律性结论,必须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才行,只有一次实验数据,偶然性太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3)①右侧的力与力臂不变,左侧其中一个钩码挂在第二格处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判断左侧的另一个钩码所挂的位置。
②根据题意判断弹簧测力计拉力力臂如何变化,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如何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调节、实验的注意事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等问题,是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
在初中阶段,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只有一个动力和一个阻力,不探究多个动力或阻力的作用下的杠杆平衡。
【分析】(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小,动力越大。
(3)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在竖直方向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4)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点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弹簧测力计竖直方向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使实验更简单操作;弹簧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
【分析】(1)根据杠杆的倾斜情况,可判定螺母的移动方向;
(2)当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钩码的重力﹣﹣的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这时力的力臂就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计算出表格中需要的数据。
(4)由于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下,所以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不是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计算出力臂大小。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要求学生平时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重视自己动手实验,要学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进行误差分析。
5、杠杆的分类
【点评】联系生活经验,要判断杠杆的类型,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
6、杠杆平衡中最小力问题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要让动力最小,就应该使动力臂最长。
找最长力臂,一般分两种情况:
(1)在动力的作.用点明确的情况下,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长力臂;
(2)在动力作用点未明确时,支点到最远的点的距离是最长力臂.
(3)作最小动力:
①找到最大动力臂后,过动力作用点作动力臂的垂线;
②根据实际,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作用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
【分析】先确定最长的力臂,然后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画出最小的作用力。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确定最长的力臂,再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确定作用在杠杆上最小的力。
【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所以要判断哪个动力最小,就看哪个动力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与这条动力臂垂直的力即为最小动力。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使用杠杆,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找出最长的动力臂是本题的关键。
【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中最小的力的问题,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起来。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因此先确定最长的力臂,即离支点最远的点;然后过动力作用点做垂直于杠杆的作用力即可。
【点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中最小作用力问题,可以转化为最大力臂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最长的力臂。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据此可解决此题。
【点评】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
2、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
3、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4、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臂的画法: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同时要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要找最小的力,应该首先确定最长的力臂。
【点评】此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中最小力的确定。其中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即为最长的力臂。
【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知阻力×阻力臂是定值时,当力臂最大时,即OA是力臂时,力是最小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最小力的画法,是利用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7、动态杠杆
杠杆匀速转动时,杠杆每一时刻都是处于平衡状态,总有F1l1=F2l2,我们要找到平衡公式中不变的量,分析变化的量,做到知三求一。
【分析】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即动力臂不变,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C过程中,阻力不变,分析阻力臂的变化,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判断动力如何变化。
【点评】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
【分析】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力F始终水平向右,即动力臂不断变小,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
【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否正确分析重力的阻力臂与动力臂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分析】根据杠杆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图示杠杆的力臂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物体AB的质量大小关系;
根据条件的变化,分别表示出杠杆作用两边的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比较力矩的大小,即可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点评】根据杠杆第一次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物体A、B的质量大小关系,然后根据现在的条件表示两者力矩,利用推导出物体的质量关系,结合力臂的变化,得出两个力矩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杠杆的偏转方向。这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