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三国志》当中对于诸葛亮的描述有一句说到:“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意思是说诸葛亮总将自己和管仲乐毅作为比较,管仲很好理解。管仲是齐国名相,更是历史当中最早具有经济概念的人物,甚至提出了最早的消费带动经济的概念。管仲曾经提出过一个精彩的观点,那就是蛋壳彩绘,木柴雕花。意思是说有钱人吃的鸡蛋一定要是有过彩绘的,而烧的柴火一定是要雕刻过的。那么不禁会想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但管仲却认为这是在提供就业岗位,有人去花这个冤枉钱,才能让穷人有工作。

诸葛亮一生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1)

诸葛亮

所以管仲思想超前,让一些人成为他的忠实粉丝倒也不足为奇。但是乐毅却很特殊,通过《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了解,是属于一种扭曲化的认知。正所谓是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把诸葛亮刻画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所以这也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认为诸葛亮自比乐毅是欣赏乐毅的军事才能,但是这中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是乐毅?历史延续到东汉时期,诞生的军事奇才数不胜数,乐毅虽然能力出众,但也绝不是一枝独秀。那么为什么是他呢?

乐毅其人

有一个故事叫做千金市马骨,说的是买马骨就能体现多爱千里马,而有了这个宣传,手中有千里马的人自然也就会自动来投。这一招数也被用在了燕昭王身上,当时燕国遭到破坏性打击,为了能向齐国复仇,燕昭王决定广纳人才。所以采取了千金市马骨的方式,迎来了乐毅。就这样乐毅来到了燕国,并且开启了一段成名之旅。后来齐国内忧外患,乐毅提议燕昭王组建联军击败了齐国,一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唯独剩下两座城池苟延残喘。史书当中对于乐毅在击败齐王的细节上并没有过多的描述,只是突出了其功绩。

诸葛亮一生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2)

乐毅

这也就是问题的根源,春秋战国至秦汉,有着数不胜数的名将,但乐毅却成为了诸葛亮的崇拜者之一,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就在于诸葛亮所看重的并非乐毅的军事才能,而是乐毅的高尚品质。这还要从燕昭王去世说起,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继位,而燕惠王和乐毅之间素有矛盾。此时谗言不断,都在游说燕惠王说乐毅势大,之所以不拿下齐国最后两座城,是因为想要自立齐王。此时齐国名将田单也开始散布谣言,说乐毅养兵自重,将来要取而代之。所以燕惠王更替将领,召乐毅回到齐国。

乐毅君子之风

《史记》记载:“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乐毅明白燕惠王来者不善,自然是不能复命的。但是乐毅攻打齐国已经不可逆转,迫于无奈之下乐毅只能西降赵国。这时候燕惠王则是派人责备乐毅,控诉乐毅不顾先王的知遇之恩,如今投降赵国。为此乐毅则是写下了非常著名的篇章《报燕惠王书》,其中有一句名句值得关注,那就是“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意思是说君子之间交往即使断交也不会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自己的国家,也不会为自己洗清罪名。

诸葛亮一生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3)

燕昭王

要知道乐毅为燕国收复故土,击败齐国使得燕国得以报仇,其中并无私心。这一点在燕昭王时期就已经得到佐证,但是燕昭王身边一样有人污蔑乐毅想要反叛,说乐毅之所以不去攻打齐国,是因为家人还在燕国所以有所顾忌。而燕昭王的做法是将乐毅的家人送往乐毅身边,并且封乐毅为齐王。那么乐毅是怎么做的呢?拒绝了燕昭王的封赏,并且表示自己绝无二心。燕昭王用人不疑,而且在整个伐齐的过程中从未干预,真正做到了信任。同样乐毅也是以君子品质回报,让燕昭王放心。而乐毅在燕惠王时期说出的这一句名句就已经囊括了乐毅的独特品质,自己接受了燕惠王的所有指责,承认了自己逃往赵国的事实。而且面对燕惠王的控诉没有任何的反驳,全盘接受,做到了忠臣去过不洁其名。同样在之后事赵的日子当中,也无任何伤害燕国的举动。

诸葛亮所看重的管仲乐毅

诸葛亮之所以对乐毅极为推崇,也就是在此体现。什么是君子?君子就是才德兼备,面对小人也能坦然处之,面对过错能够及时看清。燕昭王是一个君子,乐毅也是一个君子,这是诸葛亮想要去标榜的美好品质。同时对比管仲和乐毅,也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人的被发现都是因为君王的伯乐眼光,能够看清人才本质。

诸葛亮一生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4)

齐桓公和管仲

管仲曾辅佐公子小白的竞争对手公子纠,而且还曾用箭射杀公子小白,要不是公子小白成功躲过一劫恐怕也就没有之后的齐桓公了。但齐桓公面对昔日的仇人却并没有报复,反而是听从鲍叔牙的建议接纳管仲,并且以隆重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表达了足够的信任。乐毅也是如此,燕昭王善待自己身边的臣子,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人才的渴望。得知乐毅到来后也是礼遇有加,一再请求乐毅能辅佐自己,并且将乐毅封为亚卿,这也是知遇之恩。

诸葛亮一生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5)

刘备和诸葛亮

那么诸葛亮何尝又不希望能遇到像是燕昭王和齐桓公一样的主公呢?所以与其说诸葛亮是在自比管仲乐毅,倒不如说是在等待出仕的机会,等待一个能够像是齐桓公对待管仲,燕昭王对待乐毅的这样一位君主。诸葛亮对自己的才华认可且自信,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一块美玉无人赏识,千里马难遇伯乐,但君子有君子的骄傲,不愿意屈尊去寻找。所以诸葛亮只能用这两人的典故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深切愿望,希望得遇明主。好在诸葛亮等来了刘备,千里马始终是得以青史留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