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己评价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故事悲剧)

老舍自己评价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故事悲剧)(1)

老舍先生

《骆驼祥子》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代表着老舍创作的巅峰,更是我们对老舍晚年生活和思想研究的宝库。我将《骆驼祥子》与老舍的晚年迷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我们将会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糸。其实祥子的悲剧也是影响老舍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现在我们将一同进入那个时代,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其中原由。

一、《骆驼祥子》——越努力也许会越失败

祥子的故事是一个悲剧,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悲剧那样来的这么猛烈一路悲到底。它那种悲,是一种无助的悲,一种无法与命运相抗衡的悲,在温情之后则是无尽的凄凉。让我们慢慢进入这精神大漠,与老舍的精神世界相共鸣。

1.祥子的故事

祥子是一位来自农村到北平当人力车夫的青年人。在北平时,给刘四打工,苦干了三年买了一辆新车。此时他内心充满了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连车带人都被宪兵带走了,虽说此时内心对生活感到不公,但心中仍充满了希望,仍不向生活服输。

于是他便卖了骆驼到曹家拉包月,继续缵钱,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买一辆车,可最终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了去。此时他已感到了迷茫,他不知道生活为何如此对他。虽说他与虎妞结婚又得到了一辆车,但虎妞难产又把车卖了,得到了又失去了,这人生三起三落,最终也都是一场空。

老舍自己评价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故事悲剧)(2)

虎妞

祥子至此也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如今只是混混度日,曾经的祥子早已彻底死亡。让人可悲又可叹。

这便是祥子的故事,一个天使如何在地狱之中被一步步逼成了行尸走肉的故事。而我们跳出物质的世界。从精神层面来看,我们很容易清晰的看到祥子变成这样的本质。其实是祥子内心深处的一次又一次的转变。

2.故事中的你我他

小说中的世界都是虚构的,但它们都是以现实为蓝本,然后在进行艺术的创作。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到那个时代的原貌。在我读这本小说时,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时代,像祥子一样一步步的被那那个时代的黑暗吞没。而耳边也不时的想起那个时代生活在底层人民的悲惨叫声,让人听了撕心裂肺。

祥子,一个平凡的名字,但他的人生却不平凡,为什么祥子的人生会三起三落?为什么穷人就不能富裕起来吗?为什么像小富子这样善良而又美丽的女子会被家人逼迫为娼,最终上吊自死,惨死在外呢?难道是他们不够努力吗?

不不不,绝对不是。我相信祥子最足够努力的,为了买一辆新车他在拼命的攒钱。可最终结果却是如何?祥子还是失败,不仅是肉体上的失败,灵魂也早已失去。在那个时代,努力并算不上什么,并不是你越努力便能取得成功,而是有些人一出生,便已注定了结局。

老舍自己评价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故事悲剧)(3)

小福子

人各有命,上天注定。对那个时代来说最恰当不过了。可纵观祥子的一生你会发现祥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受虐者,像虎妞、刘四、宪兵、孙侦探这些都是施虐者。从一开始祥子从内心对待受虐还是会抗拒的,直到慢慢开始接受,最终变成了一种享受。

从“施虐与受虐”的角度来对祥子的心灵进行审视,不仅能清晰的看到他内心转变的过程,还可以从本货上进行挖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祥子的人生惨剧,以及人性堕落的过程。

可这些又与老舍有什么关系呢?作品是反应作者的心境,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从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骆驼祥子》的背景来进一步进行探索,找寻老舍晚年又是为何而迷失的呢?让我们继续深入作者的内心寻找答案。

二、老舍与《骆驼祥子》

1.《骆驼祥子》创作的契机

老舍出身于贫苦的市民家中,从小便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的下层人民的生活思想有着深切的感受,而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内在的支撑。

而关于创作《骆驼祥子》另一直接的原因是:老舍听到了他的朋友说了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人抓走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了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

老舍自己评价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故事悲剧)(4)

当然这些都只是主观上的原因,还有许多客观上的原因,那便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社会各阶级的予盾突出,战争蘋烦,特别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生活更是艰辛,就如诗中所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总之一切都是百姓在受苦,老舍目睹了这一切,他想通过自已为平民发声,展现下层人民生活状态并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老舍的晚年迷失——无法诗意的生活

确实如此,老舍他能想到他会经历这特殊的年代吗?在这迫害痛苦中,他才真正明白生活中平凡的快乐。最终他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希望自己慢慢被黑暗吞噬。只好带着绝望与不甘的离开了这个他又爱又恨的世界。可当他在太平湖上时又会想些什么呢?也许会想到月牙儿、小福子、祥子,想着他们的悲剧,并想着自己落到了自己所写悲剧中的下场。

晚年的老舍,是迷茫的。一个充满大智慧的人也许很容易为他人疏导,但往往很难为自已解脱。当他在这特殊时期中被他人迫害,他内心是痛苦的。做为一个文人,思想更是复杂。

为了脱困,在这特殊年代时老舍照常一样赏花喝茶渴望通过劳动来排解心中苦闷。与亲朋好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谈谈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渴望继续将生活过成诗一样。荷尔德林也曾说过:“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虽然前途未知,但老舍仍希望能诗意㮩居。但生活又岂会如此这般继续,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老舍自己评价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故事悲剧)(5)

老舍曾在书中说过:“愚蠢和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像,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生活的真实是因为这样的情形如今依旧,过去的洋车也好,时下的房子也罢,是小人物如我般以为社会认知的梦想,而那些看起来有朝一日垂手可得物质有时候转瞬消逝在幻影中,当然也包括了我们。

我们如此一切行为与思想都归因于社会,个人终归太过于渺小,在社会的大浪潮之中又有何人可逃脱。祥子如此,老舍也不例外,最终在社会的逼迫下,在晚年迷失了自我,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或许人只有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痛苦,才能珍惜稍纵即逝的欢乐。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这是《骆驼祥子》中的原话, 这也是作者对这世界在内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老舍渴望着诗和远方,但也恨自已没有生活在一个公道的世界里。祥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沉沦的一生,这是老舍对祥子一生的评价,可这难道也不是他对自己这一生的评价吗?

1966年某一天,老舍与孙女合了最后一张影,让孙女与他说了最后一声再见。便带着自巳话着的幸福自沉于太平湖之中。这也正应了他在《骆驼祥子》书中所写:“死是最简单容易的事,活着已经是在地狱里。”与其在地狱中活着还不如死来的解脱。

对于《骆驼祥子》,老舍曾说:“我写了一出悲剧,其中充满了无耻的笑声”但他怎么也无法想到自己的人生也以悲剧结局。时光如梭,太平湖早已填平,人间也再无老舍。

老舍自己评价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故事悲剧)(6)

我们大多数人都仿佛是一团可以揉来揉去的面。在生活面前,我们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就像坚硬如铁的石头,最终也免不了被命运之河冲刷,梦想一旦破灭便就成了一种渴望,也就再无修复的可能。

老舍明白,苦难的人生终将破灭,与其屈辱的活着,还不如光彩着离去,也许天国里有着更加完美的世界。

三、总结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它具有着超越时空的意义至今都非凡。虽说它的情节并不复杂却真实的描写了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

可生活又岂是如此简单,在那时的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又有什么出路。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如何挣扎,最终也难逃命运的锁链。

老舍最终也不是向命运低头了吗?迷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也许自杀是最好的解脱方式。肉身己腐,但我相信他的灵魂会继续在太平湖上守护,向世人继续讲述着骆驼祥子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骆驼祥子》

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

3、《老舍文选》

4、《中国现代文学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