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和郭富城谁更有魅力 同样是演农民工
娱乐圈素有“颜值即正义”之称。
许多新生代演员为了维护形象,不愿意出演,诸如乞丐、村民、反派等一些外形较差的角色。
可对于观众而言,比起青春偶像剧中的流量小鲜肉,还是像游本昌老师那样邋里邋遢的济公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比起颜值,演员更应该注意的是演技。
那最能够表现演员硬实力的角色是什么?答案是“小人物”。
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组成了整个社会,他们的生活是整个时代的缩影,各种各样的苦辣辛酸的经历也是最容易打动观众的故事。
农民工便是最经典的小人物代表之一,而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老戏骨和影帝都曾出演过这类“农民工”角色。
周星驰2022年6月22日是周星驰60岁生日,也是《长江七号》播出第14年。
在剧中,又黑又瘦的周星驰以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形象登场,饰演了一位为努力养家赚钱供孩子上学的农民工角色。
本片最大的看点除了喜闻乐见的喜剧部分以外,便是各种欢声笑语下隐藏的种种辛酸。
印象最深的还是周铁在工地上推砖头,遇到麻烦后与老板的对戏。
当时夏日已至,周铁想给孩子买台电扇,非常需要这份工作,但老板见他工作效率低便不客气地过来赶人。
周铁老婆的医药费和丧葬费都是老板垫付的,而周铁本人不吃饭也要供着孩子上贵族学校。
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辛酸展现出来,尤其是那句面带苦笑的“顶得了”,更是表现出穷人生活的不易。
此外,还有两人在路边蹭商店电视看动画片,将烂苹果削得几乎只剩果核做饭后水果,把打蟑螂当做日常的游戏……
无数看起来有些夸张的镜头下折射出的反而是最真实的生活。
一位父亲用一生劳苦换来孩子一个可能性的未来。
对于周铁和周小狄,长江七号的出现,像是一场美好的梦。
因为有梦,所以才能积极地走下去。
但如果没有长江七号,还剩下什么?
坏掉的电风扇、悲惨的家庭、校园暴力、工地事故……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复活只存在于幻想中,现实却很残酷。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长江七号,失去父亲后的周小狄,在未来将何去何从。
周星驰的《长江七号》用大量的镜头,表现了农民工寄托子女,想要改变生活的愿望。而他传达给我们的精神难道不正是以前老一辈对我们的教导么?
“人虽穷,但要有骨气,不能偷、不能骗、不能抢,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实,在这部电影刚上映时,曾产生过巨大争议。
有人说对比“星爷”曾经的电影,《长江七号》是一部“烂片”,在拍完《功夫》后,喜剧之王已经江郎才尽。
也有人说《长江七号》搞笑部分插入得太刻意,抄袭和自我抄袭部分太多。
无论怎么说,这部电影在上映后的评价也是骂名比称赞多。
直到时隔多年再次回顾,这才能发现“星爷”的良苦用心。
周星驰版的“农民工”演出了太多小人物的辛酸,也演到了许多观众的心里。
简言之,很开心观众能够因为这部电影笑出声,因为里面隐藏的许多生活心酸都未曾经历过。
郭富城“得意一天是一天。”
看过《最爱》这部电影的观众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
这句台词是由郭富城饰演的赵得意,得知病症后,在山顶学校时说的话。
在这部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以往印象不同的郭富城。
众所周知,作为歌星的郭富城也会经常跨界出演电影,但接到的多数是警匪动作电影中的角色,像这样乡土气息较浓的电影少之又少。
看惯了舞台上郭富城帅气逼人的演出,与动作片里极具张力与魅力的表演,很难不让人怀疑郭富城究竟能否担任风格迥异的角色。
然后,郭富城便以一副朴实敦厚的农民形象给观众带来了巨大惊喜。
凌乱的头发,满嘴的胡茬,因营养不良导致而泛黄的脸颊,他的每一个眼神都蕴含着饱经人世的沧桑,每一个细节都诉说了艰苦生活背后隐藏的辛劳。
朴实无华的着装,白色衬衣上的污渍,在离开了舞台,放下了明星的包袱后,年过半百的郭富城以非常接地气的形象完美地融入了角色。
观众不仅没有因为他的“邋遢”讨厌郭富城,反而是对他的敬业表示称赞。
回到这部剧中,郭富城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如果说周星驰的《长江七号》侧重于市井烟火,家庭感情,那么郭富城的《最爱》则给我们展现了病弱群体在“孤岛”环境下的光怪陆离。
小小的山顶学校,更像是社会的缩影。
每一个微妙到荒诞,“引人发笑”的点,背后透露出的是社会底层人民的心酸挣扎。
因为穷,因为受过饿,所以粮房姐对于粮食那么看重,最后被偷吃的猪气死。
为什么四轮叔死前还在执着红本本?因为那是他曾经的青春,是无法走出去的悲哀。
老疙瘩会偷一件不合身的红袄送给媳妇,这是他认为的亏欠,是爱情的承诺。
还记得商琴琴患病的理由么?为了买一瓶城里人的洗发水去卖血。
纵观整篇电影,赵得意与商琴琴两人间的爱固然令人感动,但更重要的还是以他们这些小人物为代表,所传达出的精神。
从虚度光阴到重启振奋,面对村民的冷眼和侮辱,勇于生活,虽然在最后失去了生命,但却在有限的生命里赢回了尊严。
刘德华同样是天王人物,刘德华版的“农民工”与郭富城版最大的区别是“无奈”。
如果说赵得意是面对死亡无力阻止的无奈,那么刘德华扮演的“雷泽宽”便是孤身一人置身于社会的渺小。
在《失孤》这部公益电影中,刘德华化身一位为寻找丢失孩子奔走14年的苦难农民父亲。在此之前,不止一个和他合作过的导演都曾直言,刘德华的形象气质不适合出演农民这类角色。
但结果是,《失孤》上映后,刘德华凭此剧获奖,众导演公开道歉。
其实,为了贴合形象,刘德华曾付出过许多努力。
沙滩上暴晒七天,以表现出风吹日晒的真实感,胡子和头发染白,脸上涂盐,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苍老。
除了这些大体上的形象,刘德华在细节方面也没有放过自己,磨坏指甲,去任何地方都穿农民布鞋等。
正是因为他的敬业,才有了荧屏前皮肤粗糙干燥,面容饱经沧桑,气质沉稳犹豫,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乡土气息的雷泽宽。
而这部电影中,最难忘的部分还是结局大师对刘德华说的一番话。
“多行善业,缘聚自会相见。”
无论路途中遭遇了多少苦难,或美好,或肮脏,雷泽宽始终保留着内心的善良。
在最后,雷泽宽躲雨时不忘分给其他僧人泡面,令人心酸。
就像是那条公益广告。
回家的女孩骑着自行车路过漆黑无光的小巷,一位老爷爷为她点亮回家的道路。
也许正因为淋过雨,才懂得苦楚,更愿意为别人撑一把伞。
至于说刘德华版的农民工形象有多成功。
据说,刘德华的经纪人在下飞机后去看望他,到剧组后,一点也没发现自己旁边坐的就是刘德华。
另外,刘德华在外张贴寻人启事,路人完全将他当成了寻亲的农民工,纷纷施以援手,同样没认出他是天王。
不过,虽然《失孤》这部电影很成功,但刘德华一直有个遗憾。
因为这部电影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而且,在刘德华拍戏期间,原型郭刚堂也还在寻找孩子的途中。
“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自己是一个父亲”。
好消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2021年7月,郭刚堂寻子24年后,成功与孩子团聚。
陈思成与其他版本老一辈的民工形象不同,陈思成的角度是晚辈,诠释的是新时代的民工形象。
在《民工》这部剧里,他饰演的是一位连续三年高考失利,背着家里偷偷进城打工的有些叛逆的孩子。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写到《民工》这部剧选的演员不是范明,明明鞠广大的民工形象更深入人心。
主要因为这部电视剧主要从鞠双元的视角展开,表现的是一位农民进入城市的整个过程,和在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不易,以及从农民工到大老板的逆袭励志故事。
范明的形象固然经典,但重点还是在新时代的民工上。
传统印象里,大众对农民工的认知可能就是一群穿着破烂衣裳的工地工人,但其实并非如此。
在拍摄这部剧前,陈思成曾去过很多农村实地考察,并亲身体验过一个多月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民工其实包括方方面面,只要是从农村进城市打工的农民都可以算民工。
或是服务员,或是装卸工、焊工、工厂工人等,民工的职业覆盖范围包括方方面面,各个职业。
他们的生活也不全是印象中不修边幅,每天邋里邋遢的不打扮,休工后勾肩搭背光膀子去地摊喝酒。
民工在平常也会买保养品打扮自己,也会在房间里挂喜欢的偶像的照片,也会去酒吧KTV等场所玩乐消遣。
凭借着对民工的新认知,与实际体验,陈思成在《民工》中成功脱颖而出。
《民工》这部剧的核心点在于生存。
农民工进城打工寻找出路,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令他们无从适应。
随之而来的是诸如,路人的白眼、黑心老板拖欠工资、政策恐慌问题等。
抛开艺术性的演出手法,《民工》表现出的是一幕幕血淋淋的现实。
农村的传统思想与现代化建设的冲突,作为两者之间桥梁的农民工受到了最大的冲击。
这是大环境下每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而通过陈思成的演技,也成功将农民工与城市的矛盾完美展现出来。
据说,在演戏时,他还曾为了贴合形象,每天都要在太阳下暴晒,抹黄牙齿,往头上撒沙子。
王宝强如果一定要在所有演过民工的演员中分个高下,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推崇王宝强。
对于王宝强而言,本身农民出生,在演农民工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最早的《天下无贼》开始,他“傻根”的形象便已经深入人心。
长相淳朴,作风接地气,气质给人一种铁憨憨的感觉。
可以说,整个角色里除了真实,几乎没有演技。
别的不说,单就一句“人怎么可能比狼还坏?”单纯得就让人忍俊不禁想发笑。
不过,这种单纯到不谙世事的地方也正是傻根最吸引人的点。
在王丽身处困境,无人伸出援手时,只有傻根不为利益的把她载到了城里。
在火车剧情中,先是在车站被偷叫贼自己站出来,然后到了火车上,哪怕自己饿着肚子也会分给别人鸡蛋。
起火时,他又会不顾危险的冲在最前面灭火。
而有人受伤需要输血,傻根再次身先士卒的先行捐血,结果忘记自己晕血导致昏厥。
与其说他傻,不如说是一种极致的善。
傻根这个角色代表了太多农民工身上的特质。
淳朴善良、本分勤劳,因为对城市生活不了解,在进入城市后有些格格不入,也会做出许多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怪事”。
这让人不免想起西安那名“跪地”的农民工。
因为银行地板刚被拖过,太干净,自己刚从工地出来,鞋子上太多泥,怕弄脏地板,所以农民工选择脱鞋跪在ATM前取款。
同样的善良,同样的体谅他人,这如何能忍住不点赞?
此外,王宝强在《人在囧途》中同样饰演了农民工角色,虽然整体感觉大同小异,但在喜剧氛围的烘托下,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挤奶工牛耿,在机场因手提一大桶牛奶被拦下,随后做出一口气闷掉整桶牛奶的惊人举动。
这种愣愣的行为,其实也是遵守规则下的一种变通。
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既然无法绕过去,那便正面解决。
而在成名后,王宝强也没有表现出高傲的心态,在任何场合,他都以一种亲近随和的形象走进每个人的心中。
他的身上有一种农民工的质朴,这种质朴也是促使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经典的树先生,便是他表演小人物的集大成表现。
黄渤黄渤的农民工有多经典?
他演过的农民工电影你可能想不起来,但这个形象你一定会在什么地方见过。
答案是《疯狂的石头》。
这部电影作为黄渤的代表作,其本身就有许多重要意义。
事业的转折点,戏剧之路的开端,另一种成功的可能性。
因为《疯狂的石头》,黄渤不出众的容貌被大众所熟知,那个邋遢的形象,对于传统印象中的“农民”形象在贴切不过。
但要论经典的民工剧,还是要推荐黄渤的另一部作品:《生存之民工》,又或者说是《春天里》。
这部电视剧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的是一群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后想方设法讨债的故事。
其极具写实性的风格,在上映后一度引发人们的争论,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后来,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这部电视剧被禁播9年,直到2013年,删改后的版本才再次上架,并改名为现在的《春天里》。
为了这部剧,不仅是黄渤,其他的几位主演都曾去工地体验生活,与农民工同吃同住。
此外,黄渤等演员还通过晒黑,磨破皮肤制造鼓泡与疤痕等方式,来表现生活的厚重感与背后的苦难。
同时,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是这部电视剧让人感觉非常真实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确实向观众展现出了底层农民工最真实的艰苦生活,真实的思想目标,真实的生活重担。
但这一切在黄渤一口流利的青岛方言下,又让人看起来不会感到到特别沉重。
同样的黑色喜剧,与周星驰的《长江七号》不同,《生存之民工》的结局更加残酷。
在改编后的结局中,正义被伸张,工资被追回,恶人们被告上法庭,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但现实远没有这么美好,在脱离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后,真实的结局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工资没追到,张彪逃脱,薛五瘫痪,王家才入狱,老陆精神恍惚住院……
在时代的大背景与社会上极致的“恶”面前,农民工显得如此渺小,他们的挣扎显得如此无力。
这是底层劳动人民的无奈,也是“生存”的悲哀。
其实,与其去比较这6位演员谁演的农民工更像,不如关注他们以农民工视角为我们展现出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到农民工这一群体。
标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