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赞歌的作者(七一文学端着春天上餐桌)

七一赞歌的作者(七一文学端着春天上餐桌)(1)

每年立春之后,春意就会渐渐深浓,不知不觉间,蔓延到了餐桌之上。

春天的餐桌如同春天的景色一样,就算没有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也要比往常时候来得更为丰富一些——因为几样新鲜时蔬。

要说春天的时蔬,必定绕不开韭菜。韭菜四季都有,唯独春天的韭菜最受古今吃货喜爱。“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先生,遇着春韭算是合了他的心意,还为此写了不下十首诗词。在他之后,陆游、辛弃疾、郑板桥也颇好此道。现代人多半已经没有了吟诗作赋的闲情,不过对于饮食一道的热情倒是一以贯之。韭菜易种,也易做菜。春天到了,随随便便用菜刀割一把来,与鸡蛋或小黄鱼炒在一起,味道好极了。

除了韭菜,市场里的菜蕻、草子也是前脚接后脚地被摆上摊头。这些蔬菜价格都不高,只要想吃,每个人都买得起,而它们的味道,各有各的好处。农村里有地的人都知道,想要吃得鲜嫩,菜蕻只宜取其嫩茎以上部分食用,但其余部分并非一无是处,甚至可以说很有用处。它们如同一个再生机器,前一次摘完菜蕻才两天,新的又长出来了。菜蕻的色泽与一般青菜无异,做法也显单一,却让人百吃不厌。草子亦是如此,通常用沼翻炒几下即可食用,但照样让人念念不忘。草子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紫云英”,至于得名的由来,想来是因为它开起花来颜色多作紫色。据说草子老了,还是春耕时节壅田的肥料。

七一赞歌的作者(七一文学端着春天上餐桌)(2)

到了三月底四月初,春笋陆陆续续地长成,有的覆埋在泥土之下,有的已经将脑袋拱出了土层,等待着人们拿锄头去挖。就味道而言,春笋不及冬笋好吃,但它用来炖肉却是最好的。放上调料之后,将笋与肉放在一个锅里烹煮,肥肉的油汁会慢慢渗入笋里,而笋的鲜味亦会充盈整个汤锅,最终达到“肉不腻,笋不呛”的效果,若是将之埋入碗底,定能多吃两碗饭。而且春笋和菜蕻还能被晒成干货,放在瓶子里储存好久,它们也因此成了老人们寄给远行家人的两样礼物——想来,当身在异地的亲人闻着熟悉的香味,吃着熟悉的美味,应该会想起远处的家乡和家人吧。这当真是:盘中有菜,味甚美,心中有家,亦甚美!

如果说韭菜、菜蕻、草子和春笋还可算作是家常蔬菜的话,那么香椿、荠菜、马兰头则可称之为这个时令的野蔬了。称其为野,是因为它们不需要刻意种植,只要时节到了,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

东风一起,桃花树下,乡间路旁,到处都是荠菜和马兰头。你只需拎着篮子、拿着剪刀,去到乡下的路边、田边,去到一棵李树或者桃树之下,蹲下身子,便能收获许多。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到菜市场,问那些老农或者菜贩子买一些来做菜。荠菜和马兰头本是有些药味的,但当它们在锅铲和油盐酱醋的合力施为下,药味就变成了一种淡淡的独特香味。与之相似的还有“树上蔬菜”香椿。

香椿的椿左边是木右边是春,估计造字之人的本意便已认准了香椿是春天才有的木头吧,而我们食用的部分是香椿的芽尖,也叫“香椿头”。作为食材,香椿必须选择新鲜的嫩芽,否则不宜食用。当宛如玛瑙的香椿头与金黄色的鸡蛋炒作一处,愈添食物的色香味,夹一筷来吃,松软可口,令人欲罢不能。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春天的时蔬还有许多。正因为多,筷子轻动时,仿佛整个春天都在我们的舌尖了。

七一赞歌的作者(七一文学端着春天上餐桌)(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