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学生家访记录表(记武山县四门镇下湾村大学生村文书毛韶强)

乡村振兴学生家访记录表(记武山县四门镇下湾村大学生村文书毛韶强)(1)

村里来了“金点子” 致富有了新路子

——记武山县四门镇下湾村专职化文书毛韶强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何慧娟

近日,当记者乘车沿着笔直开阔的洛礼公路一路南下到达武山县四门镇下湾村时,绿树田畴之间,干净整洁的道路、果蔬飘香的田园,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见到记者时,毛韶强正在为蒜苗地施肥,只见他背靠在化肥袋子上,两手使劲一抓,一袋100斤重的化肥便背了起来,然后徐徐倒入水渠内,再引流到田间。“这茬蒜苗长势好,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上市销售。”他说。

“文书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种植花椒树、蔬菜、养殖牛羊方面给村里带来了很好的技术指导和经验,他对村上的事情很积极,做事情很卖力。不管是种植养殖的小事,还是村里的重大决策,都有他的参与,群众也信任他。”谈起文书毛韶强时,下湾村党支部书记汪建花说,年轻大学生脑筋灵活、思想开阔,在各方面都起到了带头作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4年毛韶强在校期间就与父母一起培育栽种花椒树苗,通过两年的努力将规模扩大到了6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00多亩,免费为贫困户、低保户提供花椒树苗,指导其种植15亩,并建设8亩花椒树育苗基地。

“种植花椒的发展模式是我担任文书前就在做的,可以说将自己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村上的产业结合起来。”毛韶强说,自己是村班子里最年轻的,也是学历最高的,把大家拧成一股绳,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发展路子,把村集体经济搞起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是主要目的。

据了解,针对下湾村原有村级班子队伍年龄偏大、缺少发展思路、带富致富能力较弱等实际情况,2018年村里推选了致富能人汪建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选聘山西农业大学返乡创业大学生毛韶强担任村文书,并把4名村上致富能人培养为村级后备干部,村班子整体队伍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有了显著增强,进一步提升了村班子在全村的公信力。

“新的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整合土地资源,新修了‘九横一纵’的产业路。”毛韶强介绍,针对原有土地零散、利用率低、产业单一、村集体收入难等一系列问题,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施土地“集零规整”,将村上原有120亩385块零碎分散的土地进行收拢,重新规划平整为261块,以原来的土地承包面积为依据再次分配到农户手中,实现“小块变大块、零块变整块”,并配套建设长2.7公里、宽2.5米的9横1纵田间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针对下湾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班子还探索推行了“短期 中期 长期”的发展模式。“短期主要是以马铃薯、水果玉米、蒜苗、白菜等一年两熟的蔬菜种植为主,中期指通过建舍养羊、林下养鸡等模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建成占地面积365平方米的羊场一座,现存栏100只;长期发展则是通过花椒等经济作物种植,实现集体经济的长期稳定收入,目前已种植花椒树200亩,其中流转山地40亩、开垦荒地荒山160亩。”谈及村里的产业,毛韶强如数家珍。

“2018年我担任村文书工作以来,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我时常会搜集一些好的点子,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确定可否在我们村发展,我们的村级班子也非常团结,大家齐心协力,目的就是实现全村共同富裕。”毛韶强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干事业,虽然比较辛苦但心里却很踏实,学到的东西能够应用到村里的建设当中,能为父老乡亲干一些实事,自己感到非常欣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