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武松在梁山的地位(水浒传的人物中投梁山前为何武松的着笔比较多)
一段时间以来,流传着“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读西厢”的说法,而所谓大师把《水浒传》说成描写打打杀杀的多,有点血腥暴力。然而,古今中外,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流传下来的文字数不胜数,流传下来的书籍同样多如牛毛,为何我们说小说的时候都说四大名著?难道多数人认同的经典文学也不能看了,那也太虾仁猪心了吧!四大名著中我个人偏好《水浒传》,看的也比较多,在上梁山之前,描写武松的章节和故事比较多,故事最后,长寿的也数的着武松了!
结拜宋江:这段故事我个人不想详述,这个跟好带头大哥很重要,这算是最后跟着梁山老大的忠实粉丝之一了。不过,如果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很多事不赞同招安的,这个每个人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后面再说。
武松打虎:这个不用再详细描述了,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就有。不过小说确实把武松写得很是威武、勇猛。
为兄报仇:干掉西门庆,这段故事写得大快人心,和现在的很多人的价值观一样,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相当爷们。也许有杠精会说法律之类的事情,说太血腥、太暴力了,这算是法律上说的激情杀人嘛!我认为大多数人应该从心底佩服这样的爷们!是条汉子,这是水浒传的主要落笔点。
醉打蒋门神:武松为了报恩,这在历史和现在都是恩怨分明的事,尤其是水浒传中的好汉。打蒋门神为了报金眼彪施恩(这个后来也是梁山好汉之一)的恩情。武松杀了西门庆之后,自首被发配,按照惯例,犯人会被打一百杀威棒,而武松不但没有被打,还被好酒好菜的供奉着,而这都是看到武松一身本领,为了让武松帮忙夺回快活林的行为。武松也是为了报施恩的照顾,出手帮忙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接上回,武松醉打蒋门神然后被设计陷害,从而导致的后续一系列动作。武松被孟州城的张都监(他是牢城管营与差拨的上司)派人接走,武松只好跟着去到州城。张都监对武松爱敬有加,并许将来把丫环玉兰配给武松。不曾想这是一个奸计,武松被蒋门神和张都监设计陷害,在飞云浦识别奸计,并把蒋门神派去的人干掉。武松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心道: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恶气!回到张都监家里,男女老少一个不留,直杀到后花园鸳鸯楼,将张都监和另一个狗官也杀死,拿过桌上的酒壶猛灌一通,然后蘸血在墙上写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逃出城外,直奔十字坡,投奔张青和孙二娘去了。这一次,杀痛快了,却有点滥杀无辜了!
投奔二龙山: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落草为寇,和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占山为王,后来三山聚义合并到梁山。
单臂擒方腊:梁山大军已攻破杭州,方腊一人逃到一座破庙中,遇到了梁山好汉,母夜叉孙二娘和菜园子张青。方腊武艺高强,把两人杀害。武松见到两人的尸体,怒发冲冠,追了进去。在庙内与方腊进行殊死打斗,方腊偷袭武松,用钢叉把武松的左臂钉在柱子上,武松用刀砍掉自己的左臂,仅凭一只手臂便擒住方腊。
出家六和寺: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封清忠祖师,直到八十岁善终。
但就人物来说,整部小说可以说行者武松的着笔最多,故事也是有始有终。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当时的心理映射,在作者的《水浒》作品里,也许武松就是倾注作者的很多想法和心血,所以突出刻画一位爱憎分明、有血有肉的武松形象。
都说历史小说是历史的投射有时候,和我们现在天马行空、胡编乱造的穿越历史是没法比的,现在的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阅读和收藏的价值。过去的历史小说,作者一般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历史基础上进行创作。
北宋时期,确实军事上有点滞后,总是被外族欺负。而官场的腐败导致的民不聊生,农民的起义都化为美好的愿望,至少从历史上看,北宋和南宋时期基本上没有最终成功的起义!人们的思想也许严重受到忠君的影响,即使我们熟知得很厉害的岳家军,在受到奇耻大辱的情况下也没有造反,并且流传的故事是岳飞的母亲在他的脸上刺的“精忠报国”。所以,作者从始至终把水浒的带头大哥描述的是招安。不愿意招安的晁盖在小说中早早地丧命,继而宋江走到了小说的C位,一步步的带领弟兄们进行招安的准备。
为何武松最后没有在单臂擒方腊之后接受官赏,武松也许已经看透了官场的套路,也许觉得官场的尔虞我诈最终只会命丧歹人之手,从而削发为僧,得以善终。这也许一样倾注着作者施耐庵的想法,无力抗争黑暗的现实,只能躲避独善其身。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
为何写武松得多,我个人认为是作者的心理映射,想去刻画一个勇猛威武、恩怨分明、仗义疏财、乐观豁达的形象,同时和作者的经历类似,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情况下,隐居避世,善终此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