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读书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透过平凡的世界感受厚重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好作品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当时的感受更多的是孙少平的艰辛、田润叶的坚贞近日听一位朋友的倡议重读了它,读完后却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和五味陈杂的心情如今那个时代虽早已远去,但值得我们去追忆和沉思,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人生必读书的读书笔记?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生必读书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透过平凡的世界感受厚重的人生)

人生必读书的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好作品。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当时的感受更多的是孙少平的艰辛、田润叶的坚贞。近日听一位朋友的倡议重读了它,读完后却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和五味陈杂的心情。如今那个时代虽早已远去,但值得我们去追忆和沉思。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发生的历史背景,是“阶级斗争为纲”末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即1975—1985年。小说全景式地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通过对众多普通真实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农村从贫穷落后走向开放搞活的巨变历程。这部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中,集体与个人、梦想与现实、进步与落后、挫折与追求、苦与乐、爱与恨等各种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纷繁复杂,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对于农村土生土长的我,读此书共鸣无疑是强烈的,孙玉厚、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堂、金俊武、兰花、田五等众多农民基本都能在我儿时的世界找到原型。忆苦思甜,才懂得珍惜当下的新时代;回望历史,可认清在历史潮流中的自我。在此,才粗学浅的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奉上四点感受:

一、好的路线方针应从群众中来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国家政治生活不正常的年代,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这种局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人们在这种畸形的社会制度下扭曲、惶恐、无奈地生活。孙玉厚是一个老实地道的农民,他勤劳正直,重情重义,每天起早摸黑的干活,可一家人连温饱都难以为继。家中每位成员都是苦难重重,一个小小的事件都会导致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田福堂是那个年代既得利益者,亦是受害者,他满脑子的社会主义论,自命清高、工于心计,不顾一切地维系自身“一村之主”的权威,却始终不得人心,最终不得不沦为“农民”。孙玉亭是一个阶级斗争的忠诚拥护者,是田福堂的心腹大将,他为搞斗争不遗余力,但得到的只是精神层面的慰藉,一直沉寂在社会的最底层。在那个沉重的年代,国家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不安、农民含辛茹苦、学生报效无门、商人遭打压唾弃,社会意识形态极度混乱,执政者搞无休止的阶级斗争,人们吃着大锅饭,嘴里喊着“打倒资本主义和反动派”,表面“高大全”,实则“假大空”。作为路线方针的顶层设计者,因为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看不清制度的弊端,导致发动了这场灾难性的革命。现在看来,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多么的正确和重要!而这句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话,却是从无数血泪教训中总结而来的。农村治理制度设计亦如此,不能简单化,更不能脱离实际。书中金家湾二队在实行“生产责任组”时,由于“土政策”的不合理,导致咒骂、哀嚎、打架等混乱,“哪怕是一根牛缰绳也要剁成几段来分”。作者总结出一句深刻的话:“一旦失去了原则和正确的引导,农民的自私性就强烈地表现了出来”。

二、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那段艰难困苦的年代,在那个贫瘠落后的地方,却不乏“草根英雄”,让我比较佩服的有孙少安、孙少平、金俊武、金波、王世才、田五等。孙少安是一个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他刚毅、正义、善良,率先提出“生产责任制”,尽管被扼住命运咽喉却展示了农民企业家的魅力;孙少平有比肩大学生的才华,大情至爱,历经千辛却还是回归矿工,但他在逆境中成长,始终在心中放飞理想;金俊武有谋略、有智慧、洞察力强,在家族中是一个狠角色;金波理想平淡而单纯,却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王世才是煤矿工人的先进代表,他技术精湛、德高望重,在关键时刻为救人而牺牲自我;田五是一个农民艺术家,他知诗书、有才情,脱口即唱“信天游”。在路遥看来,农民是有其天然的局限性和劣根性,但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特有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普通人物的认同感,将笔下众多的人物塑造成时代英雄。正如小说的第五十二章中所说:“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粗俗、文化粗浅,但精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我理解,正是无数平凡叠加在一起,才成就了伟大的创举、伟大的变革。这些农民、工人、知识青年、基层干部,他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叱咤行动,没有惊天大业,只是默默地做一些普通的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晶莹碧透的心、一种伟大。“真正的智慧来源于基层”,相信真正在基层磨炼过的人,会认同这句话的。毛泽东主席多次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时间如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注定绝大多数人没留下任何印记就泯灭于历史长河,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时代的创造者,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平凡才是生活的真谛

《平凡的世界》书如其名,没有任何传奇色彩,也没有大英雄、大人物,甚至没有华丽矫情的词藻。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黄土地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封闭落后、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他们在这个荒凉的土地上贡献了一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恩爱情仇、市井生活、无情的小口角和低端的小娱乐……这些平凡的元素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琐碎而坎坷的生活。人性的真善美、人间百态、人情世故都在那个平凡的世界里一一折射出来。孙少平有才华、理想和激情,历经磨难不断又顽强地活着,他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甘愿去做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在劳动中体会充实,通过劳动实现他的梦想,体现他的人生价值。田福军是一个好官,正直、为民、能干,他能力杰出却自甘平凡、身居要职却活得清苦,他最大的理想不是官位,而是让黄原的老百姓能够吃上白面馍馍,为了这个理想他可以放弃更高的位置回到黄原。作品对“平凡”深刻理解,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传承。书中说道:“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作品告诉我们,世界本是平凡的,生活亦是平凡的,而人生就如同一场“苦行僧”的修行,要尝尽困苦才能修习圆满。在双水村这片亘古而苍凉的黄土地上,我们见证了这样一个真理:他们平凡,但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用真挚的心去生活,他们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他们才是生活的主宰;他们追求真善美,但面对苦难,依然能挺直脊梁。何谓平凡?平凡是一次惊险搏击之后的小憩,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之后的良心发现。

四、人性最终都归于美好

一部伟大的作品,能够帮助人类摆脱精神困境的精神滋养。《平凡的世界》对人性的刻画,可谓不遮不掩、入木三分。路遥通过描写农民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去挖掘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纯洁与可爱。如好大喜功的乡土哲学家田福堂,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善于见风使舵的孙玉亭,甚至傻子田二的身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和人生的诗意。孙玉厚勤劳朴素、忍辱负重,他的儿女自强自立、互相帮助,体现出乡村里温馨的亲情。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则体现了勤劳质朴的庄稼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经受的冲击和转变,如孙少安与田润叶、田润叶与李向前、孙少平与田晓霞、郝红梅与顾养民、顾养民与金秀的爱情故事,既浪漫、热烈、真诚,又残酷、悲壮、无奈,令人扼腕叹息和感慨万千。书中刻画的众多人物都有性格、品质、生理上的弱点,他们不论丑或俊、男或女、穷或富、聪慧机智或憨厚呆板,但都直接或曲折地闪现出光彩照人的人性美,闪烁着我们这样一个民族永恒的美,都值得敬重。在这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敏锐地捕捉使人类能够维系下去的美好人性,满怀敬意地挖掘出这些普通劳动者身上的内在性格力量和精神美,这种审美思维看似平凡普通却洞察深邃。

这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书,它从出版至今刚好30年。如今的时代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小康社会就在眼前,可惜路遥看不到了。他与《平凡的世界》一样永垂不朽,他描绘的那一幅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历史画面撼动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帮助当今的我们找到真正的乡愁,努力在平凡的世界中成就非凡。

(2018年3月31日于新疆阿克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