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现在人的古代之旅(从贵族子弟到战俘)
隋唐时期的京兆杜氏是个人才辈出的大家族,从前汉开始就已经是名门望族,长安南郊风景最优美的十里樊川有韦曲和杜曲,杜曲就是杜家领地。
唐朝初期的贞观名相杜如晦就是杜家子弟,中唐时期的杜牧名气更大。
京兆杜氏还有一个名人,就是杜环,盛唐时期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麾下书记官,在怛逻斯之战后被阿拉伯帝国俘虏,漂泊异域12年,沿陆上丝绸之路到达西海(地中海),又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中原,足迹踏过中亚、西亚、北非,写了一本《经行记》,是一位被迫旅行八万里的唐代旅行家。(一说杜环出生于湖北襄阳)
《经行记》已经失传,但杜环的族叔杜佑,后来当过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时期的宰相,编撰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政书《通典》,书中引用了《经行记》1775字,使后人得以对杜环的经历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网图,马里应为马雷,海上路线应该更靠近海岸线)
【一场意料之外的战争失败,从贵族变成了奴隶】
作为名门大族,杜家子弟出头机会还是很多的,大多人年轻的时候就可以靠家族门荫入仕,至于谁将来能在仕途上走得更远,要看个人能力和造化了。
无论是出于家族安排还是自我选择,杜环成为了西域安西都护府的一名书记官。当时的安西军是天下强军,战无不胜,在军中发展对杜环这种贵族子弟也是个很好的起点。与杜环年纪差不多的杜佑当时也在地方上历练,起步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参军。
但怛逻斯之战这场意料之外的失败,使杜环成为杜家走的最远的一个人,不是在仕途上,而是在真正的旅途上。怛逻斯之战是高仙芝自作主张发动的一场边境冲突,其结果并未对大唐和大食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对于杜环就不同了,作为被俘的数千唐军之一,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亚六年,杜环的奴隶士兵生涯】
怛逻斯城在今天的中亚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当时叫石国。战后杜环和其他被俘唐军将士一路向西七百余里,经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安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到达木鹿国(土库曼斯坦马雷市)。
由于《经行记》失传,只能从一些只言片语当中大致梳理杜环的整个行程。最初路上的行程大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其中应该是包含了这些战俘被甄别、审讯、关押的时间。这段时间估计杜环是遭了一些罪,毕竟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即使杜环有个小军官的身份,当时还享受不到日内瓦条约的待遇。
(杜环的大概路上旅程)
木鹿国是大食呼罗珊总督所在地,杜环在这里差不多渡过了五年的时间。这是一片沙漠中的绿洲城市,城门用铁铸成,城“方十五里”。城市繁华,土地肥沃,盛产各种水果和蔬菜,“瓜大者名寻支,十馀人飧一颗辄足,越瓜长四尺以上。”寻支就是西瓜,当时中国尚未引进,要到数百年后的五代时期才开始广泛种植。
这段时间杜环的记录只保留下来周边各国的一些情况,包括各国的风土人情和宗教、法律等,杜环本人的经历并不清晰,只是从战俘变成了奴隶士兵,被编入了大食呼罗珊军团之中。这只大食扩张到东方后组建的军队,并非传统的阿拉伯战斗风格,从人员到战法都是东方特色,人员数量高达50万人,吸纳俘虏成为士兵是保持军队规模的必备手段。
这段时间大食呼罗珊地区并没有大仗可打,但此起彼伏的被占领地区反叛给呼罗珊总督增加了不少麻烦,呼罗珊军团也是在四处镇压各处反叛。
但《经行记》中杜环一共留下了13个国家的记录,其中中亚地区有拔汗那国、康国、石国、碎叶国、末禄国等5国,基本上都是杜环到达马雷之前被押送路上经过的国家,这说明在中亚杜环并未随呼罗珊军团大范围活动,应该是一直呆在马雷,或者在其他某个地区驻守。
也有可能是杜环的身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毕竟在古代,只要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都会被重视,只是是否杜环出卖了大唐的情报信息就不得而知了。
(唐人应该比较少见的西瓜)
【西亚三年,参与巴格达新城的建设】
之后由于大食阿拔斯王朝兴建新都城巴格达,就把呼罗珊军团调到了西亚,杜环这次得以随同一并前往,先到了亚俱罗(今伊拉克库法),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原都城,又来到了巴格达,大食新都城所在地。
经过了几年,杜环在呼罗珊军团当中应该有了些许的提升,行动的自由度更高了。对于巴格达新城的记载文字保留下来的也比较多。
建设中的巴格达新城就已经非常繁荣,有能容纳数万人的礼堂,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工商业也非常繁盛,还遇到了几个大唐的金银匠以及画画的和纺织的工匠,是否同为怛逻斯之战的战俘没有明确说明,但他们的名字和籍贯都记录了下来。
(巴格达古城复原图)
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怛逻斯之战后,唐军被俘士兵中有大量原来从事过手工业的良家子弟,虽然应募成为士兵,但原来的手艺还在,这些人对大食来说很有价值,尤其是有造纸术等中原独有技术的士兵。
这是历史学者们认为中国古代技术向西方的一次集中性传播,刚才说的康国就是在此之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产业基地,所造的撒马尔罕纸替代了埃及苇纸和羊皮书,并带动了整个西方造纸业的发展。
但实事求是讲,造纸术等中原技术向外扩散是一个必然,只是怛逻斯之战加快了这个过程,不必为此过多的惋惜。
杜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参与了巴格达新城的设计工作,虽然他没有工匠的经历,但至少出身名门大族见多识广,在中亚几年也应该过了语言关,至少当个管理工匠的工头是没问题的。
(古法造纸术)
【北非二年,得以回归大唐】
在巴格达3年之后,杜环随同呼罗珊军团先到了耶路撒冷。
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国王曼苏尔接见了杜环,并向他询问了大唐和长安的一些情况。这也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典型,如果单纯因为杜环的贵族子弟身份,只会被当猪一样养起来等待大唐或者家族交付赎金,其他待遇想也不用想。
应该是这个时候开始,杜环得到了更多的优待,得以把过去近十年的经历进行整理和记录,并继续补充在非洲的一些见闻。
北非2年,杜环先后到了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其中摩邻国就是埃塞俄比亚,当时在古国阿克苏姆统治之下,这是中国古代对这一地区最早的文字记录了。杜环所在的呼罗珊军团镇压了各地的反抗势力,得以凯旋而归。杜环也得到了大食国王的嘉奖,被免去了俘虏身份,重新成为自由人。
怛逻斯之战后的十一年,杜环终于得以回归故土。归心似箭的杜环一刻也没有停留,搭乘海上丝绸之路商船,从北非埃塞俄比亚马萨瓦港口出发,经过红海、波斯湾进入印度洋,途经狮子国(斯里兰卡),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中国南海,最后到达广州回到了大唐土地。
这个过程大概又花费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耶路撒冷古城复原图)
杜环整个旅程海陆里程达到八万里,历时12年,留下了13个国家的记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非洲文字记录。
杜环回国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与十二年前的盛唐顶峰相比,当时的大唐已经山河破碎、异族横行。虽然可能从商人口中得知国内战乱的消息,但亲眼所见和旁人介绍毕竟不同,杜环心中必定唏嘘不已。
(隋唐长安古城复原图)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