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3+2模式(中德双元制育人打通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新通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赵胜豪 通讯员陈欣)打通职业教育新通道,助力教育创新。5月10日下午,全国主流媒体记者们走进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机电一体化专业育人模式的创新。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2016年起在入校新生中选拔30名学生,组建机电一体化中德班,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运用汉化教育教学培训手段,执行德国AHK培训大纲,推行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在中德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中,实施行动导向六步法教学模式改革,制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工作页,逐步形成了中德双元制本土化教学经验。以此来创新本土化技能培训模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金华向记者们讲到中德双元制人才培养。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3+2模式(中德双元制育人打通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新通路)(1)

AHk机电一体化资格认证考试下现场。通讯员供图

“三年来培养了180名中德班学生,首届毕业生获得了德资与欧盟精密制造类企业的高度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吕金华补充到人才就业的高效性。

经过三年的本土化创新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构建了融通双证、融合双元、融洽双师的三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德国工商大会及联盟单位的高度认可。

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王华炎也和记者朋友们讲道,“要努力学好机电,在技术技能中找准‘方向标’,以此来提升自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3+2模式(中德双元制育人打通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新通路)(2)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王华炎。

该校在“双元”专业课程体系发展过程中,专业依托人才需求标准和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融合德国AHK技能标准的本土化,构建“职业素养平台课程 理论知识平台课程 职业能力平台课程 专门化方向拓展能力课程”的“多方向、分层递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