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和掐丝珐琅是一种东西吗(与我们比较熟悉的)
大家好,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我们不定期为粉丝赠送观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虚极子按:在率兽食人的“文明”时代里,原本作用于禽兽和庄稼的生产工具最终演变成了威胁并残杀人类自己的刑具或武器。
法老手中的曲柄杖在各种文明中一变再变,最后变成了基督教主教大人的司教杖。这一华丽转身之所以堪称完美,全仰仗着錾胎珐琅这门工艺为它披上了一袭华美的衣袍。
▲ 法国利摩日制造的“圣母加冕”司教杖,1250年,铜镀金錾胎珐琅
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錾胎珐琅”与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掐丝珐琅”(景泰蓝)在工艺上有所区别。如果说掐丝珐琅的工艺思路是做加法——先在平滑的金属胎表面粘贴铜丝,然后填釉料烧制;那么錾胎珐琅的思路如同做减法——在金属胎上凿刻出花纹,使纹样轮廓线凸起,在其下陷处填充珐琅药料,然后再焙烧、磨光。
▲ 意大利巴克洛牧区主教安东尼奥·德·里奇的司教杖,约1453-1490年,银镀金錾胎珐琅
意大利萨勒诺迪奥塞萨诺博物馆藏
錾胎珐琅比掐丝珐琅出现得更早,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便掌握了这门技术,后来传至欧洲,公元前500年生活在德国中南部和高卢地区的凯尔特人就很擅长制作錾胎珐琅器皿。凯尔特人是今日法国人的祖先之一,于是錾胎珐琅工艺便保留在了法国的利摩日。錾胎珐琅早于掐丝珐琅传至我国,元明时它被称为“拂郎嵌”,这个名字本身也透露出有关法国(France)的讯息。
▲ 13世纪初的錾胎珐琅司教杖,1859年发现于卡尔卡松大教堂
法国巴黎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藏
说完曲柄杖,咱再聊聊法老手里另一种象征威权的圣器。
▲ 奥西里斯双手各执一圣器
▲ 这是神马?
有人认为这就是鞭子,但追本溯源便发现它的前世原来是一种土得掉渣的农具——“连枷”。古埃及语把连枷称为“Nechacha”,它是一种脱粒农具,由一根长柄和几片木条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脱落。
▲ 我国农民使用连枷时虎虎生风
考虑到奥西里斯原本就是一位农业神,他在古埃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神农氏,那么这位法老手里总拿着根拍谷子的连枷,便也就顺理成章了。奥西里斯开先河,后世法老唯其马首是瞻,即位后都要拿着连枷,并与牧羊用的曲柄杖配合着使用。与其说统治者想要垂范于天下,号召大家亦农亦牧自力更生,毋宁说这两件家伙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要招呼在那些不听话的“乱臣贼子”身上。
▲ 图坦卡蒙的金棺,法老双手各执曲柄杖和连枷
埃及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 图坦卡蒙左手同时拿着曲柄杖和连枷,右手拿着生命之符“安可”
无独有偶,连枷这东西在中国的先秦时期也演变成了武器。那时候中原人民用它来守城,称其为“连梃”,“梃”就是“棒子”的意思。《墨子·备城门》中说:“二步置连梃、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周置二步中。”意思是说守城时每隔三米就配备一枝连梃,以便密集反击攻城之敌。到了唐代,经过改造的连枷扩展到骑兵作战之中,此时的连枷已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双节棍别无二致了。
不论是牧羊用的曲柄杖,还是脱粒用的连枷,当初都是人类为了获取食物而作用于牲畜和农作物之上的生产工具,处处都直接体现着人与物之间的简单关系。然而当文明出现后,等级社会建立起来之时,这些作用于物的生产工具无一例外地演变为作用在人身上的刑具和武器,辅助统治者役使人民过度劳动、服从律条、扭曲人性,胁迫平民卷入贵族的掠夺战争,让这些被过剩的劳动生产催生出来的过剩人口在战场上用手中的由锄耰棘矜演变而成的钩戟长铩互相砍斫杀伐,最终在文明社会定期爆发的危机时代里将受害者、不满者、旁观者以及偶尔连带着麻烦的制造者——“英明神武”的统治者——一并推入地狱。
▲ 图坦卡蒙
哪种文明不是在棍棒之下和鞭笞声中建立起来的呢?可是到头来,又有哪种文明不是在棍棒之下和鞭笞声中走向覆灭的呢?
我们每天发表历史艺术文物相关文章及马未都录制的视频,同时发送馆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谢谢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