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总结 女权主义及传统

戴璐现象、女权主义及传统"女德"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女权主义总结 女权主义及传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女权主义总结 女权主义及传统

女权主义总结 女权主义及传统

戴璐现象、女权主义

及传统"女德"考

新年伊始,接连曝出体制内官员的桃色丑闻,几乎炸崩了整个网络。无疑,我们这个社会,又面临一次道德危机。中岭作文,非理不涉,因此常遭怨恨甚至封杀。所以,自羊城封控至今,凡热点,皆闻而不问。做个"好人",以五体之勤,打发静默而无聊的时光,倒也大大的省心而幸福。桃色新闻,古今中外都是极具"夺目"之魔力的,因为它很"人性"。尤其是体制内的桃色,在"人性"之外,又多了一层功利、世风导向和权钱色三者关系的神秘色彩。本欲禁嘴,无奈此次桃色酵母太过强大。不管如何自禁,也禁不住與论的喧嚣。因此,终究不忍置身其外,又来"胡言"了。

面对此次盛舆,我第一个思索的还是"很古老的东西"。"西化"之前,我儒家文化的体系,对男女性别的定位,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野外狩猎,职场打拼,家庭经济保障……是男人的责任。而"相夫教子",家中琐事……则是女性的天职。这一分工,在孔夫子那个时代,算是根据男女特质和当时的自然环境、生产力的水平和工作强度的大小……所作出的较为客观、理性的定位,有其时代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分工,在当时的确具有对女性的"照顾"、保护的思想成份。在社会分工上"保护妇女",这一思想应予肯定,永不过时。

这一社会角色的定位分工,既有很强的原始的人性化,而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不足和敝端也益发突显。主要是,对女性潜在的创造能量,长期束缚了。对此,在本国两千多年的思想界,对这一不足和缺陷,始终视而不见。未能与时俱进,及时将女性从闺房中解放出来,让她们"出闺",从事一些适合她们的社会工作。尤其到了明代陈继儒的《安得长者言》面世,胡言"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固化儒学一角,而忽视其无限生机,把经念歪了。本来是对女性的关爱,却变相成了对女性潜能的忽视、欺视!说到性别欺视,在我国,陈继儒大概是这一思想的源头,与孔夫子无关。

到了近代,女权主义兴起,女权运动随之迅速波及全球,本国自然无法置身其外。于是,有了当今的"女性文化"。在我国,尤以"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口号,史无前例地激发了女性投身"革命"和职场的热潮。在狠批"三从四德"的百年惯性的助威下,女权主义终于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扎实地生根开花了。女性能冲出家门,相对摆脱依附男性的地位,投身于社会,从事其力所能及的工作,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大开发,也是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何况,除了生理体能,女性中有相当的比例,其智商、才华和能力,不输须眉,充分发挥、挖掘她们的潜能,社会的进步,肯定比光靠男人们单打独斗,要来的迅速。因此,对女权主义,我向来没有意见。

但是,纵观一百多年来,我发现,不管是世界还是在中国,对女权主义及其运动,除了一路狂奔,却极欠反思和总结。在"选票国家",它是"政治正确";在所谓的极权国家,它也是条"高压线"。无论政界还是思想界,谁也没有胆量对其说"不"。于是,滋长了女性的"权力无边"。完全颠覆了"男刚女柔"、男强女弱的自然规律和传统的永不过时的伦理道德,严重冲击了客观存在的刚柔、强弱、主次之序,动摇了传统家庭的根基,也动摇了社会和睦、和谐之本。

谈到女权问题,一个婚姻制度,一个教育和就业,是核心问题(本文只谈本国)。

从摆脱母系、群居时代到家庭的确立起,我国的婚姻制可以民国为界线,粗略分为一夫多妻和现行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前者延续数千年,以现代观念考察,对女性显然是不公平的。现代婚姻制度,从理论上看,解决了前者的敝端,从法律上实现了婚姻主体的绝对平等。应该说,这是女权运动的重大成果。规定婚姻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双方有结婚、离婚的自由,使女性摆脱"休妻"制度下的被动地位。这是时代的进步。至于古人,如何思考、设计出当时的婚姻制度,证据已无从查考。今人也不能盲目地谩骂古人,特定历史,特定条件,"存在就是合理"。就像当今的婚姻制度,已实行几十年,存在也是合理的。在现实的婚姻生活中,对废弃和现行的两种制度,其实都有赞成都有不满。往后的历史,能否找到一个更具人性化,更加符合伦常道德,更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那不是我辈的事了。总之,现行的婚姻制度,无疑是女性同胞的重大胜利。

男女教育平等的问题,本朝立国以来,在法律制度上,早就解决了。至于有些相对贫困的家庭,在教育投资上,依然长期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这既是传统观念的惯性,也是迫于可支配财力的压力。随着我国全面的脱贫,这一现象也有望绝迹。

女性的以上两项基本权利,在我国,无论从思想意识上,还是从法律制度上,都已经完全解决了。最后一个就是就业和职场升迁的问题。据我所知,在就业和升迁问题上,我国不存在任何一条欺视女性的法律和制度,相反,在某些领域,适当照顾女性的政策有不少。但是现实中,有不小比例的行业,出于对男女生理、身体素质和体能、技能的考量,潜规则中,的确存在重男轻女的"余毒",尤其在生产的一线。因此延续了自古以来,女性就业难于男性的这一历史"不公"现象。将来能否完全解决,我也难于乐观。因为,讲效益的地方,必定更重视能创造效益的人才。对此,怎么非议呢?

就业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收入的来源。但是,现实又很残酷:受制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就业领域,在任何时候几乎都求过于供。尤其像目前的形势,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女性就业难,男性就业同样难。即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每年都有一批人毕业即"失业"。每个人都能从事社会工作,是不现实的。面临此境,回归家庭,则是失业女性不错的选择。其实,回归古老的"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也是一份创造效益的崇高的工作。能否安心事家,取决各人的传统理念多寡,女权主义膨胀的女性,是"安"不下来的。

男性独自主导社会几千年,职场曾经是男性的专属世界。仅凭短短百余年的"男女平等"运动,要彻底改变职场上的"男女格局",是不现实的。即使再经过漫长的未来,男性在职场上的主导地位,恐怕也难于撼动。看到这番话,也许又有人会攻击我是"大男子主义"者。不过,我不生气,因为我是在求"理"。职场上的竞争,任何时候都激烈。既是竞争,强者胜出,弱者淘汰,也是"理"。因此,女性投身职场,就必须有心理准备,尤其要自知自爱,守其弱,才能给自己定好位。当然,如果你身后有强大的背景,或者自身有超凡的才智,则另当别论。

一个族群需要思想灵魂,一艘轮船需要舵手,一个家庭也需要一个"主心骨"。男女结合组建新家,我不盲目赞成传统的男尊女卑,或曰主心骨一定就是男方。作为一个小家庭的主导者,不可能按体制内"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筛选,但主次和分工也必定是有的。我主张:夫妻两个,在"民主协商"的前提下,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些,谁便承担起把握小家前行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对子女教育和家庭的发展,必须是"贤能"者上,弱势一方助之。能者多劳,不将功劳挂在嘴边,家庭也就和睦了。世间没有绝对的平等,家庭"话语权",不应该列为女权或男权"运动"的话题,更不能成为夫妻之间的"权利之争"。

男人是猫,女人是鱼。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要改变"猫喜腥"的本性,难的。这样说,不光得罪了全体男同胞,好像连我自己也自掌了。不过,我不收回。因为,这也是"理"。我不否认,职场上尤其在体制内,由于长期的风纪教化,加之组织制度的高压,的确涌现出一批严格自律、"不近女色"的好干部。但是,也有一些手握权柄,淫心泛滥,整天将属下女干部当作猎物的败类!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遇上这样的领导是不幸的:要么,丢下廉耻,甘当其玩物,然后仕途顺利,而丈夫子女蒙羞,甚至家庭破碎;要么,被穿小鞋、"打入冷宫",永无升迁出头之日。这类"不幸的女人",如果摊上这样的上司,的确存在名与利的艰难选择。因此,为了家庭的稳固,我向来鼓励有能力的男人,娶妻不要太漂亮,娶了美妻,最好不要进职场,给她安排个自由职业,足矣。但是,你必须有能力撑起整个家,并提供安全感。

权力是"好东西",野心不限于男女。男人在逐权的路上,只问结果,不择手段,在厚黑学史上,已见怪不怪。而女性自投身于职场以来,同样也累累身染其恶疾。甚至,有的女性一旦手握点公权,身上的母性全失了。像扬州某区某局副局长戴璐,不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略查戴某的简历,17岁"应聘"于宝应县检察院(应属合同临时工),至今年28岁。其间,先后6次调动、换岗,两年前成为体制内副科级实职。在县(区),副科职相当于中央的副部职,属县(区)级的"高干"行例。基层许多人干到退休,也得不到这个职位。自从公务员实行公开招考以来,对学历和资格审查,有明确、严格规定。以戴某的条件,别说领导职务,当个一般公务员也是不够格的。这是常识。如果不是领着张副市长回其二婚婚房云雨,被其二任丈夫偷录,将"家丑"外扬,搞不好过不了多久,戴副又要直接"脱副"了。

我不相信戴副局长的6次调动、换岗,从临时工到公务员,再到副局长,都是张副市长一手操办的。以她之前的地位,要搭上一个副厅的关系,不太现实。当上副局之前,谁给她铺垫?她又付出了什么资源?她最清楚,我想大家也心知肚明。婚房不住,把新婚丈夫骗回娘家"看管",给自己权色交易留下一个安全空间。这是个十足的"惯犯"嘛。在中国,这样的女人,什么时代都是满身涶沫的!

性,是男女结合,感情融洽,家庭、社会和谐,人类繁衍的根本。这是其生物学上的基本功能。止于此,它是崇高且值得敬畏、讴歌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性,又被赋予了责任、义务和伦理道德的社会属性。虽然婚姻制度变了,世风也变了,而性的这一古老的社会属性,少有人敢出来挑战。相反,在伦理道德的层面,至今多数国人在潜意识中,仍然坚守着"约定俗成"。戴某的前夫果断退婚及其现任丈夫的"反目举报",正是中国人这一潜意识的激烈反应!

女权运动,如果在"性领域"过度追求,起码在中国,必然翻车。成都某副区长出轨同事,有点纯粹追求感观刺激,目前,难窥出功利成份,比起戴某,與情似乎给予了宽容。但是,人设也崩了。体制内一个"作风问题",足够喝一壶。因此,我要敬告女同胞们:正当合理的女权,社会必须无条件支持和保护。但是,"女权"不能无边,不求"三从四德",起码要洁身自爱,秉守对丈夫、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在性领域,尤其勿效戴某,将自身资色当作谋权谋利的资源。国外疯行"性解放"、"性自由",存此"理想"者,最好移民他邦,或者干脆就单身罢。当然,如果不怕邻里、同事,指着你的脊梁,骂"破鞋"、骂"公共汽车",也就无所谓了。

迄今为止,体制内以权换色,以色谋权,未定为"违法",只是在党、政纪内列为"作风问题"。如果没有其它的违法证据,只能"内部处理"。因此,给权色交易者们留下了较为宽泛的"涉险空间"。惩治权色交易,如果查不出夹带了钱财在其中,其震慑强度,是明显低于惩罚权钱交易的。像戴某这种无才无德甚至无廉无耻之辈,仅凭一张脸蛋和下半身,便牟取了重要的公权岗位,其危害,不亚于以权谋钱!权色交易,要不要像权钱交易一样,刑律清明?肉食者谋之罢。

中岭于2023年1月10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