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负债40万坚持还是停止(我做代理8个月负债140万)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王敏
编辑 | 金玙璠
一提及加盟代理,很多人会联想到经典的“双簧骗局”。
在这种骗局中,骗子公司先是主动给目标人物打电话,称旗下某产品正在招代理商,条件非常优厚。
当这位老板犹豫不决时,骗子公司又找人假装买家,来咨询这款产品,兴趣浓厚,称如果有货,要购买一大批。老板一听,“赚钱机会来了”,就掏钱做了代理商大量进货。
等货到了,老板联系买家时,对方却以种种理由取消了订单。煮熟的鸭子飞了,老板急了,申请退货,骗子公司自然百般阻挠,甚至直接断了联系。到头来,货砸自己手里了,老板只好认倒霉。
其实,加盟本是一种能互利共赢的模式,品牌方将自身品牌使用权、经营模式、产品等输送给加盟商,通过加盟商快速扩大规模、提高品牌影响力,加盟商也能运用相对成熟的模式去跑市场。因此这种模式渗透进了各行各业,从咖啡奶茶、火锅、便利店,到物流快递行业的快递网点、共享经济领域的共享充电宝、支付领域的刷脸支付和POS机……
但这种模式因为存在巨大利润空间,被一些不法机构盯上,比如藏在暗处的快招公司(短期内快速招商以获得加盟费等利益的公司)专门收割加盟费,“双簧骗局”也是代理加盟骗局的一种。这导致好好的模式被玩坏,甚至有了“十个加盟九个骗”,“一入加盟深似海”的坊间传言。
即便是躲过了骗子公司、加盟了正规品牌的一些代理商也表示,很容易误判市场,并在品牌制定的规则中被“压榨”,做赔本买卖。曾被央视报道一边快速开店、一边大批关店的钱大妈,便是例子。
多位代理商向深燃复盘了加盟失败的经历。共享充电宝代理商向辰君因为一直收不到品牌方发放的分佣,创业8个多月负债140万左右后,选择了二次创业;快递行业代理商蔡宇航,和合伙人投了1300万拿下一个区的代理权后,经营不到两年已经开始清算转让;想加盟烤鱼品牌的张城,被坑了60万加盟费,店也没开,还在打官司。
这些代理商,无论是抱着暴富心态盲目上船,还是自认为做足了准备冲上来,在登船后总会发现,环节复杂、套路太多、赚钱不易,反应过来后,都跳着脚要给差评。
做代理商8个月,负债140万无论哪个行业,只要加盟代理模式出现的地方,就不乏被套路的案例。
向辰君在成为一名共享充电宝代理商之前,先在某头部共享充电宝品牌的直营团队工作了四五个月,以为摸清门道的他在2020年初,和几位朋友凑了50万创业,成为了该品牌的代理商。
待疫情平稳,他开始率领团队疯狂铺设备、占商户。最疯狂的是2021年5月到7月,短短两个月,他的团队规模就从70多人扩充到了200多人。
在前线打仗的他没想到被品牌方“坑”了。前期,双方达成了协议,每铺设一台共享充电宝设备,给予一定机器差额以及两个点的佣金分成。但合同的流程一直没走完,“品牌方以拖延流程的方式拒绝推进”,所以自己一直没能拿到盖完章的合同。而且充电宝机器差额和佣金分成,迟迟没有到账,向辰君不得不借款维持经营。
事后,向辰君才了解到,这家共享充电宝公司自己也成立了一个团队,和自己公司的业务模式类似。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总公司便以走流程的理由一直拖延,且拒绝支付此前承诺的分佣。
来源 / 视觉中国
那一年8月,他这家创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支付不起房租和团队运营开支而倒闭,他个人因此背上了140万左右的债务,“我把我合伙人的债务也接过来了,相当于花140万买了个教训,以后再也不相信加盟代理了”。
向辰君创业失败,是因为自己在前期过于信任曾经的团队,低估了其中的法律风险。而在南方某省会城市做快递代理商创业的蔡宇航,则是错误预判了行业形势和创业难度。
2020年4月起,看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蔡宇航盯上了快递代理生意。他拿出了500万,和三位合伙人共同出资1300万,拿下了所在省会城市一个城区7家快递的代理权,每人分管一到两家。
他们选择在这个区做快递代理创业,是因为看好当地是高速成长中的开发区,很多小区楼盘都是新建的,“未来随着人流增多、社区发展,快递生意一定会蒸蒸日上”。
蔡宇航和朋友都非常乐观。“早期自己先运营,等过三年左右步入正轨,就把手里的快递生意再转让出去,一定能小赚一笔。”
他代理生意的高光时刻是,公司一度承包了70多个网点,管理着400多人。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还没等到经营满三年,由于当地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大打价格战的同时还管理严苛,他这个承包商就坚持不下去了。
到2022年初,蔡宇航一位合伙人分管的两家快递,已经放弃经营。他自己分管的两家也开始清算。“最好的结果是能以五六十万的价格,把这两家盘出去,但最后我可能还是要亏300多万。”
和向辰君、蔡宇航加盟大品牌以失败告终不同,广东的张城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被收割。
他此前一直从事餐饮行业,原计划加盟一家烤鱼品牌,在了解过程中,就在品牌方的劝说下,交了一半的加盟费30万元。钱一交,等到真正考察直营店时,才反应过来,“加盟这个品牌不会赚钱,有的加盟商已经被迫关门了”,就申请退出。
品牌方拒绝退还30万加盟费,理由是合同已经在流程中、难以中止,同时也向他承诺,补齐剩下的加盟费后,走完合同,就可以进行代理权转让,退还加盟费。
为了要回加盟费,张城只好交了另一半,等交齐60万后,品牌方之前承诺的帮助进行代理权转让,却一直拖延、迟迟没有下文。张城到现在也没有要回加盟费。
一位法律界人士对深燃表示,餐饮行业已经成了加盟出现问题的高发地,深陷加盟代理纠纷、甚至亏损负债的人不在少数。
或赤裸收割、或变相压榨,加盟套路环环扣坊间传言“十个加盟九个骗”,张城遇到的“加盟费”套路,便是最典型的一种,即以极高的加盟费,先收割一波韭菜。
江苏天煦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媛过去四年左右代理了100多起加盟商纠纷案件。他总结,加盟代理的套路是,品牌方先通过包装做大声势,再承诺如“几个月之内必回本”、“加盟之后品牌方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宣传”,以此吸引加盟商上钩,收一批加盟费。
“即便加盟代理的是一家正规运营的品牌,成功开店,也不能高枕无忧”,沈媛说道。一些代理商表示,品牌方会在管理经营上设各种各样的“陷阱”。
品牌方们赚钱的“套路”之一,就是只允许加盟商从自己这里购买设备和原料,价格往往远高于市场价。
一位茶饮加盟商对深燃提到,2021年下半年,茶饮生意在抖音等平台上风靡,自己也想去分一杯羹,可苦于没有经验,便找了一个新品牌,交了1万多元加盟费,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各种费用,他这家茶饮店总共投资了20多万元。
目前,他的加盟店营业了四个月左右,“从总部采购的原材料价格,比市场价贵太多”,因此,他最近正计划自创品牌,希望这样能降低原材料成本。
来源 / unsplash
在消费电子行业,这种“强权”体现在渠道倾斜上。某消费电子品牌经销商对深燃吐槽,卖电子产品,用户最关心能不能第一时间拿到新货,但品牌方的新品发布,会优先供给直营渠道,经销商第一时间拿不到货,自然直接影响经营业绩。
“货源”之外,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些品牌方在经营管理上对加盟商、代理商越来越严格。站在品牌方的角度,需要利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加盟商的管控,但在很多加盟商眼中,一些制度反而把“压榨”合理化了。
一位便利店加盟商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品牌方会要求每个店铺每天达到一定的订货量,“但在实际经营中,很难达到”,为了完成KPI,订货量总是高于实际出货量。
销售不出去的产品,积压在库房里,就成了加盟商自己的损失,长此以往,很难不亏损。
而为了安抚加盟商,有些品牌方会以货品补贴的形式给予一定扶持。部分加盟商拿着总部补贴还能生存,一旦补贴无法到位,加盟店也就难以维继。
因行业竞争激烈,快递业对代理商们管控严苛的情况更甚。在行业深陷价格战的情况下,各家都想以价取量、以规模效应角逐成为行业龙头的机会。作为代理商,蔡宇航明显感受到,价格战一打,商家寄快递便宜了,但自己的日常运营更难了。
“要实现收支平衡,快件每个派件至少8毛左右,但是,快递公司从一开始的1.2元不断降价,一路降到6毛左右”,他说,单个快件派送的成本不变,派费却不断降低,导致公司已经没有资金招人了,甚至经常自己上阵送快递。
没钱,是因为一边被罚,另一边还没有进账。
到去年上半年,刚经营不到一年的蔡宇航感觉到,总公司对用户投诉、快件破损的处罚,相较以往更严苛了。他分管的两家快递,单月罚款最高时超过30万元。
蔡宇航偶尔还能收到派费,他合伙人负责的一家快递品牌,已经有9个月没有收到派费。总公司开始给的理由是用户投诉、快件破损需要罚款,“派件费还不够罚款”,后来则直接拖延派费的发放。
“房租、人力、物力都在消耗,总公司那边还不按时付款,很快就会经营困难。”从2020年4月至今,运行不到两年,蔡宇航和合伙人们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7个快递品牌中,有4个已经放弃经营,有2个正在清算寻求转让。
代理加盟的套路,怎么躲?等经营链条断裂、加盟商们去讨说法,总是维权路漫漫。
张城对此深有体会,“品牌方不是拒绝交流,就是直接消失,想联系都联系不到。”为了要回加盟费,2021年8月份,他将烤鱼品牌方告上了法庭,“单是证据材料,就准备了十几斤”。
但还没等到开庭,对方就注销了公司,迫使张城针对公司启动的诉讼被迫终止,浪费了时间、精力不说,还损失了很多诉讼费,最后张城不得不转战其他法院继续维权,“品牌方不断变换开庭的地点,想用在全国各地打官司这一条,拖垮我的精力”。
蔡宇航还在为两个快递的区域代理权寻找新买家。最近他一直在复盘,认为代理模式本身是行得通的,错就错在自己错误地判断了市场和创业的难度,“我们入场时,快递的生意,已经不好做了”。
尽管在真正代理前,他曾和不少区域承包商深入交流过,但还是缺乏一线经验,对行业趋势的认知不够,而且“自己也存在侥幸心理,想着‘打一枪就跑’,结果反被收割”。
300多万打了水漂,好在,蔡宇航还没有负债。决定停下快递生意的他,如今打算另找新的致富经,东山再起。
向辰君早在2020年就想过使用法律途径维权,但由于合同迟迟没到手,被多位律师告知,“起诉也没有胜算”。
他为了偿还代理商创业期间背负的债务,又重新找投资,开启了共享充电宝的二次创业——自创品牌,不再做代理商。
但第二次创业也不顺利,几近失败。由于和之前代理的品牌在业务上有竞争,“在业务推进时,常受排挤”。
来源 / unsplash
他已经决定放弃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如果我放弃创业,找一份工作攒钱还钱,十年都不一定能还完债。只有我还继续创业,才有还债的机会。”在他的观念里,只要离开创业这个“牌桌”,就意味着,真正丢掉了翻盘的机会。
但无论是快递,还是共享充电宝,这两门生意都已经过了行业红利期。
蔡宇航也清楚地意识到,快递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有严格的标准。快递网点赚钱主要靠发件利润和总公司的派费,前者单件利润高但量少,后者比较琐碎而且利润低。新入场的老板,需要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以及团队合作者,最好自带快递流量,比如当地的蔬果生鲜电商、网红带货等资源,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而共享充电宝行业,自2020年以来就竞争激烈。代理商想赚钱,就要铺设更多设备,以获得更多分佣,但为了抢占点位,给商户的分成和激励水涨船高。打不起补贴战的代理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至于像张城一样选择加盟餐饮品牌的代理,沈媛给的建议是,前期调查考察要足够充分,才能规避部分未知的风险。加盟之前一定要了解品牌方是否有直营店,这代表着该品牌是否有成熟的经营模式,是否具备加盟能力;其次,考察该品牌的加盟店数量、位置、经营效果如何;此外,通过企业背景查询类的软件,了解该品牌的过往信息,是否存在相关纠纷。
河南银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婷婷还提醒,加盟商、代理商们在和品牌方签订合同之前,双方一定要就相关细则做好约定,包括品牌使用的范围及时间、货物积压应该如何处理,应该如何退出。至少,有前期约定在前,到后期双方如果无法达成,诉诸法律时,还有规则可依,不至于成为一笔糊涂账。
其实无论是加盟还是代理,靠自己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除了尽可能规避品牌商的坑之外,加盟商们更需要审视自身能力、盘点资源。
如果抱着暴富的心态进场,梦想着做代理加盟就能创业成功,即便不被浅显的骗局收割,也极可能在日常经营中被现实打脸。你帮品牌跑市场,最后也有可能被市场抛弃。
*题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向辰君、蔡宇航、张城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