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22号线经过南沙吗(为何不经过南沙城区)
文 / 孙不熟
广州地铁18号线近日开通,全城瞩目,关于它的先进性,媒体上已经有很多报道,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想说说它的两个缺憾。
第一个是缺憾是,抵达珠江新城之后是新设立的冼村站,这个站与5号线没有实现换乘。目前也是一个孤立的车站,与CBD内猎德、珠城两个站的距离也都大于1公里,超过步行舒适区。
这个缺憾,对CBD的上班族来说,不太友好,也没有充分发挥18号线的实力。
第二个缺憾是穿越南沙的时候,没有经过南沙城区,这可以视为一个BUG。
大家知道,南沙城区,也就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是南沙街道(涵盖蕉门河、金洲、南沙湾等),对18号线呼声最大、需求最刚性的也是这些片区,但这些片区目前只有慢吞吞的4号线在服务。
1
那么,南沙城区为什么被18号线抛弃了?
我了解到的信息是,18号线有两个核心目标,一是实现“30分钟到天河”的日常通勤,二是必须连接万顷沙枢纽。
而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只能从天河拉直线到万顷沙,如果绕道蕉门(南沙城区),可能会增加8到10分钟的车程,无法实现30分钟到天河。
当然,我不知道广州的规划部门为何对“30分钟”有执念?站在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通勤时长多个七八分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商务人士对通勤时长更为敏感,30分钟是他们的舒适区。
其实,如果一定要实现“南沙30分钟到天河”,也可以在珠江新城与蕉门之间拉个直线,但这样一来,万顷沙就不能实现30分钟到天河了。
真正的问题在于,在18号线的意图中,为什么万顷沙的优先级高于南沙城区呢?
我的理解是,万顷沙枢纽是广州在珠江口下的一枚大棋,可能关系到广州的“城运”。
众所周知,广州自古以来便是了岭南地区绝对的交通中心,此前珠三角的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都是以广州为中心来规划的,呈现出一个经典的A字型格局,这也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的核心支撑。
不过近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的建设,粤东与粤西的联系似乎不需要广州这个中间人了,广州作为珠三角交通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广东省的交通规划也日益呈现出多中心的观感。
2
幸好,广州还有南沙这张王牌。
南沙在哪里?大湾区几何中心,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珠江口两岸的城市只要单线联系,仍然绕不开广州(南沙),即使绕开了,也要拉一条支线过来支持一下,比如深中通道。
因为拉上南沙,既能获得更大的客流量,还能获得省城的大力支持,何乐而不为?
看到这个势头,广州干脆在万顷沙这个地方,规划了一个巨大的高铁枢纽,规模与广州南站不相上下。南站是15站台、28线,而万顷沙站是14台30线。
根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全市规划了七大枢纽(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白云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新塘站、万顷沙站),万顷沙站与南站、机场并驾齐驱。
那么,万顷沙站都汇聚了哪些轨道?
包括南沙港铁路(南沙港-鹤山)、深江铁路(深圳-江门)、广中珠澳城际(广州-澳门)、肇顺南虎城际(虎门—肇庆)。
同时衔接了地铁18号线(广州城市南北快线)与15号线(南沙内部环线)。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深江铁路,因为它是沿海通道(国家“八纵八横”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珠三角联系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重任。
也就是说,通过万顷沙枢纽,广州又引入一条国家级大通道(沿海通道),再加上南站引入的京港澳通道、广昆通道、兰广通道,广州将坐拥四条国家级干线高铁,综合能级与上海并列,仅次于北京。
未来,万顷沙站将成为广州联系长三角的门户枢纽,从长三角地区乘坐沿海高铁抵达南沙后,只需半小时即可抵达珠江新城,这种超快捷的时空体验,是广州更为在意的。
在此意义上,南沙站(即万顷沙枢纽)是广州争夺珠江口领导权、联系长三角、巩固南大门地位的一枚大棋。如果没有这个站,广州在大湾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互动中,可能会被边缘化。
毕竟,广州南站的功能主要是联系华北、华中与大西南,联系东部沿海的重任只能交给万顷沙站。所以,广州必须优先保障它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度。
我想,这大概也是18号线舍弃南沙城区而选择万顷沙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事情也可以看出,南沙的规划,首先是为广州市的大格局来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3
当然,南沙城区的居民也不用太失落,一方面,可以通过通勤巴士以及15号线(规划中)接驳18号线。
另一方面,22号线的延长线会开到蕉门与南沙湾,而且还有望通往深圳,这条线对南沙城区更实用,战略价值也更大。
昨天的文章已经说过,22号线的重量级不输给18号线,它是广州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连接海陆空三大枢纽(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南沙客运港)的超级地铁,未来还将跨越珠江口成为第一条广深地铁。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22号线开到深莞的可行性,要高于18号线,因为22号线连接着白云机场和南站,对深圳、东莞人的吸引力也更大,相信广州也更有动力去推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