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祭车风俗(怀庆民俗生产之)

接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在古怀庆府广大农村,干农活或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搬运工具,主要靠胶轮架子车,架子车又叫平车或人力车。搬运东西主要靠人力拉着架子车去拉。

过去在古怀庆府的部分地区如温县、武陟等地烧火做饭用的是散煤,就需要到怀庆府的北半部焦作、李封等地去拉。另外建房会用到石灰、石头、石子等建筑材料,也需要到太行山里去拉。这些都主要靠人力拉着架子车运来。一般上一辆架子车能拉1000多斤货,因路途较远,有的需要两天时间,又怕一人拉不动,所以人们都习惯于在外出拉货临走时会在家里约好,在重车回来的时候,由家里人拿根绳子,步行前往重车回来的必经之路去接车,一般接车的人会步行一二十里地。在生产队时期,给集体拉货,队里有时会派人牵着牲口,前去接车,一头牲口可以帮拉两三辆架子车。拉货的人正汗流浃背、疲累不堪时,一旦看到接车的来了,都兴奋不已,浑身又来了精神。

但由于那时通信不发达,外出拉货的人在遇到如装不上货或车子部件损坏等特殊情况,延迟了行程,或因修路需要变道绕路,也无法通知家里人,家里去接车的人还是按照在家的约定,准时去接,走岔了路或时间到了接不到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应运而生,现在在古怀庆府广大农村,家家有机动车已不再是奢望,每个家庭最起码也会有辆“小奔马”电动三轮车。架子车已逐步隐退,甚而完全退出了运输的历史舞台,基本成了古董。靠人力拉着架子车去拉货,拿根绳子步行去接车也成了历史。

农村祭车风俗(怀庆民俗生产之)(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