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方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与分析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方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与分析(1)

摘要: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重新规划教学内容,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思维、强调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性、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笔者认为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化学教学必将事半功倍,有助于提高化学学习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学案例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这个词汇经常被提起,尤其是在我国教育一直处于改革阶段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越来越被教育界关注。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意见中”多次提到了 “核心素养”或“核心素养体系”这个词汇,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制定各级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案,并根据方案修改教学计划,结合课程标准,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下修改教学内容。核心素养的教学角度也就成为了我国教育部门面临的新热点,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制定中学化学教学案例尤为重要。

一、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什么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素养,笔者所理解的核心素养是中学生对化学中宏、微观事物的辨认,学习观念的转变,自己思想的平衡,具有的推理判断能力和对模型的认知这五部分内容的理解。众所周知,中学的绝大部分化学实验虽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可以人为加以控制,向我们需求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中学生既要宏观来观察事物,又要具有微观观察的能力。中学化学的核心素养具有成长性、个性化、平稳性等特征。在整个初中化学体系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基础的化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培养化学思维及观念等,这也是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一部分。

二、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

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学生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学习能力也略有不同,所展现出来的性格也不同,具体表现在对化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化。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不同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构建自己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但是作为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对化学产生一个直观而简单的认知,其次要引导学生把化学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化学核心素养。此外,一个学生的化学思维、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对提高化学核心素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老师还要采取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所学的化学知识,同时不要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体系,也有助于中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方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与分析(2)

三、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分析中学化学的教学案列

(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思维

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见培养化学思维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宏、微观事物辨认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自己语言的学科(化学符号)。而化学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首先要熟练运用宏观、微观和符号融合的方式分析问题。例如在宏观分析氨气与酸反应的结果时,首先要从微观来看氨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再结合氨分子或铵离子结构的化学符号来分析。这样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宏、微观结合看问题的思想,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联,形成化学思维。

(二)教学中强调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性

一般的化学反应都是有反应条件的,当然也要遵守守恒定律。例如氮气与氢气反应产生氨的可逆反应,从工业生产和化学反应相关规律的角度出发,一般会采用一定温度、压强,再加入适当催化剂的方法,来获得相对最佳的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论述反应条件的时候,更要强调化学反应的原理。这样学生理解了化学反应原理,掌握了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生就可以自己探索其他一些化学发生反应的条件,建立起变化可控的化学观念。

(三)教学中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为什么要发展科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人类的进步,因此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化学思维,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开拓视野,对化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中学化学的内容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组成,以达到实现在生活中测定某种物质成分、结构、性质、应用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设置问题,比如交警是利用乙醇的哪种性质和哪种化学原理来判断驾驶员是否酒驾。学生对这样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化学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结果。

(四)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科学是为了社会进步服务的,化学是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为了人类社会发展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学好化学就为了更好的应用化学促进科学的发展,而不是形成科学危害。几年前的社会新闻经常有报道,有犯罪分子为了伤害他人,用硫酸泼人的事件,导致受害人毁容,乃至生命受到威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这一事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硫酸的腐蚀性,但是也要为学生建立化学学科的伦理。中学生学习化学是为了服务人类社会,发挥化学学科的积极作用,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伤害他人或者危害人类健康、公共安全。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方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与分析(3)

结束语:

中学生学习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同的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科学分析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构成,核心素养是由宏微观事物的辨认、学习观念的转变、自己思想的平衡、具有的推理判断能力和对模型的认知的五部分内容构成的。运用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从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思维、强调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性、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四个方面来帮助教师培养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希望能对广大教育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曲晓萍.指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24)

[2] 董光杰.浅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科学素养教育[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 2004

[3] 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0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