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填空成语题目(逻辑填空的复习技巧-高频成语详细辨析)
大年已过,随着各省省考公告的陆续发布,公考同学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当中了,每年的行测的逻辑填空总是少不了成语辨析,这是考生容易得分也是容易失分的考题,本文整理了在近年公考中高频出现的5组成语,通过详细地解析引导考生打开思路,找到成语逻辑填空考题复习的正确方法。
第1组:跌宕起伏 此起彼伏
◆成语释义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此起彼伏]形容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
>语境辨析
“跌宕起伏”强调不稳定
例如:
①《最后的通用语言》的作者奥斯特勒向读者讲述了世界 主要语言跌宕起伏的命运,事实说明每种语言的“唯我独尊”" 到最后均是不堪一击,波斯语差不多花1000年,才确立通用语的地位,但在短短16年就沦为了普通语言,如果现在我们臆想英语至高无上的地位会永远持续下去,就犯了“失忆 症”与“典型的想象力缺乏症。”(来源: 真题)
根据“每种语言的‘唯我独尊’到最后均是不堪一击”可知,世界主要语言的命运是多变的,故此处用“跌宕起伏”世界语言发展的命运多变,不稳定。
“此起彼伏”强调连续不断
例如:
一年以来, 欧美国家示威、罢工活动此起彼伏,暴力事件频发,社会乱象层出不穷,显示出在经济持续不景气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加剧。(来源:真题)
根据“暴力事件频发,社会乱象层出不穷”可知,文段此处“此起彼伏”照应“频发”和“层出不穷”,表示欧美国家示威和罢工活动连续不断。
第2组:触手可及 唾手可得
◆成语释义
[触手可及]伸手便可接触到,形容距离很近。
[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侧重事情容易绊倒。
>语境辨析
“触手可及”侧重距离近
例如:
①3D电视是一种能模拟实际景物的真实空间关系的新型电视,对观众而言,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具有触手可及的震撼效果。(来源:真题)
根据“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可知,文段此处“触手可及”表示对于观众而言,这些景物就在眼前,距离近。
②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手机在视线范围或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就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下降。这并不是手机的推送或通知分散了人的注意力,而是人们下意识地不去“惦记”手机,但发布这个指令的过程本身就会耗费有限的认知资源,造成脑力流失。(来源:真题)
根据“手机在视线范围”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或”可知,文段此处“触手可及”体现手机与人的距离近。
③近年来,昆明市立足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实施“文化 ”战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合更多元素,不断催生产业蝶变。戴上VR眼镜,“昆明”瞬间变得触手可及,移步换景,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在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昆明的自然人文景观。(来源:真题)
根据“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昆明的自然人文景观”可知,文段此处用“触手可及”表示戴上VR眼镜后,“昆明”瞬间变得近在手边。
"唾手可得”侧重事情容易办到
例如: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来源:真题)
根据引用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知,文段此处“唾手可得”连接否定词“不可能”,表示人类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很容易实现,而是需要艰苦奋斗。
②民主是联合国的核心价值,是人权的关键。民主为解决各种分歧提供了渠道,给边缘人群带来希望。但民主并非唾手可得,需要培养和捍卫。(来源:真题)
根据“需要培养和捍卫”可知,文段此处“唾手可得”连接否定词“并非”,体现出民主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努力这一含义。
③有人分析过成功学的基本讲义和习惯用词,发现它们几乎就是人类世界已知的公理。不能否认,从这些廉价、方便、唾手可得,但又貌似永远正确的道理中,我们似乎获得了营 养甚至是前进的动力;但如果- -味地沉迷于所谓的“成功之道”,放弃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则有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与自己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来源:真题)
根据顿号可知,文段此处“唾手可得”与“廉价”、“方便”构成并列,体现出容易得到之意。
第3组:闭门造车 孤芳自赏
◆成语释义
[闭门造车]形容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孤芳自赏]指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语境辨析
“闭门造车”表示脱离实际
例如:“广州精神"不是文人闭门造车写出来的,它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上千年文化、历史精髓的传;承。(来源:真题)
根据“来源于....实践”“精髓的传承”可知,文段此处“闭门造车”表示脱离实践、实际的含义。
“孤芳自赏”表示自命清高
例如:
①她自恃年轻漂亮,态度傲慢,孤芳自赏,目中无人,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来源:真题)
此处的“孤芳自赏”与“态度傲慢”、“目中无人”构成并列,表示“她”自命清高。
②艺术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说到底不过是唯美主义一-厢情愿的志向。自古以来,艺术就是与政治、经济、信仰等种种意识形态因素甚至流行时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来源:真题)
根据“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可知,文段此处用“孤芳自赏”表示艺术不能只是停留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
第4组:以邻为壑 嫁祸于人
◆成语释义
[以邻为壑]原指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嫁祸于人]指把灾祸、罪名等转移到他人身上,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语境辨析
“以邻为壑”侧重于困难、祸患的转移
例如:
①作为一种现象,城市垃圾问题早已凸显,异地倾倒、以邻为壑,不过是垃圾困境的一种不当突围方式而已。治理垃圾异地倾倒问题,必须依靠严厉执法和监督举报,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城市垃圾处理上来。(来源:真题)
根据“城市垃圾问题早已凸显,异地倾倒”可知,文段此处“以邻为壑”表达了把自己产生的垃圾转移给别人的意思。
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联,各国利益深度融合。但同时,各种挑战也日益严峻。变局之中,要合作还是要对立,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互利共赢还是要以邻为壑,人类发展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来源:真题)
根据“要.....还是要.....”这一表示选择关系分句,以及“要开放还是要封闭”可知“开放”与“封闭”构成相反的语义,因此此处“以邻为壑”与“互利共赢”同样构成相反的语义,表示只顾自身发展,不顾各国利益大局的做法。
③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持久。(来源:真题)
根据“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以及由顿号衔接的“转嫁危机”“损人利己”可知,文段此处“以邻为壑”体现出将危机转嫁到别国的不道德做法。
“嫁祸于人”侧重于罪责的移转
例如: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来源:鲁迅《两地.书》)
文段此处用“嫁祸于人”表示将失败的罪责转移到他人身上。
第5组:土崩瓦解 分崩离析
◆成语释义
[土崩瓦解]比喻事物的分裂。像土崩塌,瓦破碎- -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分崩离析]表示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语境辨析
“分崩离析”主语一般只能是国家或集团
例如: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零星传播假史歪史看似小事,如果不加整顿,长此以往却会扰乱人们的思想。上世纪80年代,苏联社会就曾经出现过大量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抹黑苏共历史的现象。比如诬蔑十月革命使俄国离开了"人类文明的正道"等,这导致全民族精神支柱坍塌,最终成为苏联分崩离析的致命原因。(来源:真题)
文段此处成语修饰“苏联”,属于国家,适用“分崩离析”。
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是平时积累才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多省联考不出意外3月27日举行笔试,现阶段是省考备考最关键的时期,您在备考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咨询考德上“德德师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