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黄日华版(天龙八部)

我所看过的金庸小说,唯《天龙八部》一书最是神奇。小说通篇都笼罩在佛法的光芒下,所有的剧情都在阐述着四个字:求而不得。

天龙八部黄日华版(天龙八部)(1)

天龙八部

乔峰,集奇冤大仇于一身的旷世英雄,执念于报仇雪冤,却在苦苦探究真相的过程中,先后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养父养母、授业恩师。阿朱的出现是乔峰一生中难得的一缕曙光,她的出现是上天给予乔峰的一次机会,让他放弃执念,一同前往骑马放羊,其乐融融的塞外生活。阿朱在乔峰赴段正淳之约的晚上,最后一次哀凄恳求:“段正淳的怨仇,再过一年来报不成么?让我先陪你一年。”但乔峰仍是毫不动摇。便是这坚韧执著的性格特征,最终铸成了他和阿朱无法挽回的悲剧。 (小说最后乔峰重回雁门关外,蓦地回忆起当日情景“‘乔大爷,你再打下去,这座山峰也要给你击倒了。”山坡旁一株花树之下,一个少女倚树而立,身穿淡红衫子,嘴角边带着微笑,正是阿朱。 “昔日佳人,犹立眼前,蓦然回首,无限阑珊。这本是必不可少的一笔,阐明了乔峰自尽的根本原因。当日阿朱已死,乔峰之所以没有殉情,全是因为小镜湖畔阮星竹居中一副字让他发现事中蹊跷;冤仇了结后因为答应阿朱要照顾阿紫,所以阿紫双目复明,它才毅然赴死。自尽赎罪,其实只是导火索而已。)少林寺一役,冤仇真相大白,原来杀害乔峰养父养母及恩师的却是乔峰的亲生父亲。苦苦思索的报仇,居然是不得报不用报。料想少林寺一役后,乔峰回到乔三槐居中,念及阿朱、养父养母、授业恩师之死,百转千回,心中定是苦涩难当。求报仇雪冤而不得,在乔峰这一悲剧人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再说段誉和游坦之二人,都是执念于情爱的少年。段誉对王语嫣是痴恋,从第一眼见到王语嫣起,便痴痴呆呆,死死跟在王语嫣后面,对旁人视若无物,对王语嫣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却奉若神明;游坦之对阿紫是苦恋,从第一次见面开始便种下了痛苦而甜蜜的情种。头入狮笼、以身养虫、换目被弃,游坦之和阿紫在一起的时光大多是痛苦的折磨。最终王语嫣依然留在慕容复身边,而段誉痴恋难平出家为僧,恐怕数年也难以解开心中的执念;游坦之将自己的眼睛换给阿紫,是希望眼睛能够代替自己永远陪在阿紫身边,但最后阿紫挖目还珠抱着乔峰跳入悬崖,游坦之依然不能陪在他身边,料想纵然最后他也随阿紫跃入山崖,尸体也必定不能和阿紫的尸体摔在一起,可悲可叹。

虚竹一生,寡欲少求,只希望能够在少林寺研习佛法,清静一生。然而命运之轮偏偏不让他平平一生,得享清静。从少林寺小和尚,到万人之上的灵鹫宫主人、西夏国驸马,从武功低微的路人甲,到绝顶高手,身负将近200年的内功修为。虚竹但求不破戒,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破了荤戒、酒戒、色戒、杀戒;不愿破色戒,却先性后爱,三兄弟中只有他最后美人相伴;不愿杀人,身边的人却一再死去——同离少林寺的太师叔玄难一出场便死了,师傅无崖子和其生父母都是相识第一天便死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九十高龄也一一死在他眼前,义兄萧峰也自尽于眼前,更亲自用松子无意杀死了数人。当得知丁春秋能够留在少林寺清修后,作为灵鹫宫主人的虚竹子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这种对佛法清修的执念,终也未能遂心,更表明,万事所成,唯顺其自然也。

小说中求而不得的例子举不胜举:为爱相争六十年的师姐妹临死才知道所有争风吃醋都是毫无意义,为了复兴大燕国机关算尽的慕容复一一步步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众叛亲离,最终疯疯癫癫潦倒一生;视美人如生命的段正淳,眼见一个个红颜知己香消玉损于眼前,最终为情自尽;一心要回大理做皇帝的段延庆,为杀段誉而亲手害死自己的兄弟岳老二,却发现原来段誉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做不做皇帝都是一样了;自恃美貌卓绝不可一世的马夫人康敏,最终被自己的惨容吓死,引人唏嘘不已。

小说《天龙八部》一再逆其道而行之,偏偏让所求均不能得,唯有慕容博、萧远山、鸠摩智三人心满意足,终得圆满。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放下了执念,皈依我佛,不谙世事,四大皆空。当初虚竹被逐少林之时,玄慈方丈有言,若一心向佛,哪里都有佛,哪里都可以修炼。如果虚竹能够明白这一点,那么想必即使他做了灵鹫宫主人,也能得到圆满了。原来《天龙八部》颇多情节,环环紧扣,都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放下执念,顺其自然。

思考至此,对金先生的敬佩之情不禁又加深了一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