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

文/芹斋先生。

注/本文为张锋(芹斋先生)原创文章作品,头条首发。含相关署名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1)

第十章 兄弟相争袁氏覆灭 决胜中原沧海遗篇

话说汉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一战袁绍惨败,主力尽戮,树倒猢狲散。许攸叛逃曹营,大将张郃、高览也投奔了曹丞相。袁绍见大势已去,单骑匹马逃回冀州邺城老巢。

01 袁绍杀田丰

袁绍北渡黄河之后,先逃到了部将蒋义渠的军营,说: “我的脑袋就交给你了。 ”蒋义渠忠贞不二,把自己的帅位让给袁绍,请袁绍下令主持。

大家听说袁绍还活着,被打散的人马又慢慢回来了一些。可是,冀州治下的不少郡县都畏惧曹操的威势而投降了曹军。接着,袁绍就打击那些反叛自己的郡县,稍微稳定了局势。

可一回到朝堂,屁股还没有坐稳的袁绍,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错误, 反而想起回到邺城后,这番狼狈不堪的情形,还得受田丰的冷嘲热讽,心一烦就将在狱中的田别驾给杀了。后来,沮授则因为不肯投降曹操,辗转回到邺城之后,也被袁绍一刀砍了。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曰:初,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觽,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

说起来,袁绍阵营中数一数二的谋臣也不少,如沮授、田丰、审配、许攸等人,还有转投了曹操的荀彧和郭嘉。可见袁绍这个人不堪人主,好谋无断,色厉内荏,还容易被逢纪、郭图这两个狗头军师左右,手下的将领也不能忠诚效命,焉有不败之理?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绍军之败也,土崩奔北,师徒略尽,军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丰在此,不至于是也。”

绍谓逢纪曰:“冀州人闻吾军败,皆当念吾,惟田别驾前谏止吾,与觽不同,吾亦惭见之。”纪复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绍于是有害丰之意。

初,太祖闻丰不从戎,喜曰:“绍必败矣。”及绍奔遁,复曰:“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

孙盛《杂记》评曰: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闇后,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2)

02 鲁肃佐孙权

曹操击败袁绍后,返回许昌。想趁孙策刚死江东不稳,攻打东吴,教训一下孺子孙权。

张纮劝告:“趁人之危,不是什么好名声。一旦不顺利则白白地树敌,不如趁机结交。”其实,曹操大战之后也需要恢复元气,就顺水推舟地表荐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并派张纮出使东吴。

官渡战前,长沙的张羡支持曹操,和刘表打得不可开交,曹操当然没有余力去支援。战后,张羡病死,刘表则趁机平定了长沙以及桂阳、零陵。就这样,刘表全据荆襄九郡,也成了沃野千里带甲十万的实力派诸侯。

刘表势力壮大,自然威胁到了长江中下游的东吴。且孙家与刘家可谓世仇,然孙权刚刚继位,需要安定朝局。周瑜也只有暂时隐而不发,好友鲁肃是江北淮南人,这时因为战乱避祸在江东。看到中原渐渐稳定,就起了回乡的念头。

周瑜听说,连忙劝他留下,并把他引荐给了孙权。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初,周瑜为居巢长,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

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

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

肃从其言。瑜因荐孙权,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3)

孙权见到鲁肃,相当欣赏。大宴之后送走了其他宾客,还拉着鲁肃接着喝。孙权问鲁肃: “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我也想如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称霸诸侯,先生您有什么好主意?”

鲁肃微微一笑,道: “依我看,汉室难以复兴,曹操不能卒除。将军您还是应该立足江东,来观天下的成败。如今北方战乱不断,应趁此机会攻黄祖,破刘表,全部占有长江天险。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才是如汉高祖一样的功业呀! ”

孙权大吃一惊: “如今我只不过想经营一方来辅佐朝廷,实在不如您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张昭等人认为鲁肃年轻,大言不惭,而孙权却不介意,继续信任重用鲁肃(实际上,鲁肃一席话说到孙权心坎里去了)。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4)

03 二袁争位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三月,曹操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又打算趁袁绍元气大伤,去攻打荆州的刘表,为长沙的张羡出气。荀彧又劝: “袁绍既然战败,就应该趁老虎受伤时落井下石。如果劳师远征刘表,万一袁绍死灰复燃,那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

曹操恍然大悟,于四月进兵,又击败了袁绍在仓亭的部队。九月,得胜返回许昌后,兵锋南下进攻在汝南盘踞的刘备。刘备知道打不过, 赶忙先派糜竺糜芳、孙乾去刘表那里打前站, 然后带着人马逃往荆州。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曹操又命令夏侯渊、张辽等人围攻东海的昌豨 (原来依附于吕布的农民起义军, 吕布覆灭后投降曹操,又反叛) 。昌豨被张辽单人匹马入城劝降收伏。

曹操巩固后方后,建安七年正月,又进兵官渡,作彻底消灭袁绍的准备。袁绍经过两年的瞎折腾,终于油尽灯枯。五月,带着战败的耻辱含恨离开了人世。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

范晔《后汉书》论曰:袁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天下胜兵举旗者,莫不假以为名。及临场决敌,则悍夫争命;深筹高议,则智士倾心。盛哉乎,其所资也!《韩非》曰:“佷刚而不和,愎过而好胜,嫡子轻而庶子重,斯之谓亡征。”

选曰:绍姿弘雅,表亦长者。称雄河外,擅强南夏。鱼俪汉舳,云屯冀马。窥图讯鼎,禋天类社。既云天工,亦资人亮。矜强少成,坐谈奚望。回皇冢嬖,身穨业丧。

陈寿《三国志》评曰: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5)

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的续弦刘氏溺爱小儿子袁尚,就整天在袁绍面前夸他怎样尊老爱幼如何文韬武略,最重要的是长得帅。袁绍枕头风听多了,就有了立袁尚为世子的打算,但一直不曾明言。

早在建安元年,袁谭进攻在青州的孔融。孔融是个儒生,当即弃城逃跑。从此,袁谭在袁绍手下一直任职青州刺史。后来袁绍又把次子袁熙派去当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唯独留小儿子袁尚一直在身边,也算不言自明了。

沮授生前就劝袁绍,这么做将来自找麻烦。袁谭和袁尚都不傻,为了谁能继承父业而明争暗斗,手下的谋臣也是各找靠山。袁绍病入膏肓之际,连明确的遗嘱都没留下就升天了。大家都认为长子袁谭应名正言顺地继位,依附于袁尚的审配等人却担心这样一来自己就要倒霉,于是假造了袁尚即位的遗嘱。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比。觽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

袁谭从青州回来奔丧,一看自己不能继位,弟弟承袭了大位。一气之下,自封车骑将军,跑到了黎阳。黎阳是抗击曹操的前线,袁谭此举倒也未必全是私心。然而,袁尚害怕这个哥哥夺权,不肯多给他兵马, 还派逢纪跟着监视军队。

袁谭一看,这可是黎阳,这么点兵马与其说是抵御曹操,不如说是在引曹操来攻,只好忍气吞声地请他弟弟多给点人。审配等人商量半天,不行,不能多给(审配在《三国演义》里一副义士的形象,其实这一段的行径,简直就是赵高第二) 。袁谭当即就怒了,立刻把那个逢纪杀掉出气。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谭至,不得立,自号车骑将军。由是谭、尚有隙。太祖北征谭、尚。谭军黎阳,尚少与谭兵,而使逢纪从谭。谭求益兵,配等议不与。谭怒,杀纪。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6)

04 钟繇哭外甥

曹操一看袁氏内讧,建安七年九月,又趁机大打出手,渡过黄河直奔黎阳。

这下子袁尚也坐不住了,留审配守邺城,自己亲自出兵援助。但哥俩绑一块也不是曹操的对手,连战连败后,勉强扎营固守,当起了缩头乌龟。

正面打不赢, 这两个难兄难弟就想从外围给曹操制造点麻烦。袁尚命令河东太守郭援联合高干,匈奴南单于等人进攻河东,并派使者游说关中马腾,马腾父子虚以为蛇。

曹操任命的司隶校尉钟繇(郭援的舅舅)立刻率兵在平阳包围了南单于,尚未攻克时,郭援带着大军又来包抄。寡不敌众,有人劝钟繇撤兵,钟不同意: “袁氏还很强大,关中诸侯暗中和他们勾结,之所以还没有明目张胆地反叛,就是因为顾及我的威名。现在逃跑是示弱, 这是不战自败。郭援为人刚愎好胜, 必然轻敌。如果他们胆敢渡汾河而来,我们半渡而击,一定可以获胜! ”

然后,立刻派人去马腾那里,以利害劝说马腾来帮忙。面对两边的拉拢,马腾犹豫不决,但最终不敢冒着反叛朝廷的罪名帮袁氏兄弟,而是派儿子马超领军去援助钟繇。而郭援果然轻敌冒进,在汾河被一举击溃。

马超的部下庞德亲斩郭援, 但却不知道杀的是谁;钟繇只听说外甥被杀,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晚上收兵后,庞德的口袋里滚出一颗人头,钟繇当即放声大哭。庞德吓坏了,连忙道歉。钟繇收住眼泪:“他虽然是我外甥,但现在是对国家的反叛,公事公办,将军你又何必道歉! ”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7)

05 “火烧博望坡”

刘表听说曹操又和姓袁的干上了,就派驻守新野的刘备带领兵马北进,欲趁火打劫。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人抵抗。交战之后,刘备突然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的营寨后向南逃跑。

这便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的原型事件,不过罗贯中把刘备的功劳张冠李戴到了诸葛亮头上,时间上也作了延后。实际上,这会子两人还不认识。《三国演义》里写的诸葛亮出山后的两把火,史书里也都没有记载。

夏侯惇当时就要追击。李典感到奇怪: “敌人无故退兵,一定有诡计。南方的道路狭窄而且草木茂盛,不能追。” 夏侯惇不听,就让李典坐镇后方,亲自进兵,果然中了埋伏,一败涂地。李典连忙来救援,刘备也就撤了兵。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表)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刘备到了荆州以后,刘表表面上很欢迎,但是刘皇叔声名在外,不得不防,可见两人也是貌合神离,刘表不过是让刘备替他守着州治襄阳的北大门,对抗曹操以自保而已。

曹操虽然在西方、南方都遇到了麻烦,却都顶住了对手的攻击,袁谭袁尚战略目的达不到,只有等着挨打了。建安八年 (203年)二月, 曹操又对黎阳发起强大的攻势。二袁再也顶不住了,败退到了邺城,曹操此战获取了一大片袁氏治下的土地。

四月,曹操追到邺城,毫不客气地把周围的麦子全收了。兵精粮足之时,大家纷纷请求一鼓作气攻破邺城。

然而,郭嘉看到二袁内耗不断,就建议: “袁绍溺爱这两个儿子,立谁继承家业一直没有定论。如今他们明争暗斗各有党羽,面对外来的压力尚能同仇敌忾。如果我们撤兵,他们一定会势不两立。不如先撤兵向南一边攻击刘表,一边看好戏。到时候再收拾这两个活宝,就易如反掌了。 ”

曹操听了大为赞赏,当年五月,就撤兵回到许昌。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8)

06 曹操取冀州

袁谭看到曹操退兵,就和袁尚商量: “我的人马武器不足铠甲不精, 因此屡战屡败于曹操。如今曹操退兵,是因为他们无心恋战。趁曹军还没有渡过黄河,如果出兵突袭,一定能大获全胜。 ”袁尚一听,就犯嘀咕: “这是变着法子要兵马军械,到底想干什么?还是不服我吧?! ”

于是,把他哥哥的要求当了耳旁风,什么也不给。袁谭火冒三丈,当即在辛评、郭图的怂恿下火并袁尚。然而,不但兵败被打跑到南皮,手下的将领一听,这种时候袁青州居然还干这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纷纷反叛了袁谭。袁谭时不时称孤道寡,这次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八月,在曹操开始征讨刘表的同时,袁尚亲自攻打袁谭并大获全胜。袁谭逃到刘备曾战斗过的平原县死守。在袁尚的猛攻下,袁谭无奈之下认贼作父,引狼入室,派辛评的弟弟辛毗去向死对头曹操求援。此时,刘表写信给这两兄弟,劝他们和解。

然而“胜利在望”的袁尚不听,那个困窘不堪的袁谭也不服。曹操成大业,有“可以无洪,不可无公”的弟弟;孙权霸江东,有“你不如我,我不如你”的哥哥。相较之下,这对兄弟除了完美继承了袁绍和袁术当年手足相残的基因,基本不剩什么了。

辛毗到了曹操那里,说明来意。曹操的部下大多认为刘表实力强大不能忽视,而袁氏兄弟已经不是对手,不用担心。可是,为了防止袁尚做大,死灰复燃,在荀攸和辛毗等人的劝说下,曹操下定斩草除根之决心立即挥师北上。冬十月,进驻黎阳。

袁尚听说曹操又渡过了黄河,连忙撤兵回邺城死守。袁尚的部将吕旷吕翔兄弟两个叛逃归顺曹操后, 袁谭暗地里刻了两个将军印给他们以示拉拢。这下子弄巧成拙,曹操顿时就明白了:袁谭这小子不老实!不过,表面上还是让儿子娶了袁谭的女儿,以结亲来稳住他。之后,曹操暂时带领人马回许昌休整。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9)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太祖渡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欲分兵益谭,恐谭遂夺其觽,乃使审配守邺,尚自将兵助谭,与太祖相拒于黎阳。大战城下,谭、尚败退,入城守。太祖将围之,乃夜遁。追至邺,收其麦,拔阴安,引军还许。太祖南征荆州,军至西平。谭、尚遂举兵相攻,谭败奔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诣太祖请救。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尚闻太祖北,释平原还邺。

袁尚一看曹操走了,立刻就回去继续“攘外必先安内”的大业,收拾袁谭。建安九年(204年)二月,再度亲自攻打平原,留审配、苏由等人守邺城。

曹操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立即动兵。苏由大概是看到袁氏兄弟内讧不止,万念俱灰,暗中投降曹操欲作内应。事情败露后逃出邺城,投靠了曹操。

曹军再度进逼到邺城城下,堆土山、挖地道强攻。看到强攻不能得手,曹操改变策略,留曹洪继续攻击,自己亲自平定邺城外围。曹军兵锋所向,各郡县或破或降,邺城的外援包括粮道都被切断。五月,曹操改挖长堑,深达两丈,然后引漳河水淹城。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吕旷、吕翔叛尚归太祖,谭复阴刻将军印假旷、翔。太祖知谭诈,与结婚以安之,乃引军还。尚使审配、苏由守邺,复攻谭平原。

太祖进军将攻邺,到洹水,去邺五十里,由欲为内应,谋泄,与配战城中,败,出奔太祖。太祖遂进攻之,为地道,配亦于内作堑以当之。

配将冯礼开突门,内太祖兵三百余人,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突中栅门,栅门闭,入者皆没。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

太祖一夜掘之,广深二丈,决漳水以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饿死者过半。尚闻邺急,将兵万余人还救之,依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邺十七里,临滏水,举火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10)

袁军捱到了七月,袁尚才带领一万多人马回援。这时,邺城已经被围攻达三个月。袁尚派了个主簿李孚欲先进邺城去通报消息。 这个李主簿看到邺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哪里进得去?于是就想了一条妙计。

他先把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带着几名随从,在一天晚上大摇大摆地来到曹操军营,自称是个都督。看到突然来了个首长,曹操士兵不敢怠慢。这位李都督就装出一副检查工作的样子,从北向南走一路骂一路,什么士气不高,什么后勤不力,什么聚赌,云云。就这样穿过了曹操的军营。

来到邺城脚下,看到邺城就在眼前,却又找茬大发雷霆地训斥曹军士兵。士兵们被一通臭骂,晕头转向,这位李都督却突然来了个快马加鞭,带着随从就冲进了城。曹操听说,哈哈大笑:“没什么了不起,他进去后还会出来,你们小心点,看他怎么出得来!”

李孚也知道这样的诡计只能用一次,就劝审配先放城中几千老弱病残打白旗出城来节省城中的粮草,自己也混在难民中逃回了袁尚的军营。

曹操听说袁尚回来救援,手下人都劝他,来者不善,还是退避一下。曹操说:“他们要是从大路来,我当然退让。如果从西山小路来,那么一战可擒。”从大路来说明有决一死战的勇气,还是躲着点;从小路来则是没底气,当然要痛打。

袁尚果然从小路来,想与城中守军内外夹击打破曹操的包围。 然而,两头都被曹操打败,审配逃回邺城死守,袁尚被曹操全力围攻,吓得要投降。曹操不听,反而加紧攻势。袁尚一败涂地,趁夜逃到祁县。

曹操缴获了他的印绶节钺衣服后,拿到邺城外耀武扬威,邺城守军士气一落千丈,只有审配还命令坚守。然而,这样的颓势连审配的家人都失去了信心,之后,审配的侄子审荣偷偷打开东门放进了曹军,审配孤掌难鸣,又抵抗了一番被俘获。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配出兵城北,欲与尚对决围。太祖逆击之,败还,尚亦破走,依曲漳为营,太祖遂围之。未合,尚惧,遣陈琳乞降,不听。尚还走滥口,进复围之急,其将马延等临陈降,觽大溃,尚奔中山。尽收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及衣物,以示其家,城中崩沮。配兄子荣守东门,夜开门内太祖兵,与配战城中,生禽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

曹操看审配忠义,就想看在各为其主的份上招降。但审配坚决不投降,曹操就成全他当了烈士。至此,袁氏经营多年的老巢邺城被曹操攻克。九月,曹操由兖州牧迁冀州牧,从此把邺城(今河北临漳)作为了自己的王城来经营。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11)

07 北征乌桓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后,又花了两年左右征讨袁氏的余党。袁氏兄弟和高干等人虽然一会叛一会降上窜下跳,无奈大势已去众叛亲离,到建安十一年冬为止被曹操彻底打垮。袁谭、高干被杀,袁熙袁尚被迫流亡逃到了乌桓(亦作乌丸,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今内蒙、辽西、辽东一带)。

在曹操决定北征乌桓之前,曹军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袁尚已成流寇,夷狄贪婪无亲,岂能为袁尚所用!一旦我们深入征伐之,刘备必定说服刘表袭击许都。若此事发生,后悔都没用了。”

针对这种言论,郭嘉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说:“乌桓恃其边远,肯定不会做准备,我们应该出其不意,这样即使孤军深入也一定能击败他们。况且袁氏与乌桓关系非同一般,而河北百姓对袁家还有一些感情,一旦北方未定而南征,袁氏兄弟和乌桓会为患,新安定的北方州郡也将丢失。荆州牧刘表不会被刘备说服袭击许都的,他除了坐而论道以外无所作为,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并不信任。若予以重任则担心不能辖制刘备,如仅予以轻任,则刘备不愿为之所用。”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

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回到邺城论功行赏稍事休整后,决定北上斩草除根。当年夏,曹操奇袭白狼大破乌桓人马,乌桓的最后一任大单于蹋顿在白狼山之战中被张辽斩杀,一战而胜并招降胡汉人口二十多万,为统一北方除掉了后患。

郭嘉原为袁绍帐下的谋士,不受重用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在曹操征伐乌丸期间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三国志》评曰:“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也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12)

郭嘉的早逝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虽然曹操麾下谋士如云,但是郭嘉的预谋预判才能超强,相当于参谋总长的角色。在赤壁战败之时,曹操曾哀叹: “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又痛呼: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此为后话。

袁熙、袁尚又逃到辽东,曹操看准袁氏和公孙康(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貌合神离互相疑忌后,按兵不动,公孙康果然砍了二袁的脑袋向曹操请功,袁氏势力彻底覆灭。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

夏五用,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

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觽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觽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人,与尚、熙奔辽东,觽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

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13)

0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安抚边境后,于当年十一月回师, 在回去途中借乐府 《步出夏门行》 旧题,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 《观沧海》《龟虽寿》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象,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曹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汉•曹操《观沧海》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这样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后世文学家们的喜爱。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汉•曹操《龟虽寿》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言志”,它开辟了诗歌的一个新时代。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14)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功颂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激荡,政治思想文化氛围发生了重大转变。

雅爱诗章的一世之雄曹孟德,带头离经叛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新鲜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也都是天下才人志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慷慨激昂。

正如《文心雕龙》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慨而多气也。 ”尤其是曹操,鞍马作文,横槊赋诗,其诗文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的粗犷豪迈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并一脉相承,直接影响了后续两晋南北朝思想文化界所呈现出的“魏晋风度”(鲁迅语)。

千百年来,曹操和他的诗就是以这种风骨及其内在蕴含的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也正是这种可贵的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光彩。南朝的钟嵘曾品评诗词,他却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悲凉”而缺乏文采。

然而,曹孟德这样一位盖世英雄,定是不屑于雕章琢句的。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内容却是全新的。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 (见于《古诗源》) 。 这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

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直抒胸臆,不受古辞旧曲束缚的新风,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光大。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军事业绩所掩盖,且因其负面形象,而不为人重视和传扬。其实,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曹孟德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特书一笔的。

三国正史单挑记录(兄弟相争袁氏覆灭)(15)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张锋编撰 庚子春写于启东翠彧轩 辛丑春修改于西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