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窄的弄堂地址(长长弄堂里的八件小物)
记忆就如同长长的弄堂,掩盖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
这里曾是上海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说人们对于花园洋房里的生活是一种猎奇,
那么弄堂里所存在的一切则更加贴近于日常的生活。
她是市井的,她是鲜活的,她就是城市的另一张脸。
虽不及花园洋房那么的标致与典雅,却也是让人温暖的家。
1
笃笃笃,买糖粥
曾有一个人会在深秋的夜晚,趁着晚风,挑着他的竹编单,走过这条弄堂。伴着他的是一阵阵竹板笃笃的敲打声,还有夹杂着他那男中音的吆喝声“糖粥要哇?”
“二分钱一碗买白粥。”加上家里的白糖放进碗里,用调羹慢慢把粥调和。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弄肉,回弄壳,张家老伯伯,同弄讨只小花狗…”
2
白兰花
穿着蓝底白衣小青花衣服的女人,头上戴着一块和衣服一样的布头巾,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她在长长地弄堂里走过,一手挎着竹篮子,一手拎着小凳子,用江南女子特有的步子轻轻的走着。
竹篮上放着一块小木板,用一色的蓝布铺在木板上,蓝布湿淋淋的白兰花就静静地躺在木板上,周围都是悠悠的花气。
3
烟纸店
弄堂口总会有一家烟纸店,这样的店,总归是夫妻一起开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排整齐的大口玻璃瓶里放着五花八门的食品,有彩色的弹子糖,沾着白花花盐的青津橄榄、甘草桃板,还有脆麻花和三北豆酥糖…
4
老鹰捉小鸡
弄堂里的游戏。总是年纪大的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展开双臂护着身后十多个小朋友。那十多个小朋友便是小鸡,这些“小鸡”一个一个拉着彼此的衣服,在大姐姐的背后躲着“老鹰”。老鹰一般由男孩担任,他一个人要冲过这个大姐姐,来抓这些“小鸡”。
5
生煎馒头
生煎店里的师傅们总是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把一块小小的面粉揉开,再把已经准备好的肉馅子放进那薄薄的面皮里,这样一只生煎就做好了。当木板上放满生煎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个师傅拿着放着芝麻的淘萝沿着一块块的木板上的生煎撒着芝麻,再放进一口铁锅里,浇上点水,盖上木盖。五六分钟后,锅盖上冒出了白汽,师傅戴上白手套用手把锅不停地子转来转去,这些师傅们会一边工作一边和相熟的顾客打着招呼。
6
油条
发酵好的面团被揉成一大团,再被一小块一小块地拧开,放在油光光的木板上,把一根细长的木条在面团上压,压成扁扁的长方形,然后用双手去拧压过的面团,再放进油锅里炸。
当油条被捞起来的时候,几滴黄澄澄的油又滴回油锅里,不过油条总会被放进一个用铁丝构起来的框里,买油条的人会用稻草在油条的半腰上系上,拎着回家。
7
公用电话
老早屋里厢没有电话,要弄堂口管电话的阿姨用喇叭来叫,弄想想看,礼拜天早浪厢,觉还没困醒,楼下阿姨就叫了。
8
大饼
大饼分成甜大饼和咸大饼。
咸大饼三分,是椭圆的形状,上面有几粒黑芝麻,外加几丝小葱,甜大饼是做成圆形的,里面有油酥和白砂糖。
这些大饼放在炉里烘烤时,大家就排着队等大饼出炉,做大饼的师傅光着手,把大饼伸进火红的炉子里贴上,然后盖上盖子,就等大饼出炉。等大饼好了,师傅就用一根长长地夹子伸进炉子里,把大饼一个个夹出来,这时候,空气里弥漫着大饼的香味,这里香味香气很复杂,有葱香味,有油酥味。
上海是一条条弄堂组成的就如都市里的一条条血脉,溶有天南地北的文化
如今,这些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变在渐渐消失但上海人永远不会忘记那条弄堂——我们生长的故乡
←
《上海十八样》
十八样上海的典型事物,大饼油条脆麻花、生煎馒头、猪油汤团、弄堂口的烟纸店、公用电话、弄堂游戏、三层阁老虎窗、居委会的服务站..那些吃的、用的、玩的,有些已经逐渐淡出现今上海人的生活,留下的却是难以忘怀的记忆。
《上海十八相》
→
以幽默、活泼、俚俗、精湛的语句,把石库门生活中的故事一一呈献给大家。18篇故事,刻画了18个在上海石库门中生活的典型人物,又有18幅人物绣像,让读者跟随书中的文字和插图呈现,一起回到那个"纸都泛黄了,记忆的碎片依然熠熠闪光"的时光里,一起寻找梦中的故乡。
活
动
预
告
《石库门,不仅仅是建筑》
活动嘉宾:《上海十八样》、《上海十八相》作者 董鸣亭 活动内容:嘉宾将与您分享在长长的弄堂里寻找一些熟悉而陌生的生活片段,共同回忆记忆中的上海和上海文化。 活动时间:9月17日(周六)14:00-16:00
活动地点:上海图书馆西门三楼音乐欣赏室(高安路口)
报名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上海图书馆微信服务号,关注本周相关活动推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