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1)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2)

文化丨白居易,与酒与棋

文/阅读悦读 整理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3)

(广西资源县的七月半水灯是著名的水灯节,也是长久以来居住在这里的汉、瑶、苗族共有的民俗。节日期间人们集会于桥亭、溪畔,互对山歌,彼落此起,除了祭祀祖先,怀念亲人外,也诉说人间世事,抒发情感。“万盏水灯漂资江”是远近闻名的胜景。)

(1)源起

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风俗。

(泰国,海岸边,夕阳下,迎着阿纳莫阿纳海湾温和的海浪,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放下了寄托着他们心愿的水灯。)

道教中元节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

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

《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4)

(连宠物也加入了祭奠的行列)

佛教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目连解救母难故事。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5)

(在夏威夷,人们可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水灯,其特别的环节在于可以在灯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给亲人朋友,给神灵佛祖,甚至是给竞争者或仇敌。在这里,做水灯的过程,像是一次“倾诉”。图中,孩子们捧着写有自己心愿的水灯。

(2)融合

七月祀鬼之俗演变成民间的鬼节,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间的鬼月俗信与此中元节、盂兰盆节之间,在精神实质上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与华夏民间文化礼俗的一致,使它们迅即得到广泛的认同。

两者皆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间的鬼月有了成为节日的重要时间契机。佛、道两教一同确定了七月鬼节的固定节期,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的打醮等仪式活动又成了这一鬼节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道教是完全的本土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也为民间接受,成为这一节日通行的称呼。

华夏文化有强大的同化作用,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传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适应本土文化的过程。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和风物渐渐难分难解。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盛大的华夏民俗节日。

七月十五的习俗,实际上蕴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6)

(柬埔寨盛大的送水节。图中,暹粒的一位少年走入水中,目送寄托着心愿的水灯渐渐远去。

(3)演化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 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祭奠。

有些地区(湖湘川陕)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

流行最广的习俗——放水灯

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7)

(水灯是日本盂兰盆节的重要角色。作为节日的一部分,京都的“五山送火”十分著名。)

(4)周边影响

日本的大文字烧

盂兰盆节是在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活动。在日本则从飞鸟时代开始进行。后来传播得很广泛。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吧。

在日本,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这个时段回老家团聚。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也不算过分吧。从中国的风俗来看,好像是把清明和春节一起过一样。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一段时间显得很冷清呢。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8)

新加坡的中元节

华人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新加坡特别热闹,持续长达一个月之久,超越所有其他华人传统节日。不说别的,单单在阴历七月期间的歌台遍地开花,通常一个晚上十几场,每场观众至少一两千名。另外每晚还有多场中元宴会,一个月下来,参与中元节活动的民众少说也有六七十万人次,包括办歌台、宴会、购买福物与祭品等等的开销,整个中元节的总花费估计是上亿元。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9)

(在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商贩划着小船,兜售花朵形状的水灯。)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10)

风声水起七月半中元节(我与鬼神君有个约会)(11)

(不过,祭奠一定要按照当地规划,在固定场所进行,否则会破坏我们美丽的家园环境,给节日蒙上一层阴影。)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琴泉》微信号stzx123456789

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岐

编辑:洪与、姚小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