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

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界限感。”

而维持界限感(边界感),适用于任何关系之中,即使是血浓如水的亲子关系,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彼此自由的空间。

否则,不光自己受累,对方也跟着压抑和痛苦。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1)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究竟有多可怕?

提到“边界感”这个话题,编辑小可有很多话想要倾诉,她向我们提供了自己从小到大跟父母相处的素材。

小可是一位独生女,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家都羡慕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只有她明白,父母的爱多令人窒息。

从小到大,父母总是担心女儿受伤,所以饮食住行等方面都要横加干涉,几乎不允许孩子自己有想法。

更为窒息的是,父母不能忍受女儿晚上睡觉锁门,这样方便他们随时进来查看她,有时候白天也会不敲门直接进来。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2)

小时候的小可还能忍受,以为这是父母的“偏爱”,甚至到处跟同学炫耀自己在家多么受重视。可到了青春期,她逐渐想要自己的独立空间,但父母却依旧把她当成孩子。

私自进房间、偷看空间日记、阻止男同学靠近……这些事情都在把小可推向崩溃的边缘。

每次她想反抗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是爸妈唯一的骨肉”,一句话令小可哑口无言。

“高中三年,我抑郁了三年,因为父母的‘变态掌控’……”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3)

小可至今提起那段“黑暗青春”,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浑身都在发抖。

在这人世间,又有多少像小可这样的孩子呢?

“我们都是为你好。”

“我们不会害你的。”

“我生你养你一场……”

这三句话,简直是家庭教育中行走的“毒瘤”,令人避之不及。

然而,很多父母明明知道它的威力之强,却还是将其当成“杀手锏”,道德绑架孩子们,让他们丝毫不敢脱离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4)

这种没有“边界感”的爱,往往就会把孩子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不敢一日有所懈怠,生怕担上“不孝”的罪名。

你丢失的“边界感”,正在伤害着孩子

☆孩子三岁开始,要进行“生理”上的分离

武志红老师曾经提出: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和母亲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这会儿孩子们依赖母亲的养育而生存。

他们的吃喝拉撒等生理上的需求,都是需要依靠母亲来满足的,所以这时你们的关系可以亲密。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5)

例如穿衣、洗澡等亲密的行为也是允许的,还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养成“依恋关系”,增强其安全感和幸福感。

然而三岁以后,孩子将有性别意识,父母在这时就要注意开始与孩子进行“生理”的分离,有些亲密的举动不宜再进行,尤其是异性父母。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敏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而且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出现“羞耻感”,对自己身体在旁人面前露出会感觉到羞涩,这时父母就要尊重他们的天性。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6)

之前看过一种观点,在亲子“共生关系”中,身体界限和心理界限都是并存的。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他们首先要学会跟父母保持“身体界限”,也就是“生理”上的分离。

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被父母窥探,往往就容易在内心树立起一个心理界限。长期如此,他们的心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孩子六岁以后,要进行“心理”上的分离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7)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从2~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这时他们会进入到第一个“叛逆期”,你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会经常犟嘴、说反话。

而到了6岁左右,小孩又出现第二个“叛逆期”,其自我意识蓬勃发展。

父母这时要开始慢慢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分离。例如,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允许他们有表达自我的权利,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议。

如果这时父母依旧把小孩当成“提线木偶”,像小可的父母那样,凡事都想掌控,让孩子被自己的安排下生活,就容易侵犯到孩子的“自我”本体。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8)

孩子可能会变得叛逆,并且做出各种不良行为,以此来向父母示威,表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另外,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提到:

“一个人如果不能成功和父母完成分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和异性父母的‘共生关系’,可能会转化成对伴侣的‘共生依恋’,把两个人过成一个人。“

造就的结果就是:日后在感情生活中难以独立,过于依赖别人;或者是在婚姻中难以跟父母分离,默认跟父母共生,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

这三种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的父母)(9)

其实,像现在的生活中,很多年轻夫妻的感情生活中,父母喜欢插手干预,婚后“妈宝男”的出现,这些都是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边界感”导致的。

最后总结:父母失了“边界感”,孩子未来可能面临“劫难”

综上所述,若父母丢失了“边界感”,往往容易一步步“养废”孩子,甚至对其未来带来三种劫难:

1、让孩子丢失“性别敏感”,不懂得在异性面前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

2、可能让孩子日后成为“巨婴”或者“妈宝男”,即使是婚后,都难以真正独立起来,跟伴侣之间容易发生矛盾。

3、让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总是在“反抗”和“妥协”的道路上反复横跳,生活过得异常煎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