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的诗赏析(诗词新解之二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

屐齿,诗文得解释是木鞋。个人认为该是木底的鞋才对,类似于现代的那种木底拖鞋。

“应怜屐齿印苍苔”,我小心翼翼的走在长满苍苔的路上,生怕一个不小心,便踏坏了这一路春色。“小扣柴扉久不开”,我轻轻敲响柴门,却久久不见有人来开门。

游园不值的诗赏析(诗词新解之二游园不值)(1)

这里的“柴扉”我想一定是诗人的谦称。柴门,应该是用树枝编织成的一种门,不利于敲打。即使敲打,也发不出太大的响声。在旧时的农村,这样的柴门十分常见,所以一般农村串门都是扯着嗓子喊门,根本没有敲门一说。

这里所说的“柴扉”当然是用木板拼成经过打磨,上漆的一种木门。上面饰有铜环,轻轻叩打便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因此从“小扣”一词中便能看出来了,也为下面的那半句“春色满园关不住”做了铺垫。

游园不值的诗赏析(诗词新解之二游园不值)(2)

在乡村,门是树枝做的,围墙自然也是树枝围的。稀稀疏疏的栅栏当然关不住满园春色,透过缝隙便可看的一清二楚了。而且这种树枝围的栅栏普遍也不高,正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只要不是身高堪忧,站在栅栏外便可将一园春色尽收眼底,怎可能有“关不住”一说。由此可见,这家的墙必是江南那种特有的白墙灰瓦,将满园春色围了个严严实实,这才有下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的诗赏析(诗词新解之二游园不值)(3)

这句神来之笔我甚是喜爱,在陆游《马上作》中也有:“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的诗句。叶绍翁的这首诗便是从陆游诗中演化而来,将杏花作了拟人化。原意是开的正红的红杏有一枝悄悄伸出墙外。后又有思想不端正的人曲解其意,将本来好好的一首写春景的诗曲解的污秽不堪,个人感到十分的气愤和无奈。其实这样一首春机盎然的小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应该是这样一幅美好的景象吗?

游园不值的诗赏析(诗词新解之二游园不值)(4)

穿着淡青长衫的诗人一路踏青而来,恰好想起友人就住在附近,便走上弯弯曲曲的石径。却怕自己坚硬的木屐踩坏青翠可爱的青苔,便一路走的分外小心。来到门前轻叩木门上的铜环,发出清脆的响声,却久久不见有人来开门。诗人失望之余抬头望向高高的院墙,却意外发现一枝开满灿若云霞的杏花的枝丫悄悄探出墙头。便宛如一位身着杏红衣裙,梳着双鬟,二八年华的娇俏姑娘坐在墙头,用纯真无邪的双眸望着诗人,欣喜地向他打着招呼。那青春洋溢的模样,让人隔着书本都仿佛听到少女银铃般悦耳的笑声。一时花不醉人人自醉,连读诗的我都要跟着醉了。

游园不值的诗赏析(诗词新解之二游园不值)(5)

游园不值,诗文的解释是游园不遇,带着浓浓的惋惜。而我却认为它该是个疑问句。游园不值吗?当然值。虽未遇友人,却领略到无边春色。看到墙头伸出的红杏,仿若正冲你微笑招手。欢喜之情正跃然于纸上,让千年后的我都也想站在院外,任暖风轻拂,抬头望一望那枝伸出的红杏,踏一番千年前的无边春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