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1937年(1937年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937年南京大屠杀)(1)

清同治三年正月,晚清重臣曾国藩率领湘军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南京)合围;七月,湘军攻破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而后,湘军对城内无辜百姓展开了屠杀和抢掠。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曾国藩曾经亲自给湘军前线指挥曾国荃去信,要求其将南京城变成“无民之境、不耕之乡”

这一次,湘军变成了“魔鬼的化身”,南京城变成了“人间炼狱”。导演这场悲剧的曾国藩,为了向清廷邀功,曾经在上表朝廷的奏折中详细说明过屠杀太平军及南京百姓的心狠手辣:

每生擒一贼,辄剖肠,剥皮挂树,磔石。仅予枭首不足恨,概令剜目凌迟;抑或令兵勇割贼肉生吞。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937年南京大屠杀)(2)

1937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沦陷,攻入南京城的日军在松井石根和谷寿夫的指挥下,向城中平民、战俘端起了枪、举起了刀,悍然制造了令世界震惊、令国人至今悲愤的“南京大屠杀”

在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因为一场灭绝人性的“比赛”——“百人斩杀人比赛”,让国人记住了两个日本鬼人的名字——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937年南京大屠杀)(3)

1947年年底,专门负责收集日军罪行资料的高文彬,发现了一张1937年的《东京日日新闻》,在这张报纸中,详细记录了这场发生于“南京大屠杀”过程中,毫无人性的杀人比赛。

1937年12月13日,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部队长官的鼓励下约定:攻占南京后,以军刀砍掉中国人的头颅数量开展“百人斩杀人竞赛”,先杀满100人者获胜。最终,向井以砍杀106人“获胜”,而野田因为“军刀卷刃”只杀了105人失败。但因为两人无法确定到底谁先杀满的100人,所以再次约定:重新比赛,看谁能先杀满150人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937年南京大屠杀)(4)

《日日新闻》报告的“杀人比赛”

在这份报纸中,这两个毫无人性的刽子手便称为“皇军的英雄”,甚至连血腥的杀人场景也被图文并茂地呈现。向井和野田这两个杀人恶魔,并肩跨立、军刀拄地,脸上还带着狰狞的笑容。

悲愤至极的高文彬立即联系国民政府,向盟军总部提出抓捕罪犯的要求。当时的日军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两个残忍杀害211名中国人的恶魔也已经混迹于被遣返的日军中返回本土,寻找起来并不容易。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937年南京大屠杀)(5)

高文彬教授

但经过多方努力,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搜寻,终于在两人的家乡——日本关东地区中部的埼玉县,发现了隐姓埋名,于街边设摊的向井和野田。

向井和野田很快被押解至南京接受审判,但两人和“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谷寿夫一样,拼死抵赖,拒不认罪。但两人屠杀中国人的确凿证据,容不得他们抵赖,法庭最终将两人判处死刑,并被押解至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937年南京大屠杀)(6)

被押赴雨花台刑场的日本战犯

后记

2020年9月7日,最后一位全程亲历东京大审判者,原东京审判检察官秘书兼翻译,和其他中国代表一起,历经艰辛,亲手把日本战犯送上了审判台;为祖国伸张正义、惩奸除恶;为中华民族贡献甚巨的英雄——高文彬教授逝世。

正如“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所言:

我无意去做一个复仇主义者,但是如果我们忘记历史,那一定会招来更大的灾难。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铭记历史,才能唤醒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这并非延续仇恨!

​参考资料:《南京大屠杀》、《敌人罪行调查统计表》、《拉贝日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