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

今年1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披露,每日有10.9亿人在使用微信。而早在去年年末,微信的月活用户规模就已突破12亿大关,几乎直追中国总人口数。

当今的微信,已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级通讯软件,对国人生活影响之大,没有任何一款APP能比拟。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1)

然而,最初其实有两款软件,是有机会取代它的,可最终都在竞争中落败,并被大众慢慢遗忘。

回忆其之过程,实在令人唏嘘。

01:早生四年,却不堪一击?

飞信,在2007年就已面世的它,是微信当之无愧的“老前辈”。同时,背靠着中国移动这家庞然大物,其发展更是迅猛无比。

仅发布一年半时间,飞信便拥有了超1亿的用户规模,隐隐威胁到“国民社交软件”QQ的地位,成为国内第二大的社交通讯软件;

而截至到2010年末,飞信又将用户数翻番——突破2亿大关,离QQ更近一步。

并且,从2010年末开始的3Q大战,对于飞信而言更是意外之喜。斗得不可开交的周鸿祎与马化腾,甚至到了“有你没我”的地步,蛮狠地要求用户必须在腾讯QQ与奇虎360之间二选一。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2)

要知道,彼时QQ很强势,仅注册用户就超过了10亿之数,但360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装机量和用户数也分别突破了1.5亿与3亿。

也就是说,在这3亿多用户中,一旦选择了360,就不得不放弃QQ,而离开了QQ,那飞信作为另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显然是最佳的替代品。

就连飞信的维护商也直言:这场大战对他们而言是利好事件。事实上,飞信也的确在那段时期中迎来了用户激增。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3)

毫无疑问,倘若飞信能够利用好优势再进一步,那当今的社交巨头说不定就有它的一席之位。

然而,结果却是在飞信在微信这个“后辈”面前迅速溃败,不少人很是费解,看似占尽优势的飞信,怎么就这么不堪一击?

第一、故步自封

飞信自横空出世起,就被打上了浓浓的中国移动标签。

如果有使用过这款软件的人,可能对此还记忆犹新:最初之时,只要飞信用户安装了客户端,就能免费给任何手机号发短讯。

可好景不长,飞信很快就规定只有移动用户才能免费,电信卡和联通卡被排除在外,想要使用,就得交钱。

时间线再往前推些,2007年刚发布的飞信,甚至都不允许电信和联通用户注册。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4)

从战略角度上,飞信的格局显然小了,甚至不少人刻薄地猜测,移动根本没打算认真做飞信,推出飞信就纯粹为了恶心一下另两家运营商。

如此保守的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就限制飞信的用户增长。

第二、不重视

微薄利润的飞信,与移动每日高达数十亿业务量的“本职工作”比起来,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飞信,怎么可能引起领导层的重视?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5)

管理复杂、技术混乱、逐年递减的资金投入……飞信的发展上限,就这样一降再降,即便在智能手机普及后移动端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飞信获得的资金投入依旧不增反减。

飞信与微信,一者被当成“搅屎棍”培养,另一者则被视为“擎天柱”栽培,命运自然截然不同。

第三、利益纠葛

赏罚分明,是团队管理中的不二法则。

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支撑飞信运转的企业与机构数量,就达到了36个,俨然是一个大团队。然而这个团队中在权利与责任、付出与利益分配上的安排,却没有那么对等。

例如带有央企属性的移动部门,即便在飞信的发展上出了大力气,但也无法享有相应的业务提成。缺失激励机制,干好干坏都拿同样的工资,消极怠工的现象当然无可避免。

无法齐心的机构与企业之间,彼此拖后腿,甚至开倒车,最终导致飞信上架5年却仅有14次版本更新。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6)

总而言之,飞信有优势,但其劣势却更大,自微信2011年面世以来,双方直接短兵相接,可仅仅一年,飞信就完全败下阵了。

2012年后,飞信慢慢被市场边缘化,尤其是2015年,业务量更是断崖式下跌,从人均超40条降至30条以下,大批用户还成了僵尸用户,零消息率超过了80%。

2017年,中国移动曾想狂砸8400万让飞信复活,但大家更多是将其当作一个乐子看,在彼时微信几乎一家独大的情况下,飞信想要翻盘与登天无异。

02:米聊VS微信

雷军怎么也没想到,腾讯的反应竟如此地快。

2010年12月,小米接连发布Android版与iOS版的米聊。与QQ的陌生人扩列模式不同,米聊是国内第一款基于本地通讯录添加好友的社交应用,其模式据说来源于加拿大的的一款通讯软件KiK。

米聊的发布会上,雷军曾这样表示:如果给他们一年时间,米聊就有50%的胜出机会,可一旦腾讯在几个月内反击,那米聊就必死无疑。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7)

不料后半句一语成谶,仅隔一个月,腾讯就强势推出微信,导致起步不久的米聊被迫与之同台竞争。

据官方数据显示,米聊上线近半年,就拥有了200万的注册用户,值得一句“表现不错”的评价。

可米聊仅是表现不错,但微信却是在变态发育。2012年3月,微信官方宣布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且用时仅433天,刷新了彼时国内APP的发展记录,同样也意味着米聊的彻底落败。

为何起了个大早的米聊,却只能赶晚集?

第一、腾讯在社交领域实力过于强悍(外因)

米聊刚发布时,大多依赖所谓的“米粉”进行推广,但微信不同,腾讯为了壮大它,直接将微信与QQ打通。

可以说,微信的第一批用户,很多都是从QQ“一键注册”转过来的。有了QQ的输血,微信自然是一飞冲天,其输血力度之大,就连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都说:“论最想干掉微信的应用,米聊还得排在QQ后面”

第二、小米并未过于重视米聊(内因)

在雷军的战略规划中,小米是要布局于硬件、软件、系统三大块,也就分别是小米手机、米聊等APP、MIUI系统。

然而虽说是三大块,但在雷军规划中却是有轻重顺序的,而且是硬件>系统>软件。

这也就导致于,雷军根本就不愿将太多资源和精力,投放在米聊这种软件上。

仅以米聊推出对讲机功能为例,由于用户激增,竟导致小米服务器被挤爆,一天之内整整宕机了5次,APP口碑也因此下跌。

最新版本微信杀后台(曾有两款软件有机会打败微信)(8)

还有不少人说,米聊在名字上就取得不好,不知情者还以为它与飞信一样有限制,只会允许小米用户使用。

如今,腾讯微信在社交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飞信与米聊,则从最开始的领先者,沦落为陪跑者,如今更是被大众逐渐遗忘。

毕竟对大众而言,他们当然只会选择更好的产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被放弃的米聊与飞信输得一点也不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