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中小学网课开课 开展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

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

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直、民办学校:

根据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3号)》要求,为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满足学生居家学习需求,经研究决定,已停课的学校即日起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摸底不落一人。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做好线上学习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各学校要及时掌握并发动各界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加大对线上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每一名停课中小学生都能接受有效学习,保证线上教育教学全覆盖。

二、一校一案精心组织。各中小学要根据实际“一校一案”科学制定本校线上教育教学方案和课程计划,可采用学校组织和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推进。

一是学校组织。各校任课教师结合教学进度计划,通过在线教学平台、钉钉、微信、QQ等多种方式,创建学习共同体,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难易适中、方法科学。教师要广泛深入开展线上答疑和辅导,要根据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做好线上集中答疑辅导,也要针对少数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好个性化辅导。加强对初中、高中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习和考前复习指导。

二是自主学习。中小学生可以登录以下平台开展自主学习: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由教育部主办,课程资源以20分钟左右的精品课为主,学科、学段资料完整,电脑、手机等可直接观看。具体方法:进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www.zxx.edu.cn)”,单击页面上方“课程教学”免登录学习。

铜陵市中小学网课开课 开展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1)

(2)皖教云平台。由省教育厅主办,资源覆盖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学科学段,教材版本齐全,课程均由省内名师执教,电脑、手机等可直接观看。具体方法:进入“皖教云(www.ahedu.cn)”,单击页面上方“资源中心”,选择”云课堂”免登录学习。

铜陵市中小学网课开课 开展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2)

(3)铜陵市智慧教育平台。由市教体局主办,资源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以微课、课件等教学资源为主,电脑、手机等可直接观看。具体方法:进入“铜陵市智慧教育平台(http://yun.tledu.cn/)”,利用皖教云平台账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账号)登录学习。

铜陵市中小学网课开课 开展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3)

三、严控时间和作业量。

小学一、二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6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8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初中七、八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15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高一、二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18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

要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注意用眼健康。严禁超标准、超进度、超难度、超负荷教学。学校要根据线上学习的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

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安排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高中不超过2个小时。

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家长每天上网“学习打卡”、上传学习视频、打印和批改作业,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

四、家校协同注重实效。

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学生、家长提前熟悉掌握线上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程学习。要指导、支持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帮助孩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制定并落实个人学习与生活计划,要督促孩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控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保护视力健康。

要指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合理安排一日作息。要以视频家长会等适当方式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宣传,强化安全教育,及时通报学校有关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安排,化解家长和学生焦虑心理。

五、抓好心理教育引导。各中小学校要时刻关注师生心理教育引导工作,开展线上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引导师生员工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各项防疫措施。

六、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市政府教督委和市教体局将通过线上和实地督查等方式,适时对各县(区)、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重点督查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制定和落实情况、无法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群体关爱落实情况等。各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组织开展常态化的督查指导,及时发现与纠正问题,切实保障线上教学有序有效开展。

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3月15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