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八刀是怎么个工艺(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

玩玉的人经常会听到“汉八刀”这个称谓,但对于很多玩玉的新人来讲,很多并不知道这个词汇,即使知道,也只是知其名不知其意。那么究竟什么是汉八刀,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带你探秘“汉八刀”。

“汉八刀”为何称为“汉八刀”?

所谓的“汉八刀”,其中,汉是时间定词,指汉代。清代中晚期,江阴姓陈名性字原心的人写过《玉纪》,上面写到:“更有古时含殓之器,谓之琀玉。不知者,遇旧玉,皆称为琀玉者,非。更有音讹而呼为汉玉者,尤非。”这其实与中国地方大,人的口音多样有关。而“八刀”并非指仅仅八刀雕琢而成,只是用在玉蝉背部或者腹部的“八分背法”的工艺。“汉八刀”其实就是“琀背刀”的讹读。从实物遗存角度上说,它决不会仅仅局限于汉代。而且我们所熟悉的玉翁仲、玉猪龙等,其雕刻也是非常精简,因此称之为具有殓葬玉蝉的“琀背刀”风格。

汉八刀是怎么个工艺(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1)

“汉八刀”,刀法简练,神态逼真,所以得此美名,如果把琢玉看成绘画,笔法简练,神态十足,不失为一幅好画,而如果从绘画角度来说,就是简笔画法,似乎可以看作是当时的偷工减料之作,如用石头代替玉的做法,所以,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会偷工减料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死人就需葬玉,需要众多的玉器作坊,如果一件玉加工需要一年半载,难以满足当时的需求,为了符合当时用玉现状,只有加快制作时间,简化制作工艺。一些工艺精湛的玉工就制作出了造型简单的玉器来满足普通百姓的用玉问题,后来逐渐被王公大臣们接受,用料也开始越来越好,所以在当时得以普及,为后人留下了“汉八刀”的美名。

汉八刀是怎么个工艺(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2)

“汉八刀”真的是八刀雕琢而成吗?

“汉八刀”应有两层含义。其一,形容其刀工简练、粗放,宛若八刀而就;其二,因之用刀讲求左右对称,奏刀后左右两道线槽形成了“八”字的效果。

说是“汉八刀”,其实不仅仅是刀,因为玉质太硬,必须先加工浸泡,用硬刀划出深痕,再以刀与碾交叉。千古卓越的“汉八刀”作为汉代特有的刀法,其实分为刀与琢两部分。先以刀定位定型大致切削成坡度,再以碾的砣轮反复琢磨而成。以刀痕皆作磨平润滑为准。

所以“汉八刀”实际上是斜碾工艺的一种。斜碾工艺在西周时期已非常流行,其流程应是将砣具偏倾角度,利用其侧刃带动潮湿的解玉砂碾制,使线痕呈现出一面深、一面浅的斜坡状。因此后人又称之为“一面坡”技法。由于“一面坡”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也各异,从而凸显了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故在历代多被沿用。

此外玉匠在初砣之后常加以精细打磨,所以线条截面砣痕尽化,光洁锃亮,细观之,则略有平行划痕的细磨砂状态。而现代的玉雕中的“汉八刀”则是运用当代雕琢工艺并继承其简练、粗放、左右对称的刀工,左右两道线槽所形成的“八”字的效果。

对于“八”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种为“八”并非确指,这就如同“一而再,再而三”的“三”都不是确指,而只是一个象征,形容反复其多。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为“八”并不代表数字,而是“背”的意思。先来看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如何释“八”。他说:“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再有,习中国书法的人多数知道隶书的发明故事。秦始皇时候,有一个县令程邈犯了罪,被关了十年监狱。程邈才华出众,在寂寞中不忘创造,将小篆字简化便于书写,这就是后来说的隶书。秦始皇的国家军事政务繁忙,小篆的书写速度跟不上,而隶书相对来说书写简练,很快就流行了,就像汉代的急就章一样,也是战时发明的。程邈因此得到赦免,还做了御史官。隶书的样子同今天使用的汉字已经非常接近了。再后来,隶书中又出现了一种同今天字更接近的写法,叫“八分字”。“八”,在这里做何解?它就是“背”的意思,特指一些字左右笔划相背分开,左右对称,这跟中国的很多文化比较类似,强调对称、平衡、中庸之道。

汉八刀是怎么个工艺(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3)

“汉八刀”的玉雕文化

“汉八刀”技法主要用于玉蝉、玉翁仲和玉猪的制作之上。

玉蝉常常被人们用来做佩饰和冠饰,这是由于古人认为蝉性高洁,入土重生,蜕变新生,不食杂物仅饮露水为生,这些外观特性都符合了古人求洁身自好,追求永生、新生的朴素愿望。《屈原列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由此可见古人对蝉的评价。

在“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观念的影响下,象征着高洁的玉蝉更受到广泛的欢迎,常被用来随身携带或装饰在帽子上,作为佩饰的佩蝉,顶端常有象鼻眼用于穿绳,随身佩戴。据说四大美女貂蝉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此,因为她入宫后的职责就是掌管朝臣所戴的貂蝉冠。

“汉八刀”主要特点是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特别是两翼非常的平整光滑,线条挺秀且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形线,但都是有两线交锋而成,尖端见锋,锋芒锐利,其边缘像刀切一样,没有崩裂和毛刀出现,其尾部的尖锋有扎手的感觉。

汉八刀是怎么个工艺(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4)

蝉的形象变为概括、抽象、简约。汉代玉蝉器型规整平正、雕工浑厚、优雅适度、变化较少,因此有一定鉴别标准。玉蝉皆高额、凸眼、宽颈,纹饰分布稀疏明朗,蝉身用粗细阴线刻划象征身体部位,纹饰简单;蝉双目斜凸于两侧,中间呈八字形凸出;西汉早中期玉蝉一般为平头,中晚期以后呈圆形为多,蝉眼常凸于轮廓之外,

汉八刀是怎么个工艺(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5)

上面两件玉蝉正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过渡;两汉玉蝉颈部皆有弧线数条;背脊弧度平整,双翼对称、长而窄,如肺叶状,尖端挺劲见锋,有扎手的感觉;腹部微凸,可见阴刻线纹数条;尾作弧形渐收,数条横刻线表示具有伸缩功能的表皮;汉代抛光技术先进,打磨平滑光亮;琢工讲究干净利索,整体形象大气,线条洗练、硬朗,雕琢有力。这种粗犷有力、刀刀见锋的雕刻手法,应用在汉代玉蝉身上,寥寥数刀,神韵尽在,汉代玉蝉的这股神气,也是鉴别汉代八刀蝉的重要依据。

虽然汉代以后以至于宋元明清玉蝉的雕刻技法越来越成熟,雕工也越来越趋向于逼真和写实,但是在收藏爱好者中其美誉度仍不及‘汉八刀’那么高。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汉八刀”:汉八刀是后世评价汉代的雕刻技法。相传当初是用铉铁来雕刻的。因为其线条简捷几刀就能勾勒出物品结构,而且相当传神,也就是说汉八刀是指一种刀法简练的工艺风格,而不是指雕刻只用八刀,更不是专指某一玉器。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古代并不是用刀刻出来的,而用水砣砣成的。

可以说汉八刀工艺品是中国玉器史上的代表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其简练豪爽、朴拙流利的治玉风格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人们对蝉的认知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人们对玉蝉题材的饰品仍然钟爱有加,而且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比如说蝉联第一、一鸣惊人等等。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玉蝉可以使人在学习时文思敏捷,又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因此对读书人或小孩子来说佩戴非常好,希望小孩子能够发奋读书,学业蝉联第一;希望读书人能够有朝一日一鸣惊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