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铸画魂(巍巍太行一方热土)
作者:帽帽moer
写在最开始说说这次旅行
当你以为 山西很多煤,其实它还真是煤矿大亨, 山西三分之一的地下都埋着煤;当你以为 山西爱吃醋,啥都要上醋,其实它还真的是好好吃,醇度够,香味儿足;当你以为 山西只吃面,其实它还真的是吃不腻,种类繁多,能天天吃面半个月都不重样;这都是你以为的 山西,其实,它还有更加不为人知的一面。
关于山西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 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 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公元前403年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赵襄子三国分晋,从晋分出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在 山西设有 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 太原是 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 洛阳的第三 大城市。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 太原,建都长安后,把 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
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 山西。金元时期, 山西的经济、文化在 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 山西行中书省于 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 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 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 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 山西。 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 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 平阳 ”、“舜都蒲坂”、“禹 都安邑”。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 大同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且此后做过辽金及元初的陪都,素有“三代京华”之称。
省会城市 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 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 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讲究诚信无欺骗行为的晋商和 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 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但是, 山西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敌的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山西人民进行了更加顽强的斗争,在三晋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上党战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 山西省人民政府,从此揭开了 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几十年来, 山西人民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为重大贡献。
黄河流经 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 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 山西曾涌现出众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白袍将军薛仁贵,有 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张辽,有唐朝名相狄仁杰、裴度,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 中国古代四 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宋朝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有金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被嘉靖帝誉为“天下直臣”的高金,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十 大名将中的徐向前、傅作义等。 山西,人杰地灵,代不乏人。而其中晋商的足迹更是踏遍华夏、享誉全球。
关于太行线
之所以选择在冬日去晋西南,第一是因为晋南地区相对来说比较暖和,第二是因为晋西南地区气候的关系风光更加迷人(然鹅我估算错误, 太行山封山了,王莽岭景区在冬日也关闭了 );第三是因为晋南的美食更好吃(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去 五台山太素,去 运城太长肉,去 晋城吃的少而精,美味 )。
关于我
我是帽帽moer(反靣教材太容易引发歧义,换回去了)你们也可以叫我头条的名字旅行小姐姐。我是一个爱旅行爱摄影的新媒体从业者。生于路上,死于街头,一直是我的格言,理想是当战地摄影记者,而理想未遂后,我只想把我眼中的世界,展示给你们看。
美图预览
(本期晋西南旅行关于我的照片都是华哥拍摄的,个人以为超级好看,直播摄影师就是能立刻get到点上去。)
行程安排
Day1 太原
Day2 太原 - 祁县 - 平遥
Day3 平遥 - 长治 - 晋城
Day4 晋城 - 太原
给大家做了个此行小小的路线图,和走过的景区,我的游记将主要沿着每个景区展开,写得不好,请轻喷。
摄影
5d3 (镜头佳能大三元、50定)
大疆air (然鹅我又木有飞,这里温馨提示,晋祠是禁飞区)
因为 山西的古建筑比较多,所以这里简单讲讲古建筑的拍法。
一、古建筑拍摄常用技法
拍摄古建筑,我常常会用到超广角和长焦两种焦段。使用超广角记录建筑物的全貌,使用长焦对建筑物的细节部分进行精确描写。选取不同的拍摄角度使古建筑呈现不同的形态。而在拍摄的站位和角度方面,有仰、平、俯和正、侧、逆,角度虽少,但变幻无穷。
二、光线对拍摄古建筑影响
我们知道,摄影是用光的艺术,“用光你所有的时间,用光你所有的钱”,玩笑。任何物体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光线可使建筑物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古建筑是立体的艺术,所以拍摄时,应多面观察建筑物的特点,以及拍摄时光源的位置。拍摄古建筑因为其体积的原因多采取 日光,重视太阳光下的光影效果,才能不显得平淡,而富有生气。
三、气候对拍摄古建筑的影响
气候不同,光线不同,拍出的景致也各有不同。无论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还是艳 阳高照雷雨交加。不同光源和色彩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表达不一样的情绪。
四、利用强烈的对比来拍摄古建筑
寻找画面对比是一项很常见的拍摄技巧,建筑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常常会与自然和人进行对比。 比如以对比手法突显建筑的宏大、人的渺小等。若是建筑带有古老破旧特性,还可以与现代、新潮等特性进行对比。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对比方式。画面中的对比,往往只要重点呈现一种特性即可。
五、古建筑摄影的后期技巧
对于古建筑摄影的后期来说,我认为首先要还原现场真实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色温、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的调整来增加照片的通透度与色彩的真实性。建议RAW格式拍摄。第一步我建议是从色温开始调整, 中国的古建筑以青砖、青瓦或者黄瓦居多,除黄昏时间我们会有较多的暖色调以外,其他时间段根据画面的分配都是以冷色调为主,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可以先调整冷暖色调,再去调整其他的色彩等等。
美食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民以食为天,各族人民在不同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探索改进,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地方风味的菜品佳肴。过油肉、火锅、 定襄蒸肉、 五寨猪黑肉炖粉、羊杂烩等等。看着都让人“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山西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杏花村汾酒是 中国古老的历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纯正,味美无穷,; 山西老陈醋甜绵酸香,不仅调味上佳,还可消食、美容、杀菌;沁州黄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贡品; 平遥牛肉色、香、味俱全。每次我都要吃得撑了,才罢休。 山西的美食实在太多了,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慢慢的尝。
行程的关系,我们吃了很多特色美食,但大多是晋西南菜,我就挑出本次行程中最有特色的两个美食打卡地给大家详细介绍。其实 平遥大戏台的美食也很有特色,你可以边吃边看戏,但之前我介绍的太多了,所以你想多了解的话,请看我关于 平遥的详细攻略。
山西会馆
能吃饭的博物馆—— 山西会馆,说到 山西特色,就不得不提到 山西会馆了,装修和食物都非常有当地特色,来 太原旅游十分推荐哦,跑男团在这儿也是玩的不亦乐乎呢,最牛的面食绝艺团表演,可谓让 山西的面食文化出尽风头。
山西会馆,被称为“能吃饭的博物馆, 山西人的会客厅”,食客在这里享用特色美食之余,更能感受到 山西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这里面食种类繁多,到达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
要说镇店招牌要数面食超人——王张龙,他将面粉玩出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先后上过中央、 山西、 湖南、 安徽等多个电视台,是 山西面食圈的超级网红。他的绝技有:头顶削面、踩高跷削面、面气球、细如针尖的拉面等。
这家店将 山西美食与面食表演相结合,将传统 山西文化做的有声有色。刀削面、饸烙面、猫耳朵、剔尖、拉面等等,所有你能想到、想不到面食的这里都有。
山西刀削面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其与 北京的炸酱面、 河南的烩面、 湖北的热干面、 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 中国五大面食,享有盛誉。 山西的面食不仅味道好,种类也是格外的丰富,而面艺师傅表演的绝活,让大家叹为观止。
西火十大碗
西火十大碗就是 山西 长治地区一种传统的美味佳肴。它历史悠久,色香味美,在上党地区久富盛誉。
西火十大碗用料上乘,做工讲究,色彩艳丽,味道鲜美。开席之前,先上八个菜,荤素搭配,凉热相间。大家吃个半饱之后,才准备开席。开席之前,主家会端上小勺和醋碟,宴席正式开始:
第一碗:烧肉拨来醋(用硬五花做烧肉,加冰糖、蜂蜜、山楂片入笼蒸;成品上桌后蘸醋食用)。
第二碗:小酥肉汤(用五花肉炸制成酥肉,搭配金针、木耳、鸡蛋丝做成汤)。
第三碗:凉糕(在江米和软米中夹枣泥、外加糖、青红丝、玫瑰酱)。
第四碗:滑肉汤(五花肉配鸡粉、鸡精、山药、胡椒粉、小青菜)。
第五碗:软米丸子(由软米、枣泥做成丸子,油炸后加红糖上笼蒸,出锅后撒白糖)。
第六碗:核桃肉(由猪头、猪脸靠在骨头上的瘦肉制作)。
第七碗:夹馅汤(由鸡蛋摊皮后卷肉馅做成三角形夹馅,加青菜、金针、木耳,虎皮豆腐做成汤)。
第八碗: 八宝饭(由江米、软米、配红枣、梨、山楂、葡萄干、花生仁、核桃仁八种食材制作而成)。
第九碗:丸子汤(由猪瘦肉和小粉制作成肉丸子,配金针、木耳、鸡蛋丝、虎皮豆腐丝做成汤)。
第十碗:散席汤(由豆腐丝、鸡蛋皮、芝麻、胡椒粉等做成汤)。
香甜可口的“十大碗”一碗一个味道,一碗一个颜色,一碗一个寓意,汤味道鲜美,肉肥而不腻,吃过之后令人回味悠长,赞不绝口。
今天,勤劳质朴的古镇人民每逢孩子满月、开锁、结婚等喜事,依然会捧出最丰盛西火十大碗招待宾朋。这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民俗,表达了古镇人民“十全十美”的美好期盼。十大碗是中华民族灿烂饮食文化的宝贵财富,对此进行认真的挖掘、探索,不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传承正宗西火“十大碗”,把老祖宗的手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记住家乡的味道。
关于来山西旅行需要注意的一些
1、衣着:由于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早晚间天气较凉,尤其是山里,请游客备带外衣;此外,由于天气较为干燥,游客可以带一些润肤品;同时,请备带雨具以便不时之需。行装宜简,旅游鞋、平跟软底胶鞋和休闲装较好。 山西的气温平均为10–28度左右,一定要带好保暖衣物。
2、饮食习惯: 山西本地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晋菜的基本风味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菜点可分为南、北、中三派。南路以 运城、 临汾地区为主,菜品以海味为最,口味偏清淡。北路以 大同、 五台山为代表,菜肴讲究重油重色。中路菜以 太原为主,兼收南北之长,选料精细,切配讲究,以咸味为主,酸甜为辅,菜肴具有酥烂、香嫩、重色、重味的特点。
3、气候: 山西为大陆性季风气候,早晚温差较大,空气较为干燥,请游客人多喝水多食水果。
4、饮水: 山西饮水碱性较大,请适量食用 山西特产老陈醋,不仅可中和水内碱质,还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更有美容的奇特疗效。
5、文化: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韵,敬请各位游客入乡随俗,遵从各地风俗,尤其请遵守朝山佛教礼仪及规程。
6、文物: 山西地上古建筑及珍贵文物众多,敬请游客爱护古建,珍惜文物。
住房: 山西旅游开发较晚,各项基础设施及接待条件比发达地区还有差距。 五台山景区星级酒店不多。
8、电话区号: 太原 0351 五台山 0350 大同 0352 平遥 0354 临汾 0357 运城 0359。
9、 山西特产:老陈醋、 柳林红枣、杏花村汾酒、竹叶青、 平遥牛肉、 太谷龟龄集、 五台山台蘑、 汾阳核桃、沁州黄小米,如有时间大家可自行在市区正规大型超市根据自身需求采购。
山西小江南:晋祠
自古就有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美在晋祠之说。晋祠,位于 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也是晋水源头,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这里依山傍水,古木参天,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著称于世。
出 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 山西作了诸侯。《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姬虞后 来兴 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侯的母亲邑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衣纹流畅,匠心之巧,绝非一般。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却在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 石柱支撑,桥面东西宽阔,南北翼如。桥边栏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桥上,随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鱼跃清波,荷红映日,真乐而忘归。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
以圣母殿为主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之外,还有 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 文昌宫、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砌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荫之中,揉造化与人工一体。就是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 比如这假山上本有一挂细泉垂下,而山下却立了一个汉 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却总不能满碗。和尚就这样,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着。
还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来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埋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顺着山脚,傍着水滨去寻吧。真让你访不胜访,虽几游而不能尽兴。历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这个好地方,至今山径石壁,廊前石碑上,还留着不少名人题咏。有些词工句丽,书法精湛,更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当然,晋祠的魅力远不只是它的俊美和历史久远,更重要的是晋祠延续了一种文化和精神,它的祥和与包容,它的幽雅和明亮,它的豁达与豪气,成为三晋大地的一个象征、一种风范。历代晋商尤其是明清晋商走南闯北的 成功,他们的睿智和胆识,他们的韧劲和操守,就是包容和祥和的精神体现。
晋农土特产超市
从晋祠游览完之后,我们又去了晋农土特产超市,里面经营2000余个品种 山西土特产品,有 山西汾酒、 山西陈醋、雁门肥羊、 吕梁红枣、太行小米、汾州核桃、晋南苹果等等,让人应接不暇。
艺术建筑宝库乔家大院
知道乔家大院是因为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央视的热播,当时因为它的宏大而赞叹不已,却不知道现实中它到底有多大,后来老爸就带我去了一次乔家大院,但是已然忘记,这次有机会又一睹 山西名片上的“宏伟巨筑”。
到达乔家堡村的边际,乔家大院的建筑群就引入眼帘了,首先看到的就是院前的空旷广场,在高大的牌楼后面,细长的植物带缠绕人行 通道,虽在冬季,缺少了些许绿荫的陪衬,但增添了鲜亮的剧照,《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视拍摄的花絮,剧中人入情入境的表情,直引的你想要加快步伐,融入这个大院,对它的魅力一探究竟。
走过广场,绕过照壁,就是大院的入口了,据说,乔家大院的第一个精华就在这个照壁,俗称“百寿图”, 方正的墙上,镌刻着满满的“寿”字,每个字都形态各异,加上两边的对联,和上端的雕花,朴素的砖雕在这里却俨然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同时也表达了乔家人、 山西人对“ 长寿 ”的忠实祝愿。
乔家大院,首先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宛然不像一个大院,而足足的是一个村庄的缩写,一条悠长的巷子里,六个院落左右分布,除了大门就是高高的直墙,你快马急鞭预览一遍也不知道那个院落是你想要看的,那就只好从第一院落轮着来,我是一个闲散的旅客,对于那个院落叫什么堂,什么厅的,自然没有特殊的记忆了,走马观花过后,索性只是知道这几个大院独具特色,代表了 山西建筑的精华,例如,它的砖雕,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
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 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 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
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 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立柱上有四个 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
“暗八仙”也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以古代传说中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而组成图案。相传汉钟离轻摇小扇乐陶然,常执小扇;吕洞宾剑显灵光魑魅惊,常背一剑;张果老鱼鼓敲起有梵音,常执鱼鼓;曹国舅玉板和声万籁清,常执玉板;铁拐李葫中岂只存五福,常带葫芦;韩湘子紫箫吹度干满静,常执一箫;蓝彩和花篮内蓄无凡品,常携花篮;何仙姑手执荷花不染尘,常执荷花。因只采用他们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
我想,这些应该是 山西建筑的精粹,它把一块又一块青色的砖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给予了无限的活力。除了砖雕,大院更迷人处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了,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 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这些板绘、木雕,作为传世的艺术品,不仅仅是人间的珍宝,也展示了当时人们精湛的艺术手法。
此外,乔家大院吸引人们的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它的灯笼文化,大红灯笼高高挂,夜幕降临,一席红晕的光闪耀在你的脸上,更是增添了几分意味,红色在 中国有喜庆的韵味,它巧妙的配上大院,使得大院的文化上了一个台阶,也不显得枯燥乏味了,如今,灯笼文化已然成为了乔家大院的又一张名片了。
当然,乔家大院的历史文物,也是数不胜数的,万人球,犀牛望月镜, 九龙灯等等,我不是搞历史的,只是觉得好多东西稀奇,一饱眼福,过后用自己的文字还做一个记录罢了。总之,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民俗学的殿堂。闲暇时光,步入期间,缓缓移动青春的步伐,在抬头与注视之间,享受这独特的美,享受这静谧的美,也该是人间的一大惬意之事了。
灯火阑珊人间烟火,最是平遥
到达 平遥已然下午,拍完视频便天色已暗。阑珊的灯火中,喧闹了一天的 平遥古城沉沉睡去。不经意地漫步在有点沧桑的街巷中,不经意地步入一家寻常庭院,不经意地观赏那些美不胜收的砖雕、木雕、窗花和剪纸,所有这些都让你感慨唏嘘。历史在这里浓缩。一副精美的画卷把晋商的精神传播久远。当目光碰触 平遥,心瞬间变得开阔。
行走在古街,明清的气息沿着古城墙上蜿蜒的斑驳走近。仿佛受到某种信念的指使,我凝视着她,不得不把敏感的内心裸露。但是这里不属于我,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犹如当年“日升昌”票号的辉煌,终究会被历史的浮尘淹没。拦截游荡的情思,目光沉醉在一行民居里。
独具风韵的气质似一位款款而来的美女,让我的思念不断延伸。古城黛色的肃穆,濡湿了矜持,我的心穿过青砖的厚重在久远的民风里游弋。 平遥敞开的大门,我轻而易举的走进,却在最朴素的风景中迷失,靠在风的肩头,看景。看几百年前的淳朴怎样缝补人类对大自然伤痕累累的爱慕。我看到了些许荒芜,看到了清代的金融中心在岁月的舞台上不太华丽地谢幕。在日升昌金色的招牌前,我牵不住自己纷飞的思绪,它固执地与古城一起翻卷着春秋。
此时,仰望她的面容,这辉煌后的落寞多像一位底蕴深厚的乱世佳人,历经兴衰成败而宠辱不惊。史话千年却光芒依旧。长久地注视,我突然向往一个人的清静。幽深巷道里青石斑斑, 平遥深藏的心事,在一条条老街里沉睡。她还未从昔日“汇通天下”的梦中醒来。
扑面而来的古风古韵,无华的街道,静谧的院门,使人有种不知在何年的感慨。往事越千古,恋恋风尘中,这座古城始终冲我们意味深长地微笑。撩拨好奇而向往的心灵,来这里捡拾梦想一探究竟。初冬瑟瑟的风弹奏十一月的的琴弦,行走 平遥,一座古城的记忆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最真的感动。
不对称的建筑美学:上党门
上党门少说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这是 长治上党盆地的一个象征性的标志,故名 长治也叫上党地区,本地人到了外地说 长治,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可一说上党大家对此就知道了。因为这里曾经是战略要地,这里曾经拍摄一部电视剧名字就叫《上党战役》大家一个记忆由新吧?
这部电视剧大致的内容是;阎锡山代表的军队,和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为首共产党的军队,在上党地区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吧,在被统治时期,这里是晋东南地区分为两个管辖范围,一个称之为潞安府,也可以叫潞安七府。因为它当时管辖着七个县,以 长子县为分界线, 长子县以北的七个县归潞安府管辖,这七个县是; 长子县、 屯留县、 襄垣县、 黎城县、 武乡县、 沁县、 沁源县。上党战役主要就是围绕着 长治周围这几个县; 长子县、 屯留县、 襄垣县、 黎城县、 武乡县展开的。
上党古称潞郡,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被置为三十六郡之一。其辖区大致包括原晋东南地区及 晋中的 榆社、 左权、 和顺和 临汾地区的 安泽一带。而“上党门”始建于隋唐,是上党地区标志性建筑,也是潞州府衙的外门,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漫长历史、战争和岁月的增损中,至明·天顺三年,知州李浚将“鼓楼”移建于“上党门”左首(东)后,从此,便形成了鼓楼居左,钟楼位右,两楼列“上党门”门庭东西而对峙,“晨鼓暮钟”的异常布局与风格。
登上门楼远眺,上党古城景色历历在目,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唐朝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居住在上党门内的潞州衙署。他在隋朝建筑的基础上,对上党门进行装 饰,并在附近修建了梳妆楼、看花楼、德风亭等建筑。他做了皇帝后,又重返这里增修了飞龙宫、圣瑞阉、望云轩等。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下,攻陷 隆德 (今 长治市),上党门毁于兵火之中。
现存的上党门是明代重建的。上党门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挺拔独立。门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大门左侧建有钟楼,右侧建有鼓楼, 钟鼓楼一曰“风驰”,一曰“云动”。意思是说建筑在上党的上党门高耸天外。两楼台基高峙、平行排列,遥相映衬。楼高门低,高低错落,主从分别,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的威严,极 富民族风格。上党门作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得到了多次维修和彩画。
天下都城隍庙,尽在长治县
天下都城隍位于 山西省 长治县西火镇南大掌村,距 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天紫岭,始建于东汉。众所周知,城隍是神话中守卫城池的保护神。一般都建在城中,唯有天下都城隍却在野外。此山独矗山头,威武壮观,庙前举起目,可望数百里之遥。神州大地独此一例。
据说这天紫岭上原来只有一座小山神庙。相传,当年王莽篡位,追杀刘秀来到天紫岭上。这时,刘秀已口干舌燥,无力再逃。眼看追兵将至,刘秀一急,便向山神庙里跑去。这座山神庙已破旧不堪,当门被一个大蜘蛛网遮得严严实实,刘秀惊慌失措地闯过去,那蜘蛛网被戳了个大窟窿。他进了庙回头见蜘蛛网已破,不禁叹道:“王莽贼到来,见蛛见已破,定料我在庙内,岂能活命?”想到此,他“扑通”一声跪到神台前祷告:“山神爷显灵,你若能将蛛网弥合,救活性命,他日刘秀重登龙位,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言毕看时,那蜘蛛网早已弥合,而且将门遮得越发严实。
不一会儿,杀气腾腾的王莽带领人马到来,四下不见刘秀踪影,便欲进庙内搜查。他一看蜘蛛网罩门,又无丝毫破迹,便急急忙忙向别处追去了。后来,刘秀登上皇位,果真封此处为“天下都城隍”,统管天下城隍,天紫岭也就成了城隍岭。刘秀还拨重金扩修庙宇,重塑神像,亲书匾额,勒令奉祀。并规定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为都城隍神圣诞之日。
天下都城隍庙,为一座完整的单进四合院,坐北朝南。从山底到庙前108级砂 石台阶,十分陡峻。登完台阶,便进入城隍庙。城隍庙的院落不大,坐北向南,依势而建,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分为上下院,下院中部为一倒座戏楼,两侧为化妆楼,东西有看楼。戏台屏风上书诸葛亮《出师表》,为民国时期书法家王鹤鸣所写。戏台两侧两根柱子题一副对联云:非此庙何来汉家光武帝;惟斯神敢称天下都城隍。
上院中部为正殿三间,进深六椽,梁柱之间镂空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武将骑士以及戏剧故事人物等。正殿所供奉的,正是被刘秀从山神职位晋升上来的城隍神。站在神桌前,只见这位城隍神面目慈祥和善,同许多地方的城隍神那狰狞可怕的面目形成强烈对比。
据介绍,这位尊神的任务,是“剪恶除凶、护国安邦、赐福降祥、抗旱防涝、管领亡灵、超度众生”,当然要同其他地方只管恶魔的众城隍不同了。神前的供桌上摆满了供品,敬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殿前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云:蛛网弥合典故千秋传唱;民心向善香烟百世缭绕。正殿的左侧为马王殿,右侧为娘娘殿,东西有厢房。
据庙廊里清乾隆年间重修都城隍庙碑记载:都城隍之神,东汉敕封者也,由汉而来千有余年矣。据光绪十年重修庙碑记载:“光武奉命巡行 河北,遭王莽之乱,经此逃避入庙,祷神曰:惟神暗中庇佑,日后大宝登基,封神’天下都城隍’。及帝,握赤符乘龙遂降,封之。”于是,“天下都城隍”就这么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了。看来此庙确实是从汉代建起来的,而且传承至今。虽然地处偏僻,但它名声远扬,香火不断。尤其是农历五月初一庙会期间,唱戏的不请自到,主动给城隍老爷唱三天大戏。海内外善男信女群集于此,热闹空前。
出正殿的后方,是城隍庙的上院,上院的主殿是灵霄宝殿,里面供奉着道教最高的三位尊神:玉清大帝、上清大帝、太清大帝。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在城隍庙的东侧修建了一座“光武行宫”,行宫内有 九龙壁和光武帝刘秀的塑像, 九龙壁背面题写有《光武赋》,称刘秀是 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之一的皇帝,他戎马倥偬,文武兼备,堪称一代英主。塑像英武高大,身穿戎装,左手按剑,目视远方信步走出后院的山门,俯瞰上党山水,可眺百里之远,只见山峦重叠,云雾缭绕,山下一片片“新农村”清晰可见。
二千余年来,由于这里地理位置最高,体现了 长治 “与天为党”的内涵,同时又是“神人合一”,因此这里一直香火旺盛,成为著名的祈福之地。 成为上党地区一份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城西,樊河似一条明净的玉带潺潺萦绕,背面的樊山如苍龙盘踞,群山浩浩。炽烈的阳光照射下,皇城相府似乎在静穆无语中演绎曾经的灿烂与繁华。据悉,景区每天早上9点半都要在皇城相府正门前的御书楼下广场进行表演,情节大概是康熙皇帝仪仗驾临相府,陈廷敬夫妇接驾,向皇上呈上编撰的《康熙字典》,皇上赐匾额、匾联,然后起驾进入相府。
关于皇城相府有许多传说。有人说是陈廷敬在京作官时,母亲一直希望到京城领略一下皇家威仪和 京都风貌,但陈怕母亲年事已高,沿途颠簸,便模仿皇城修建了这座相府。不料有人向康熙奏本,说陈廷敬在家修皇城,意欲谋反。陈廷敬得知后,连夜派人回家将城墙全部涂成黄色,朝廷派员到后,见是“黄城”而非“皇城”,才免去一场灾祸。但我对此将信将疑,试想陈廷敬是何等精明之人,怎敢在家乡建一座皇城?因皇帝住过,皇帝又亲口呼之为“丞相府”,久而久之人们也便把它称作了皇城相府。但不管哪种说法,陈廷敬成就了今天的皇城相府却是真的。
皇城相府:一个人一座城的兴衰成败
如果说去之前 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对我们来说还只是概念的话,那么通过我们与它零距离的亲近、凝望和探究,那层楼叠院、牌坊碑刻、御赐匾额上凝结着的文化与闪烁着的光芒和思想已让我们每个人深深铭记。那金碧辉煌的御书楼,巍峨壮观的中道庄,府院连绵的斗筑居,奇妙无穷的藏兵洞,雄奇险峻的河山楼,曲径通幽的南书院,风景别致的西花园,御碑林立的紫芸阡,甚至勾栏处小小的雕饰,墙头上那片片青瓦,无不诉说着曾经的历史与辉煌。
庭院深深深几许走进中道庄城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一小的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
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 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牌坊北侧,坐落着皇城中名副其实的相府——冢宰第,这是皇城的主题建筑,坐北面南一进四院。雄伟高大的相府大门面阔三间,加深两间,明间内柱装门板,两次间施龟背文影壁,走马板雕“冢宰第”三个大字。入大门影壁折东为一狭长的庭院,东侧有如意门通往动书院,正南为倒座,正北为二门。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大堂为相府大院的主要建筑,用材硕大,工艺考究,气势雄伟,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
康熙三十九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的“点翰堂”匾额,就高悬在门前。堂内还悬挂有康熙皇帝御书“龙飞凤舞”和“博文约礼”牌匾。穿过大堂进三院有二堂,穿过二堂又进内宅后院。整个相府大院的柱头斗拱门窗、楼栏、影壁、柱础等装饰构建工艺精致、雕刻精美,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一重门就是一方天地,一进院能展现一个世界。在相府后宅有一处重要的建筑,这就是被人们称作的“小姐院”。这里是陈廷敬女儿及女眷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北楼是闺房或称绣楼,是陈家小姐的起居室,东西厢房则是女仆和贴身丫环的住处。南房为过庭,前后设门,使院落与风景优美的花园相通,环境非常优雅。但是这里的屋顶和其他院落的屋顶截然不同——房顶没有屋脊与脊兽。这种屋顶叫卷棚顶,楼顶的瓦铺排细致,平密柔和,屋顶两边角没有翘然若飞的檐。
据说这是古时要求做女子的不能有棱角,要三从四德,孝顺贤惠。铺排细致是表示女子要温柔善良,封建专制对妇女的约束力由此可见一斑。出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环境优雅的花园,不用说这就是陈廷敬女儿的西花园了。据载,陈廷敬的孙女陈静渊才华出众,加之得益于家庭文化的熏陶,是康熙年间 山西著名的女诗人,她17岁时嫁给 河北沧洲官至礼部郎中的卫封沛,这本是郎才女貌的幸福姻缘,但不料婚后两年,卫封沛便暴病而亡。回到娘家的陈静渊思想比较开放,有再嫁之想,其父为使女儿不再有“非分”之想,竟为此专修了悟因楼,让其悟却前因。陈静渊最终在悟因楼抑郁而死,年仅22岁,令人唏嘘。
拾级而上,登向相府楼顶,这里的台阶每六七级间隔一个平台,大约近百级台阶。回头俯望,只能看到平台却看不到台阶。导游介绍说,台阶由下而上只能看到台阶看不到平台,喻为步步高升。由上而下只能看到平台看不到台阶,喻为平步青云。如此匠心独运的砌筑,让人叹为观止。沿着城墙的台阶一路走去,就到了藏兵洞,并远远能望见河山楼。
御史府,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的府邸,其官至都察院御史。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主体建筑被建成了东西两院,左为厅堂,右为内宅,正门牌楼上刻有“言谏清风”四个大字,见证了陈氏一族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之气节。走出御史府,便到了相府院。相府院门口绿瓦盖顶,四柱支撑横梁,木檐结构。横梁下悬挂“大学士第”匾额,影壁墙镶刻着麒麟瑞兽。院内迎客大厅悬挂着康熙帝亲笔书写的“点翰堂”牌匾。堂内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可以看出,康熙帝对陈廷敬多次作为会试主考官,为国家遴选众多栋梁之才的褒奖和表彰。环视大堂内,刀枪剑戟排列正座两旁,屋顶画龙描凤,玉毡铺地,甚是威严壮观。
走过府内的百米长廊,就到了止园书院。这是陈氏家族子弟读书学习的场所。把孩子读书学习的学堂修在城外景色宜人的管家园林内,让莘莘学子远离家族社会的喧嚣和烦扰,在优雅、清净、安宁的良好环境中陶冶情操,启发灵感,这是陈氏家族重视文化教育的见证。止园书院是一座坐北面南的两进院落,但在前后两院的东南角上各有一个大门,看来好似两个各自独立的四合院。在西边的书房内,有一位身着黑色上衣、正襟危坐在桌旁先生与一位背向老师站着背诵课文的学生蜡像,蜡像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走出相府到了一条细长的小巷,小巷简净,青砖层叠,抬头看一眼上方那窄长的天空,侧耳倾听,似乎正有绿衣裙裾的女子,吱呀一声打开那厚实的暗色木门走出来,让我们恍神间几疑回到了过往岁月。再一次回望那深灰色的砖瓦城墙,觉得它就是陈廷敬那宽厚性格的化身:那深宅大院磅礴的气势是他位极人臣的高度和宽忍稳健的性情;那依形而建、层叠周密的结构是他久居官场,居安思危的缜密内心;那楹联碑匾,经阁书房是他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谆谆嘱咐。陈廷敬用他的一生支撑起了北留镇的一方繁华。
皇城相府庄园
皇城相府庄园是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点占地1072亩,生态秀美、风光旖旎、四季有花、四季有果,是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度假,高新成果展示、现代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现在和小黄鸭品牌合作超级适合拍照,周边的人或者带着宝宝的朋友可以去采摘哟。
后记
兜兜转转,我们从太行之北走到太行只南,领略了许多 山西特色文化和 山西美景,短短几天让我对 山西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旅途中不仅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还收获了一个“小男盆友”(导演的儿子),而晋菜之美更让人垂涎欲滴,这些都是旅行中最好的收获。
余秋雨在《愧抱 山西》的最后这样写道,“我的 山西之行结束了,心头却一直隐约着一群 山西商人的面影,怎么也排遣不掉。细看表情,仍然像那张模糊的照片上的,似笑非笑。离开 太原前,当地作家华而实先生请我吃饭,一问之下他竟然也在关注前代 山西商人。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递给我他写给今天 山西企业家们看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海内最富》。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样一段。海内最富!海内最富!”。
人们对 山西知道的太少太少,也许它已经没有曾经年代的光辉,但现在的它依旧有自己迷人的色彩,它不言不语,等你静静的揭开它的面纱。如果你想来 山西旅行,别忘了找我,你来我在,我不在便告诉你怎么样最好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