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历史观产生的根源(百年来的历史唯心主义学术活动愈演愈烈)
在究明西方人文学术范式的不作为和中国文化被屏蔽、误解、取代的学术弊端与乱象之后,应当反思之所以如此糟糕的原因宏观哲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就在寻觅这里的原因放眼百年来中国的学术历程,我们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历史唯心主义的学术活动愈演愈烈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因读不懂中国文化治国理政话语中心及其七个维度的内容而抹煞了中国文化的灵魂与精华;二是以当今学者按西方学术范式而建构的各种理论来取代中国原创思想,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作法竟成为学术正道;三是在学术讨论的语境中屡犯违背历史事实的低级错误,致使学术研究形同儿戏如此严重的发展趋势与结果,至今学界一无所知现在笔者披露出来,能得到认同吗?为正视听,不妨举学术大师级权威李泽厚为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唯心主义历史观产生的根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唯心主义历史观产生的根源
在究明西方人文学术范式的不作为和中国文化被屏蔽、误解、取代的学术弊端与乱象之后,应当反思之所以如此糟糕的原因。宏观哲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就在寻觅这里的原因。放眼百年来中国的学术历程,我们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历史唯心主义的学术活动愈演愈烈。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因读不懂中国文化治国理政话语中心及其七个维度的内容而抹煞了中国文化的灵魂与精华;二是以当今学者按西方学术范式而建构的各种理论来取代中国原创思想,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作法竟成为学术正道;三是在学术讨论的语境中屡犯违背历史事实的低级错误,致使学术研究形同儿戏。如此严重的发展趋势与结果,至今学界一无所知。现在笔者披露出来,能得到认同吗?为正视听,不妨举学术大师级权威李泽厚为例。
李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人文学者,在上大学期间就开始著书立说,经过几十年的勤奋打拼,终于成为著作等身,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笔者近七年研读了手头的相关著作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论语今读》》《伦理学新说述要》《伦理当纲要续篇》等,意外发现李先生的这几部著作问题多多,概括起来,恰恰是上述三种情况。在拙著《宏观美学原理》中,笔者把李先生视为当今美学病人之一。现在综合上述七种著作的三种情况,可进而断定李先生是百年来历史唯心主义学术活动愈演愈烈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论语今读》力证了李先生对中国五千来逐渐形成的治国理政话语中心及其七个维度的道、德、礼、乐、政、刑、兵的内容,一概不明白。这里不能详谈,仅看其结末的一段话,就足以窥见其全部过错。他说:"值此最后篇章,如何为孔门儒学传统作一定义、定性、定位?哲学乎?宗教乎?似均不适用。内圣之学乎?外王之学乎?《论语》一书偏重于"内圣″,明矣。″①这就宣告了李泽厚对《论语》全书的治国理政中心话语一窍不通。
依笔者对《论语》中七维度的相关词语的统计,道字词汇79,德字词汇552,礼字词汇75,乐字词汇15,政字词汇36,刑字词汇1,兵字词汇3。仅从这排列次序及具体数量,就可直观、清楚地看出它们构成了《论语》内容的重心。若无视这一切,就不可能把握《论语》的认识价值。自古至今,解读《论语》的著作成百上千,没有哪一家读出这明摆着的治国理政中心及其七维度。
从其自身发展历史看,笔者以为这话语中心在舜当政时开始出现。《尚书》的《舜典》《大禹谟》《皋陶谟》告诉我们,舜在位时修五礼,制五刑,倡九德,依天道行政,提出了"惟德善政,政在养民″的口号。显然,这些话语报告了舜时古国已形成了治国理政话语中心和七维度。《论语》无疑继承和发扬了这个传统。李先生对这重大历史事实是全然隔膜,没有沾边的。
《美的历程》被后学奉为中国第一部美学史著作。随后与人合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更是被誉为填补空白,有开创意义的美学史著作。实质上是以西方美学范式概念先行,任意宰割中国文化,自说自话式的理论,用以取代中国文化,属于无中生有。从此后,各种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史层出不穷,乃至形成了中国美学史这门学科。可见,李泽厚是这美学乱象泛滥成灾的始作俑者。
在学术讨论的语境中,李先生所犯低级学术错误,实在太多了。所有这些都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只能属于唯心主义游戏。仅举两个实例。在其《伦理学纲要续篇》中,李先生借介绍日本的一部儿子告发母亲杀害父亲的电影之机,与大家讨论我们中国人如果碰到这个问题,告还是不告?整个讨论置于中国法制史的背景来考察,显得无知而可笑②。早在孔子时代,就提倡子为父隐,父为孑隐。日后中国便形成了亲人互相容隐的法律制度,规定不允许告发亲人犯罪。互相包庇是合法的。既然如此,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与此同时,李先生还与大家讨论了"动物是否有道德″的问题③。这又是抹煞历史事实的唯心主义玩笑。中国道德主体是多元化的,天地、人、万事万物都有德,都可以充当道德行为的主体。例如《论语》中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④是此,不应讨论动物是否有道德,而应讨论为什么中国先贤认为动物以及万事万物都有道德?这样讨论才有助于加深对中国道德思想的独特性的了解。
李先生作为大师级的权威学者,竟然弄出了上述有违中国历史事实的三大错误,的确令人震惊。而学术界对此不仅毫无觉察,相反倒极力仿效与追随。这除了证明当今人文社科学界历史唯心主义猖獗,还能说明什么呢?学界的不景气根源之一,必须追溯到这里。
注释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第451页,安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②③李泽厚《伦理学纲要续篇》,第199、246页,三联书店,2017年8月版。
④《论语》之《宪问》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