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发包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向权责发生制转型)

2006年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同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为什么在2020年,我们还要探讨向权责发生制转型的问题呢?

为什么要推行权责发生制

传统勘察设计单位从历史沿革上来说,不少都是由事业单位转制的企业,甚至目前还有一部分经营主体仍是事业单位,因此在会计政策上,有不少勘察设计单位还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步入“十四五”后,收付实现制会计政策延续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了。

1、公开发行上市要求实行权责发生制

勘察设计单位改制上市已成为行业热点。业内企业通过上市,以资本力量带动业务模式、发展模式改变。越来越多的业内单位已将改制上市作为未来的战略重点,并开始进行相关的准备和筹划。

截止到2019年底,已有50家设计企业登陆沪深两市,其中19家以工程勘察设计业务为主,另有220余家设计行业内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如果勘察设计单位有意上市,享受资本对发展模式的加持,那么就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

根据《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财会〔2017〕22号)相关规定,“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不上市也要求在2021年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

如相关勘察设计单位暂时无意上市,也需要对新会计准则高度重视。

首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需要在2021年开始执行权责发生制。其次,前段提到的财会〔2017〕22号文同时规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允许企业提前执行。”如果相关行业单位主体还是事业单位,则很大可能是公益三类,相应的经营业务也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

3、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要求

对于勘察设计企业来说,收付实现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没办法说明配比的联系,只能将现金流动作为确定的要求,无法把消耗的资金和公司取得的利益结合到一起。

二是反映出来的信息不够真实,比如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直接以现金、银行存款科目体现,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一定程度上隐匿了负债,没有办法将最真实的资金流动情况表现出来。

三是财务核算的信息没有落脚到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只关注资产负债表日的平衡而忽略了真实的核算归属时间,导致与项目挂钩的绩效考核难以执行。

总的来说,与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表现了资金的现状、收入和支出情况等信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投资风险,便于勘察设计企业对运营情况的监控和管制。

转换为权责发生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对企业经营现金流的管理要求更高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就勘察设计企业单个项目来看,和原有收付实现制最大的区别就是现金流差。

在原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出现单个项目现金流差的,产生现金流差的原因都是由于客户付款进度与企业集中奖金发放期间错位造成的。

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情况下,项目就容易出现现金流差,特别是跨期项目,在没有实际收入的情况下会通过会计准则确认收入,同时提前确认的收入会反映到当期利润中,也前置了成本中的应交税费,详见下图。

勘察设计发包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向权责发生制转型)(1)

因此对转型后的勘察设计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合理地规划资金池,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2、对成本控制的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无论采用何种会计准则,勘察设计企业都需要高度关注设计生产的成本控制。

由于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进一步增大现金流差,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勘察设计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力。

传统的流程式、标准式、提成式成本控制手段可能就无法满足权责发生制成本控制的要求,需要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增强项目横向成本控制能力。

例如在项目生命周期前增加成本策划与成本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类项并按期统计;在项目中期进行阶段评审,包括审查、调整相关成本预算;在项目末期进行终项评审考核,包括对成本预算的结算。

转换为权责发生制的难点

1、确定收入确认与成本确认的标准

根据行业操作经验,勘察设计企业收入确认可以选用以下三种方法:

勘察设计发包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向权责发生制转型)(2)

勘察设计企业怎样选择合适的收入成本确认方法?选择了方法又怎样确定相关计量标准?这个问题是重中之重。

标准一旦确定,一方面会对企业当期及后期生产经营产生持续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过去积累的存量合同进入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

实际操作情况也不是勘察设计企业想怎么选,就怎么选,还要以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为基础。

如果公司主体组织架构倾向于强矩阵,项目管理水平较高,相应设计模块产值统计水平精确细致,人功效匹配水平有长期统计,则可以尝试推行工时法。

如果公司对人功效统计水平不够精细,但相应模块产值成本统计水平精确细致,则可以尝试推行成本法。

如果公司过去以承包制管理为主,长期实行院所两级管理,对于设计模块的产值统计与对人功效的统计均不够细致,则可以尝试推行与合同确认挂钩较为密切的工作量法。

2、历史合同清理

在确定了收入成本确认方法之后,第二个难点就是历史合同清理,特别是对于历史沿革悠久的国有设计院。

其需要对勘察设计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未执行完、未终止的合同进行清理。对其中已经完成了相关任务节点,但未收款的,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确认收入。在一定时间内的,按照坏账计提政策进行计提;对超过一定时间的,按照坏账核销政策进行核销。

该难点主要体现在巨大工作量上,每份合同都需要与业主确认进度,而后按照会计政策要求进行依次确认,尤其是具有上千份历史合同的老院,有些业主还能找到,有些项目业主已经不能明确了,清理工作更为艰巨。

3、消化所有者权益增长带来的应缴税款、滞纳金

上述合同清理工作完成之后,会依据历史未关闭合同确认出大量收入,进而增加相应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相应的附加税,如果仍然是国有控股的,则相应的利润还会有15%至30%的国有资本收益金应上缴。

上述应纳税费总额对企业来说是一大笔开支,同时还存在纳税滞纳金的问题,需要积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免罚、缓交。

转换后的发展展望

2020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在中国当前城市化率超60%的“后城市化时代”,能够明显感受到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正在减档。

勘察设计企业需要转换思路与策略,彻底改变企业粗放发展的底层逻辑,面对存量与增量并存的市场,对内部运营管理进行精细化调整,以适配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配合权责发生制的推进,勘察设计企业也应该顺势推进项目中台建设,在平衡协调财务口与生产管理口的职能、职责基础上,让企业对项目进行更为高效务实的管理。

权责发生制收入确认的核心工作是对合同的确认,财务口如果没有生产管理口的支持,结果也是两张皮;同时成本确认中的直接成本确认与部分间接成本确认,也需要生产管理口的配合,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因此,在推进权责发生制的同时也推进项目中台管理建设,能够促进核心职能部门间的高效合作,避免扯皮推诿,有助于加强勘察设计企业直接对项目的管控,限制业务单元的离心、分裂倾向。

综上,推行权责发生制虽然困难很大,但在当前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下,还在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勘察设计企业也需要倒逼进行改革,把以前向市场要增量的基本逻辑逐步调整为市场、管理并重要效益,以适应中国“后城市化”各领域的建设、升级需求。

作者/刘凯 天强TACTER 资深顾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