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妻不孕妾生孩子(古代妻和妾生的孩子)

我们中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大概一些人已经说不清,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婚姻制度?这其实不但是为了保障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的平等,更是为了保障子女人格及相关权益的平等。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有钱有势的男人,在娶了妻之后,往往还会纳妾。

这一个“娶”字,一个“纳”字,就代表了虽然都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但妻和妾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且这种不平等,还会体现在彼此生的孩子身上。

这从古人对第一个孩子的不同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

古代妻不孕妾生孩子(古代妻和妾生的孩子)(1)

妻妾生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汉代有一本书叫《礼纬》,其中有一句话,说出了古人对于妻和妾生的第一个孩子,尤其是男孩,差距会有多大。

这句话就是:

嫡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鲁大夫孟氏是也。

第一个男孩是妻生的,就是嫡长子,叫做“伯”;第一个男孩是妾生的,就是庶长子,叫做“孟”。

为此书中还以鲁国的第一任国君伯禽为例,他就是周公的正妻生的。而后来鲁国“季孟之争”中的孟氏,其实就是周公妾生的庶长子那一脉。

  • 古人为什么对第一个男孩是妻生的,还是妾生的,会如此在意呢?

因为在古代的宗法制度中,这很重要,涉及到父亲的爵位和财产,由谁来继承的问题。

具体就是,如果第一个男孩是由妻生的,那就是嫡长子,大家都不用争了。如果妻生的男孩,在妾生男孩之后,父亲的爵位和财产还是由妻生的男孩来继承。也就是说,只有在妻没生下男孩,或者生下的男孩夭折了之后,庶长子才有继承权。

这就是古代宗法制度中的“立嫡不立长”。

  • 那么,生下第一个女孩,该怎么称呼呢?

因为在古代,女孩是没有家族继承权的,所以没那么多讲究,不过依旧会区分是妻生的,还是妾生的。比如第一个女孩是妻生的,就叫伯女;第一个女孩是妾生的,就叫孟女。

所以民间故事里,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其实不姓孟,而是姓姜,还是姜家的大丫头,只不过是妾生的。

古代妻不孕妾生孩子(古代妻和妾生的孩子)(2)

孩子多怎么排行?

古人比较信奉“多子多孙多福气”,动不动就生一大堆孩子。在给这么多子女排行时,一般会用“伯仲叔季”。

因为第一个孩子有妻生、妾生的分别,所以也会用“孟仲叔季”。

这个仲,就是老二的意思。而叔和季的区别,就是叔在季的前面,季表示的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比如三国时期的孙策,正好有四个儿子,老大叫孙坚,字伯符;老二叫孙权,字仲谋;老三叫孙翊,字叔弼;老四叫孙匡,字季佐。

  • 家里有三个孩子,该怎么排行?

家里有三个孩子,既可以用伯仲季,也可以用孟仲季。

区别就在于,第一个孩子是生的,还是妾生的。

  • 家里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孩子,该怎么排行?

如果家里子女比较多,有五个或五个以上,那么,只要年纪比仲(老二)小,比季(老小)大,统统都称为“叔”。

以《史记·管蔡世家》中,有关周武王兄弟十人的记载为例: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厓季载最少。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周武王是十兄弟中的老二,一直到最小的厓季载,中间七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个“叔”字。

或许有朋友会纳闷,老四周公旦,不是就没有“叔”字?

其实周公旦的名字,本来叫周叔旦。

只不过他的功劳太大,德行太高,人们为了表示尊敬,就把叔字隐去,叫他周公旦。

古代妻不孕妾生孩子(古代妻和妾生的孩子)(3)

另外,古人还用孟仲季来表示每个季节的月份顺序。

据《逸周书·周月解》记载,古人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也叫做“四时”。同时把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以孟仲季来命名。

比如春天的第一个月就叫孟春,第二个月就叫仲春,第三个月就叫季春。

依此类推。

本文为“索彦聊诗词”原创,且仅在“今日头条”发布,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