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诗,也许李煜生错了地方,不应该生在帝王世家,如果他生在百姓家,那么他的诗词成就可能更高。赵匡胤却不怎么欣赏李煜的文采,李煜派人向北宋示好的途中,赵匡胤就发布了进攻命令,命令曹彬、潘美等五路大军进攻南唐。

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时候,实力并不太强,他需要运用他的智慧稳定局势,接着就是发动统一战争。赵匡胤的战略思想就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很明智的。当时北方只有北汉和辽国,北汉虽然弱小,但是有辽人撑腰,所以实力不容小觑。南方的国家相对弱小,比较容易征服。

先后占领的就是荆南、后楚、后蜀、南汉,南唐作为势力稍强的选手,被安排在了第五名。当时后唐的国主就是李煜,一个相对比较懦弱的皇帝,但是诗词写得极好。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1)

进攻南唐的理由

北宋的旗号是以仁政治天下,不过这是赵匡胤的托词,在统一战争中,赵匡胤也总是需要找些理由,来发动战争的。就比如明成祖朱棣发动战争的时候,还得打着靖难的旗号,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在面子上过得去。不过赵匡胤进攻南唐的理由,相对来说就比较牵强了。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2)

在开战之前,李煜其实对北宋皇帝赵匡胤很尊重,并早早称臣,在对待北宋的态度上十分恭顺,时常会派出使者进贡,以示友好。赵匡胤曾命令李煜来开封来见他,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行动,李煜也很清楚,如果他被扣留,那么南唐就难保了。所以李煜总是推托,或者以得病为借口,不去开封,这就是攻打南唐的理由。

宋太祖是个非常务实的皇帝,在开战前一般都要策划好详细的作战计划,然后斟酌将领的人选。赵匡胤领导的北宋统一战争,大多都是效率比较高的战争,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击败对手。当然其中也出过差错,就比如派王全斌攻占后蜀的时候,让后蜀动乱三年,才归顺了大宋。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3)

采石矶浮桥搭建

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是这次战争的总指挥,手上有宋太祖给的生杀宝剑,可直接先斩后奏。在进攻后蜀的战争中,曹彬也参加了,不过当时的总指挥不是他,但是他起到的作用很大。要不是曹彬约束手下军兵,禁止滥杀无辜,那么后蜀的动乱可能会更长。

本身曹彬和赵匡胤之前的关系就极好,在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曹彬也很明白进退之道,做事做人都很低调,正因为这样,赵匡胤非常赏识曹彬,此次征南唐才派他去。最后证明赵匡胤的决定十分正确。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4)

曹彬带领的是水军,且是先头部队,却有一重要的工程任务。宋军从长江水路,顺流东进,因为是不宣而战,南唐的水兵在湖口竟然放走了北宋军队。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度过的第一道卡子湖口。南唐士兵没有接到敌袭的情报,以为北宋军是例行视察,然而他们判断错误,这支部队的是攻南唐的重中之重。如果李煜知道了他们的目的,一定会后悔地哭出来。

曹彬不仅仅率领很大战船,而且在队伍的后面,还带了大量的竹筏、绳索、板子等等物件。南唐军兵不明所以,当然也汇报给了后主李煜,李煜在这时也很糊涂。他预料到了北宋有可能来进攻,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先头部队还带着这么多奇怪东西。让李煜没有轻举妄动,他派人暗中观察,随时报告其消息。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5)

在北宋军到达采石矶的位置时,突然停了下来,让李煜意料之外的是,这只军队却退兵了,直接退到了长江北岸。李煜在这时候更不解了,但不久他就知道了答案。北宋军在利用带来的竹筏、绳索等东西在搭建浮桥。采石矶是长江天险之一,水流湍急,如果搭建浮桥是很容易被冲毁的,李煜部下张洎说过“载籍以来,长江无为梁之事。”所以南唐军兵并不当回事。

不久之后,浮桥被修建好了,这回李煜和南唐军糊涂了,但他们已经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北宋大将潘美带着大军,来到了采石矶,从浮桥开始渡江作战。其实这门浮桥技术在当时是很高端的,但因为一人的存在,浮桥才能实现,这个人名叫樊若水

樊若水本居住在南唐,因为不受赏识,所以有投奔北宋的意思,就在交战之前,赵匡胤曾要求李煜把樊若水一家送来。李煜还是没有明白意思,就直接把樊若水一家送到了开封,因为拥有了技术人才,采石矶浮桥才能搭建成功。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6)

围攻金陵都城

修建浮桥的目的就是渡江作战,而且采石矶离着金陵城最近,从这里可以不断地把士兵和补给运送过去,效率极高。李煜命令皇甫继勋守卫金陵城,他则继续在内宫研习学问,直到几个月后,李煜突发奇想,来到城头转一转,这一转把李煜吓坏了。

金陵城下北宋的军营一望无际,连绵不绝,根本看不到头,原来北宋早已围住了金陵城。李煜则刚刚知道,南唐已经危在旦夕,只要北宋下令进攻,南唐必亡。于是李煜马上命令朱令赟带上所有兵马,前来勤王。在危机时候,明知打不过的朱令赟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毕竟朱令赟还有十万军队的。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7)

开宝八年(975年),朱令赟带兵来到了皖口,朱令赟很很聪明,在水面上泼上火油,然后点燃。开始的时候对北宋很不利,因为风是对着他们吹的,但很快局势发生变化,风向突然调转,火势马上烧到了朱令赟的船只,至此朱令赟的主力部队全部被消灭。

现在金陵城已经是孤城一座,只要宋军轻轻踹一脚,那么金陵城就能纳入北宋的版图。开宝八年十一月,曹彬开始命令士兵攻城,接着就是胜利的消息了,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南唐灭亡。改变历史的往往是那些小人物,这就是北宋王朝的渡江战役:因1人得1桥引渡10万大军,南唐李煜还在梦中。(文/特约作者九鱼亭,本头条号欢迎作者来稿

赵匡胤李煜年龄差(赵匡胤灭南唐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8)

参考资料:《虞美人》、《宋史全文》卷一、《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