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诗十六首讲解:竹间文化退躬韩

韩子退躬简介

韩子(韩文畦)先生小传

韩文畦(1895-1983),四川内江人,学者,民盟政治活动家。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出道南充,为其前辈张澜所赏识、荐举,即蜚声于川中学界、军政界。国民革命第24军随之延聘于幕府。刘文辉将军以上宾之礼相待,参与筹建原西康省政府,并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通志馆长。1949年刘、邓、潘彭县起义,韩参谋其事。解放后,曾任川西农林厅长、绵阳专署副专员。1957年“反右”,因受“章、罗联盟事件的牵连,被错划为右派,文革进而被打成所谓的现行反革命,前后被关押于“四川看守所”达七、八年之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冤假错案得以纠正,落实了政策,恢复其反右前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即省政协常委、省参考室参事,民盟省委常委职委。他无怨无悔,继续工作韩文畦先生出于儒、通于道、精于诸子百家、沉于佛家之“唯识学而汇通各派。曾受业于南京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大师,时称其为“高足”,对成渝两地之佛学界有其深远的影响。1957年反右前,川大历史系教授每年必请韩为其讲授佛学。世人称之为现代韩子。

退躬(涂继成)先生小传

涂继成:号退躬,生于1953年9月9日。少读古籍,师承唯识一脉。随韩文畦修学世间行。平生依实业文化立身,文思广涉儒释道科哲五学。曾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发行国学挂历达19年,近三十年在川内外公益教学中华传统学术课题。文稿近六百万字。

曾与许广清先生共同主编《韩文畦文化思想存稿》,自己的文化观点有“正慧”、“共生慧”等。多年来在川内外公益开讲国学学术讲座,深获听众好评。

韩子诗十六首讲解:竹间文化退躬韩(1)

退躬(涂继成)先生像

韩子诗十六首讲解:竹间文化退躬韩(2)

退躬(涂继成)先生书法作品

韩子诗十六首讲解:竹间文化退躬韩(3)

韩文畦(韩子)先生像

韩子诗十六首讲解:竹间文化退躬韩(4)

韩文畦(韩子)先生书法作品

退躬讲述

张宗政录音

离涛整理

第六十六首《市道交惟》

市道交惟利是求,

徒相识耳岂朋俦。

生恩生怨良无谓,

聊作空山鹿豕遊。

这一首七绝是古今诗词中谈社交谈得最透彻的一首好诗。下面我们分句进入:

市道交惟利是求。

交友或朋友之交,从孔子《论语》中谈开,直到历代圣贤大师们,无一不对社交进行层层解码。其说啊,那真是精彩纷呈。但是,击中要害之说却不多见,而韩老这一首社交诗,却是一语中的。第一句就把社交的本质谈透了,市道交惟利是求。人间的社会交往,最终都是为了图一个利与害的交往。所以利害交往就是社交的真正轴心,也是真正本质。市道交惟利是求,这就提醒我们所有的人生,当进入社交之后,无论哪个阶层,无论哪种遭遇,无论哪一种目标,也无论哪一种条件,至始至终贯穿其中的核心红线就是利害。所以利害交就成了社交的规律和目标。一个“惟”字啊,击中了要害,市道交惟利是求。就是求利嘛!就是想在功名利禄,吉凶祸福中来展开自己的种种交往嘛!人间交往,社会交往,世道交往,都是这个。所以这一句话,直接理解它,觉得形同嚼蜡,无情无趣。但是站在更多、更广、更深刻的人间大境界中来看这句话,才知道这句话是在无数谈社交的诗句中,最能击中要害的一首诗或一句诗。下面讲第二句。

徒相识耳岂朋俦。

人是以利害为出发点,又以利害为归结点。因此利害完成里的全部关系和交往活动,就叫价值利用。利害之外味同嚼蜡,利害之后淡然无味,所以人的认识,人的友谊,人的回忆,人的种种其他方面的作用,都是一种白努力。利害一完成,什么价值都没有了。但是利害可以消失,人之间认识的这一段缘分,这一段记忆却消失不了。比如某年某月我和他一起曾经挣了一笔钱,曾经做了一件事,曾经在里面分了好多、好多的利。像这样的回忆是抹不掉的,这就叫人生有缘相识,人生有机会相遇,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就打下了烙印,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因为许多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在利害上,所以你们这种认识,这种记忆,是一种白努力,叫徒相识耳。徒,徒然,白白地努力。白白地认识了这么一段缘分,这么相遇的一种记忆本来可以产生一种永恒的价值,但由于落在了利害上,利害一消失,这些价值就没有了。所以感慨的说,徒相识耳啊岂朋俦。岂,岂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因为朋是以德相交,以志相投,以道相谋,有志向,有道德,这才是朋的范畴,朋的这一种关系。所谓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朋就是有志向,有道德这样的范畴,这样的关系,这样的同辈,这样的认识,这样的回忆,他才会有永恒的价值。由于你是唯利是求,因此你们的认识就白白地浪费了,徒相识耳岂朋俦。

所以韩老谈社交啊,最终落到圣贤之交,君子之交,道德之交上。那么从圣贤君子道德的角度来看,社交,天下社交唯利是图,天下社交归于功利,这就是一种人生的浪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一份损伤。我们在完成功利的同时,怎么不可以完成一种志向和道德的这一种交往喃?但是世人却不图志向和道德的交往,而只图利害的谋求。这两句呢,主要要阐发这样的义理。下面进入第三句。

生恩生怨良无谓啊。

为了功利,为了利害,这个人很大方、义气,请我吃一台,不让我付钱;给我办了一件事情,为我节约了很多;有恩于我,内心感谢,这就叫生恩。相反在交往中,回回都是我付出,次次都是我吃亏;而且替人受了好多过,吃了好多苦,遇到好多磨难,于是内心对他产生了很多的怨恨,这叫生怨。韩老认为,生恩生怨良无谓。良,大多是,皆可称为,用这个良字来表达。是什么呢?是一种无聊,无价值,无意义,这就用无谓来表达。良无谓,就是大多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不值得去留恋和纪念的东西。所以你的生恩也好,生怨也好,大都是不值得去留恋的。因为他们都在功能、功利,在利害这个层面,利害层面都是一种生物的层面。也就是动物生命都有这个利害层面,作为人啊!应该在这个层面之上啊!既要讲利害,但还得要超越利害。

《正慧》的观点:人性四重需要,第一层生物层的需要,就叫利害。从微生物,到植物,到动物,到人,只要是生物都有这个利害的需要。所以说只在利害的需要上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那就还不完全是一个人,跟畜生,禽兽,动植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就说明具备了人情又具备了人性的人太少了。荀子又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唯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这就说出了人与生物,人与动植物的根本区别,那就是不仅仅是有利害,更重要的是有利害之上的东西,有利害之上的这个东西称为义。只有义,道义、德义,这个义字才是人区别于万物,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所以生恩生怨良无谓啊,含义就在这里。最后一句。

聊作空山鹿豕遊。

因为人间千古以来,过去世,现在世,乃至于未来世,只要在众生常人,在实然这个层面中,人这一生所要打交道的,所要搞社交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跟这样的常人打交道,都是在利害中打滚。所以摆不掉,逃不脱。那怎么办?以空性的态度,以游戏的这一份智慧来对待它。这样对待下来的境界和效果是什么喃?就是第四句话:聊作空山鹿豕遊。聊,姑且,暂且,假借。暂时的,假设式的把这个人间当成一座空山。这个空山里面有很多动植物,有梅花鹿,有野猪,有小白兔,有老山羊,我就跟它们在一起做游戏状,这样我也解脱了。我跟他们之间也好相处,因为他们无知无识嘛,他们只在利害层嘛。我是道人,他们是常人,常人就只讲利害,那么道人就修道得空性。所以人间就成了一座空山,人生就成了一座空城,“转眼飞花纷落处,人间本是一空城。”芸芸众生他们都在利害层面,生物的本能层面,跟他们一起打交道,都是一份空性的缘起,都在缘起中显示一份性空。所以我跟他们在一起,我也可以做游戏状,你买卖争丝毫,我也跟着你买卖争丝毫;你在刀光剑影中进退来往,我也跟你在刀光剑影中进退裕如,这就叫聊作空山鹿豕遊。游者,游戏也,游戏者,游戏三昧也。这就是第四句所要表达的情趣。

人世难处,就是因为人世都讲利害,熙熙攘攘皆为利忙。我在这些人当中和你一样。但我也和你亦不相同,因我通道了,你不通道。我的心性一片自然,一片明亮,一片辽阔之景。我和你虽然照样的嬉笑、交谈,像普通人一样和谐相处,但我聊作空山鹿豕遊啊!通道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快乐,这就是真正的活在当下,真正的无和有,心性上的无和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