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为什么比四野厉害(三野与四野平分秋色)

苍茫大地先抄会儿作业。以上将为例,四野实授开国上将18人,名单如下:邓华、吕正操、刘震、刘亚楼、李天佑、李聚奎、杨至成、肖华、肖克、陈伯钧、陈奇涵、周桓、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黄永胜、韩先楚、赖传珠。

三野为什么比四野厉害(三野与四野平分秋色)(1)

林总、罗帅、刘亚楼在前线

三野实授开国上将十名:王建安、叶飞、许世友、宋时轮、唐亮、张爱萍、陈士榘、韦国清、钟期光、傅秋涛。

三野为什么比四野厉害(三野与四野平分秋色)(2)

陈老总、粟司令合影

三野、四野在解放战争中战功显赫,三野消灭国军总数还盖过四野,为何上将人数相差四野很多?苍茫大地尝试着分析如下,望斧正。

一、四野搞后勤、军械的四位将领,资格老,情况特殊,而三野刘瑞龙以下后勤上无一人授上将。

先介绍杨至诚上将。他红军时代曾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军委后勤部部长。中央全力争夺东北时,把杨至诚这位总部人员调往东北,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委、东野军需部部长,华中军区军需部长。

再介绍周纯全,他曾任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副主任,沙窝会议上增补进了政治局,当时军界只有他和朱老总有这等殊荣。因肃反时犯错误,后中央没深究。后离开一线,他是四野后勤部第一部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又被彭总挽留和洪学智一起主管志愿军后勤,在后勤线上居功至伟,这等资格授上将,一点儿不高啊!

三野为什么比四野厉害(三野与四野平分秋色)(3)

李聚奎,一九五八年重回军队,补授上将。民间有段子说:李聚奎的资格可授大将,如果这样,就开国十一大将啦。还是总理机智,问李老:你看看,你应该授什么军衔?李老回答:上将足矣。最后补授上将。李上将在东野主要功劳是管后勤,1948年4月任东野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政委,后勤部第二部长,1949年任东野副总参谋总长,1950年6月任东北后勤部部长。李聚奎原来是军事干部,1934年2月就担任红一师师长,上将杨得志是他手下的团长。他曾指挥杨得志在福建建宁西北的三甲嶂先敌抢占制高点,苦战一昼夜,一团硬杠陈诚部三个师飞机、大炮掩护下的大规模进攻。红一军团政委聂帅在《红星报》上亲自发表了《把第一团顽强作战的精神发扬光大起来》的社论,周恩来称冲破乌江的第一团为“天下第一团”。1937年8月李聚奎担任386旅参谋长,协助陈赓打得鬼子满地找牙。1947年李聚奎任西满军区参谋长(黄克诚是司令),1948年4月转干后勤,军事、后勤两杆子都硬!

吕正操,1937年5月入党,曾任东北军647团、691团团长,后加入我军,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三纵司令、冀中军区司令兼冀中行署主任,他创立的冀中根据地人口700万,军区部队10万人,主席称冀中抗日根据地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1943年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七大时当选中央委员。奉令下东北后,吕正操是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铁路总局局长、铁道兵团司令员。

二、萧克、赵尔陆是从华北军区调入四野的,也增加了四野上将人数。

六军团军团长出身的萧克,八路军成立时是120师副师长,后任过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后调入四野,任参谋长。这种资历,妥妥的上将。

赵尔陆原来也是华北序列的,曾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后华北无大战事,十八、十九兵团调往一野彭总麾下,而四野南下,刘亚楼、萧劲光先任兵团司令员后分任空军、海军司令员,萧克、赵尔陆由华北军区调入四野,赵尔陆任四野及华中军区第二参谋长、四野暨中南军区参谋长,五二年两人都定为正兵团级。

三、海南岛战役、朝鲜战争也给四野的部分将领授上将衔加分。

海南岛战役,韩先楚立了第一功。这给副兵团级的韩先楚授衔加分。

朝鲜战争,最开始入朝的是四野13兵团,兵团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韩先楚、洪学智,后来以13兵团兵团部为基础组建志愿军司令部,彭总任司令员兼政委,韩先楚、洪学智和邓华一起成了副司令员,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韩先楚、洪学智和下属的兵团司令员平级,尽管五二年评级时韩先楚、洪学智仍是副兵团级,但军委心中有杆秤,五五年一月两人均已担任正兵团级职务。

四、五五年正兵团级的理应授上将,四野副兵团级的符合评上将标准的人比较多。

当时副兵团级授上将定的标准四条:

(一)1955年1月现任军队正兵团职以上职务;

(二)红军时期师级以上职务;

(三)抗战时期正旅级以上;

(四)解放战争时期任兵团副职以上职务。

四野的9名副兵团级上将只有吕正操不符合第二条。但三八式干部吕正操作为有代表性的副兵团级干部予以破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1月时,四野的原副兵团级干部授上将的都已任正兵团以上职务。

韩先楚任副总参谋长

吕正操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部长

洪学智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周纯全、杨至成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陈伯钧任军事学院副院长

刘震是空军副司令员

周桓是东北军区副政委

李天佑是广西军区司令员

李聚奎是个特殊,1955年7月转业任石油部部长,1958年重回部队任后勤部政委,补授上将。

与四野相比,三野有几位副兵团级的不符合条件。

成钧红军时期未担任师级职务;王必成、郭化若1955年1月未担任正兵团级职务,王必成红军时代最高官职是副师长。

综合上述,四野的上将总数表面比三野多八名,如果扣除后勤系列的吕正操、周纯全、杨至诚、李聚奎,扣除华北军区调入的萧克、赵尔陆六人,也就多了两人。客观地说,四野的规模大于三野,又组建了海军、空军司令部,加之海南岛战役、朝鲜战争的巨大贡献,两大野战军实际军事、政工干部的上将人数只相差两名,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